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鼠疫是啥?
鼠疫是鼠疫耶尔森菌引起的烈性传染病,主要流行于鼠类、旱獭及其他啮齿类动物,属于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表现为高热、淋巴结肿痛、出血倾向、肺部特殊炎症等。人间主要通过带菌的鼠蚤为媒介,经人的皮肤传入引起腺鼠疫;经呼吸道传入发生肺鼠疫。
本病传染性强,病死率高,属国际检疫传染病和我国法定的甲类传染病。鼠疫在世界历史上曾有多次大流行,我国在解放前也曾发生多次流行,目前已大幅减少,但在我国西部、西北部仍有散发病例发生。
02
腺鼠疫又是啥?
根据不同的感染部位和临床表现可以分为腺鼠疫、肺鼠疫、败血症鼠疫和其他少见型鼠疫。腺鼠疫为鼠疫最常见的类型,平时流行中80%以上为此型。腺鼠疫除具有鼠疫的腺鼠疫为最常见的类型,平时流行中80%以上为此型。腺鼠疫除具有鼠疫的全身表现(发病急剧,寒战,高热,体温骤升到39~41℃,剧烈头痛、有时出现中枢性呕吐、呼吸急促,心动过速,血压下降等)以外,受侵部位所属淋巴结肿大为其主要特点(好发部位依次为腹股沟淋巴结、腋下、颈部及颌下淋巴结,多为单侧)。腺鼠疫是在脓肿破溃后或被蚤吸血时才起传染源作用。
03
传染源?传播途径?
造成人间鼠疫流行的传染源主要为:1.患有或死于鼠疫病的各种动物,如旱獭;2.动物体外寄生的跳蚤;3.鼠疫病人。肺鼠疫患者痰中可排出大量鼠疫杆菌,因而成为重要传染源。
传播途径:1.蚤叮咬:鼠-蚤-人,即跳蚤叮咬病鼠后再叮咬人2.人-人传播:即健康者接触患有肺鼠疫的病人后,经呼吸道吸入感染。3.通过剥食染疫动物,引起腺鼠疫和败血症鼠疫。
04
Ⅲ级预警?是不是很严重啊?
根据鼠疫发生地点、病型、例数、流行范围和趋势及对社会危害程度,将人间鼠疫疫情划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IV级)。
特别重大鼠疫疫情(Ⅰ级)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鼠疫疫情(Ⅰ级):
(1)肺鼠疫在大、中城市发生,并有扩散趋势;
(2)相关联的肺鼠疫疫情波及2个以上的省份,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
(3)发生鼠疫菌强毒株丢失事件。
重大鼠疫疫情(Ⅱ级)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鼠疫疫情(Ⅱ级):
(1)在1个县(市)行政区域内,1个平均潜伏期内(6天,下同)发生5例以上肺鼠疫或败血症鼠疫病例;
(2)相关联的肺鼠疫疫情波及2个以上县(市),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
(3)在1个县(市)行政区域内发生腺鼠疫流行,1个平均潜伏期内多点连续发生20例以上,或流行范围波及2个以上市(地)。
较大鼠疫疫情(Ⅲ级)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鼠疫疫情(Ⅲ级):
(1)在1个县(市)行政区域内,1个平均潜伏期内发生肺鼠疫或败血症鼠疫病例数1~4例;
(2)在1个县(市)行政区域内发生腺鼠疫流行,1个平均潜伏期内连续发病10~19例,或流行范围波及2个以上县(市)。
一般鼠疫疫情(IV级)
腺鼠疫在1个县(市)行政区域内发生,1个平均潜伏期内病例数1~9例。
所以,综合情况判定为Ⅲ级预警,大众无需过于恐慌。
05
我家也有老鼠出没,有没有危险?
06
怎么防范?鼠疫防范特别提醒
鼠疫是可防可治的,做到以下几点:
1.避免接触自然疫源地野生鼠类、旱獭等动物;
2.避免接触病死的啮齿类动物;
3.与鼠疫病人保持一定距离;
4.接触鼠疫病人或自然疫源地的啮齿类动物后出现发热等不适症状时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情况。
不少居民可能会有旅游的计划,特别提醒:居民在出行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