正常人体小肠细菌很少,当小肠细菌增多后,称之为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关于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普遍接受的定义是做空肠抽吸细菌培养每mL有菌落形成单位(colony-formingunits,CFU)以上时就可以定义为小肠细菌过度生长。
目前关于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分成两种类型:第一种小肠细菌过度生长主要是从上呼吸道来源的革兰氏阳性细菌。由于胃酸减少,酸屏障受损,细菌下移导致的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第二种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是来自于大肠的细菌增生。肠道细 菌清除功能减弱,或者大肠和小肠之间存在异常联系。
肠道细菌过度生长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肠道细菌过度生长与肝性脑病、自发性腹膜炎、消化道肿瘤、肠易激综合征等疾病关系密切,由其引起的菌血症、败血症、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是很多疾病的严重状态。所以及早的发现肠道细菌过度生长就变得尤为重要,如何简单、快速、无创伤的检测肠道菌群呢?
空肠抽吸细菌培养虽然被定为诊断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金标准,但是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缺点,如不能检查小肠全长度的细菌、小肠细菌是厌氧菌,做细菌培养的成功率低,可重复性差。故此临床上日益普及用简便易行,行之有效的甲烷和氢呼气试验的技术诊断小肠细菌过度生长。
甲烷和氢呼气试验检查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原理:正常情况下小肠细菌少,当服用糖类的底物后,仅产生很少的甲烷和氢,一般都在基础值水平。在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时,小肠的细菌明显增加,当服用糖类的底物后,细菌酵解碳水化合物产气明显增多,呼出其中甲烷和氢的含量也明显增加。当小肠段甲烷和氢呼气值明显高于基线值,达到诊断标准时,就可以明确诊断小肠细菌过度生长。
用甲烷和氢呼气检测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可以帮助了解肠道微生态的变化,在诊断和治疗由于菌群移位和菌群失调导致的疾病方面提供有重要价值的帮助。国内外有大量研究证明肠道菌群失调可以导致人体多个系统的病变。通过检测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可以为重新认识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同时为制定合理的免疫调节治疗方案提供更有效的方法。
我们的检测结果证实了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确实有近75%以上的患者存在小肠细菌过度生长。下面我们看一下结果分析:
组别
自身免疫病(总)
类风湿关节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
干燥综合征
强直性脊柱炎
总例数
50
真阳性
98
41
假阳性
49
23
12
4
阴性
38
20
18
5
阳性率
74.75%
71.75%
75.29%
76.56%
82.0%
阴性率
13.39%
12.34%
11.49%
14.06%
10.0%
例阳性患者服用益生菌后复查结果:有效率:64.90%
组别
例数
百分比
转阴性
63
15.91%
好转
48.99%
升高
35.10%
益生菌治疗前后Th17/Treg细胞的变化:
一、例风湿病患者益生菌治疗后Th17和Treg细胞的变化
?用益生菌前:
?Treg细胞低于正常的:53例(28.34%);
Th17细胞高于正常的:46例(24.60%)
?用益生菌后:
?Treg细胞低于正常的:39例(20.86%);
Th17细胞高于正常的:43例(23.0%)
?Treg细胞上升:76例,占40.64%;
?Th17细胞下降:89例,占47.59%。
二、例风湿病患者Th17和Treg细胞比例
?免疫调节治疗前:
?Treg细胞低于正常的:47例(29.38%);
Th17细胞高于正常的:36例(22.50%)
?益生菌治疗前:
?Treg细胞低于正常的:23例(14.37%);
Th17细胞高于正常的:26例(16.25%)
************************************************
欢迎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