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769995.html
最近的西安可谓一波三折,奔驰维权事件风头刚过,又一起医疗事故再次将其推上了热搜。一名孕妇在住院期间,竟被输入了过期三个多月的葡萄糖水。事件曝光后,瞬间引爆网络媒体,当地主管部门也立即介入调查,并火速给出了调查结果和处罚决定。
不过让我感兴趣的并不是这个事件本身,而是出现在新闻报道里的一个词,即“真菌值”。初听这个词还真让检验君有点丈二摸不着头脑,貌似印象中并没有这样一个指标。普通人都习惯按自己的认识来理解一些晦涩难懂的医学术语,因此难免会衍生出一些并不专业的词语和解释。
按照孕妇老公所说的“我媳妇儿体内真菌值已经超标了”来看,可能就是某项检查中提示有真菌存在。可惜报道中自始至终都没明确指出到底是哪项结果超标了。
那么在检验工作中,真菌感染的实验室检查究竟有哪些呢?真菌感染主要诊断手段包括组织学检查和微生物学检查。其中组织学检查是金标准,一旦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真菌感染的病理改变以及菌丝或孢子等真菌成分都具有确诊意义。微生物学检查又包括了涂片镜检、真菌培养和血清学试验,以下情况时有临床意义:
01
涂片镜检浅表部位分泌物或大小便标本,如果有两种及以上标本中或同种标本连续2次检出真菌菌丝;或在深部取样中检出真菌菌丝或其它特殊真菌结构,如隐球菌、肺孢子菌包囊、滋养体或囊内小体。
02
真菌培养2种或2种以上标本中,或同种标本连续培养2次分离出同种真菌;行痰液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真菌培养,菌量分别大于CFU/mL和CFU/mL;尿和大便标本真菌培养,菌量分别大于CFU/mL以及CFU/g。
03
血清学试验血清学试验包括G试验和GM试验:
?G试验:1,3-β-D葡聚糖存在于念珠菌、曲霉菌等真菌细胞壁中,能特异性激活鲎成分中的凝血因子—G因子,故由此得名。G试验阳性提示可能为念珠菌或曲霉感染,但不适用于缺乏1,3-β-D葡聚糖的隐球菌及接合菌感染。G试验一般在临床症状和影像学出现数天后才表达阳性,连续2次阳性结果才具有诊断意义。
?GM试验:检测血液或呼吸道标本曲霉或青霉细胞壁中的半乳甘露聚糖,连续2次吸光度值大于0.8或者单次大于1.5有诊断价值。GM检测可在临床症状和影像学出现前数天表达阳性,对高危患者连续动态监测(每周2次)具有早期诊断的价值。这两个试验一般都是联合应用,发挥互补作用,提高对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断能力。但它们都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应结合临床其它证据综合判断。
在这个新闻中,我认为之所以特别提到了“真菌值”,可能也跟日常认知有关。比如在大家眼中,过期就意味着微生物滋生并引起腐败变质。这样看来,因输入过期后“长霉”的葡萄糖水而导致“真菌值”超标就显得合情合理了。但我们常说结果要与临床相符,如果把真菌输进人体会怎样呢?
其实在我们人体皮肤表面、呼吸道及消化道黏膜表面就有一定数量的真菌定植,通常情况下并不会致病。在免疫功能障碍或正常菌群失调时就可能致病,常见的如各种皮癣及甲癣。而一旦真菌侵入人体组织、血液,并在其中生长繁殖导致组织损害、器官功能障碍和炎症反应时即为侵袭性真菌病。当真菌直接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就会引起真菌性败血症。这种情况凶险异常,患者会有明显的临床表现,死亡率可达到40%以上。
但官方通报中却说孕妇没有相关不良反应,要知道偶尔吃个变质食物都会闹肚子,更何况是直接把真菌输入到体内。因此这瓶糖水可能只是过期,而没有“长霉”变质。比如消毒水过期时,可能只是消毒效果不行而已,因此过期并不一定就等于变质。那该孕妇体内“真菌值”超标又该如何解释呢?
我认为不排除以下两种可能:首先这可能就是一次偶然事件,比如大小便等标本留取方式不当或送检时间过长,都可能导致在检测中发现较多的真菌。也正是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引起的误诊,因此在部分微生物检查中,强调要求多种样本或连续多次阳性时,才能认为有临床意义。其次,孕妇本身有消化道症状,因菌群失调导致大便常规中检出真菌也很正常。
以上就是我个人从检验角度的看法,虽然这个事件并不是发生在检验科,但也同样值得我们引以为鉴。该事件提醒我们应注意试剂耗材的管理,虽然我们的服务不会像过期药品一样直接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伤害。但使用失效的试剂可能会引起漏诊或误诊,也能导致可怕的后果发生。
[1]《中华烧伤杂志》编辑委员会.烧伤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与防治指南(版)[J].中华烧伤杂志,,28(2):81-86.
[2]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儿童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诊治指南(版)[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4(12):21-22.
[3]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编辑委员会.肺真菌病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30(11):-.
注:本文首发于“检验医学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