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市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40509/4386026.html
猪链球菌病是近期发病比较频繁的一种典型的,不论是规模化猪场还是散养户都难逃此病的危害,为广大养殖户带来了极大困扰经济损耗。
目前了解到在湖北省区域发生的较多。当地雨水下的比较频繁,空气湿度大,温度高,植被茂盛。加上养户数量庞大,距离密集。为链球菌病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空间和良好的传播条件。此病来势凶猛、传染快、病程短、死亡率高。
猪链球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链球菌广泛存在于健康的哺乳动物和人体内,在人或动物机体抵抗力减弱或外部环境变化时,可能引起人和动物发病。
猪链球菌病传播途径:
1.主要经过破损皮肤传播:屠宰。加工。饲养。贩运感染/病/死猪过程中,通过破损皮肤接触,感染猪2型链球菌。炎夏。潮湿,皮肤多有裸露,时有搔挠,造成皮肤抓痕,接触病猪后感染。
2.消化道辅助:食入没有煮烂熟透的病死猪肉感染。
高危人群
1.屠宰工。
2.尸/肉加工者。
3.生猪贩运者。
4.饲养人员。
5.其他接触病死畜人群。
人感染猪链球菌病
在发生猪链球菌病疫情的地区,病人有不明原因的怕冷、高热症状,并很快发展成中毒性休克综合症、脑膜炎(病例发病前7天内屠宰、加工或者销售过病猪、死猪等家畜);临床检查时,发现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细菌培养后,经鉴定为猪链球菌,可以确诊为人感染猪链球菌病例。
天气炎热、空气潮湿,有利于链球菌的繁殖传播。因此,该病往往好发于6-10月间。
文献报道显示,人类感染猪链球菌多数症状轻微,出现严重健康问题的非常少见,全球仅有数百例报告,该病以病猪屠宰、加工、销售人员为高发人群,是不从事猪肉加工业者的倍。
人是怎样感染上猪链球菌病的?
人群普遍易感。人在接触感染了猪链球菌的猪或生猪肉时,猪链球菌就会通过人的破损皮肤进入人体,引起感染。此外猪链球菌也可能通过消化道进入人体引起感染。
至今还未发现人与人之间传染猪链球菌的证据。
人得了猪链球菌病有哪些症状?
1、普通型(轻型):起病较急,发热、畏寒、头痛、头晕、全身不适、乏力,部分患者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表现,无休克、昏迷表现。
2、败血症型(链球菌进入血液循环引起的全身性感染):常发生链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1)起病急
(2)多为突发高热
(3)肢体远端皮肤出现淤点、淤斑
(4)早期多伴有胃肠道症状、休克
(5)病情进展快,很快转入多器官衰竭,如呼吸窘迫综合征,心力衰竭和急性肾衰等
(6)预后较差,病死率极高
3、脑膜炎型
(1)头痛、高热
(2)恶心、呕吐(可能喷射性呕吐)
(3)重症可出现昏迷
(4)可发生耳聋及运动功能失调,并发吸入性肺炎、继发性大脑缺氧等并发症
(5)与败血症型相比,预后较好,病死率较低
4、混合型:兼有败血症型和脑膜炎型表现。
猪链球菌类型:
猪链球菌可分为三种类型:败血型、脑膜炎型、淋巴结脓肿型。
1、败血型
分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其中,最急性病例主要见于流行初期,发病急,病程短,往往不见任何异常症状猪就突然死亡;急性型病猪表现为精神沉郁,体温升高达43℃,出现稽留热,食欲不振,眼结膜潮红,流泪,鼻腔中流出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呼吸急促,间有咳嗽,颈部、耳廓、腹下及四肢下端皮肤呈紫红色,有出血点,出现跛行,病程稍长,多在1~3天内死亡;慢性型病例多由急性型转变而来,病猪多为多发性关节炎,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高度跛行,甚至不能站立,严重的可瘫痪,病程可达2~3周。
2、脑膜炎型
以脑膜炎为主要症状。多发生于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主要表现为神经症状,如运动失调,盲目走动,转圈,空嚼,磨牙,仰卧,后躯麻痹,侧卧于地,四肢呈游泳状划动。病程短的几小时,长的1~5天,致死率极高。病程长的表现为多发性关节炎。
3、淋巴结脓肿型
该型是由猪链球菌经口、鼻及皮肤损伤感染而引起,多见于断奶仔猪和育肥猪。主要表现为在颌下、咽部、耳下、颈部等部位的淋巴结化脓和形成脓肿,病程3~5周。
猪链球菌病治疗:
1、加强管理对于无治疗价值的重症患猪应坚决淘汰;对于有治疗价值的患猪应进行隔离治疗,对病死猪做无害化处理,以防疾病蔓延。对猪圈内的污物进行清除,每天用0.5%洗必泰水溶液进行消毒,至少持续1周。消毒后0.5h,应开窗进行通风换气。2、局部治疗法
对患猪局部溃烂组织剥离,排除脓汁后进行创口的清洗与消毒。并将抗生素或者磺胺类药物以粉剂或者软膏置于患处,视情况可进行包扎处理。对于脓肿部,可切开后用0.1%的高锰酸钾冲洗后涂上碘酊。
3、患猪的药物治疗
对于败血型患猪,每4g体重给予青霉素3×U、磺胺类30mg,2次/d,连用4d。重症患猪可静注葡萄糖、生理盐水、安钠加、维生素c等,1次/d,连用3d。
对于关节炎型患猪,可给予青霉素、庆大霉素与适量氨基比林进行混合注射,2次/d,也可采用林可霉素与地塞米松。若患猪体温高,可肌注安乃近,也可肌注复方磺胺一5一甲氧嘧啶。
首次用药,剂量可加倍,等症状好转后可降低药量。对于脑膜炎型患猪,可选择磺胺类药,补液、强心。
断奶患猪可肌注氯内嗪或者肌注恩诺沙星与柴胡混合药物;新生仔猪可注射小诺霉素与紫胡混合药物;神经症状仔猪可用等渗盐水1:1稀释增效磺胺钠肌注。
猪链球菌病预防:
1、平时的预防措施。预防本病主要应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消毒。断尾、去齿和去势应严格消毒。猪只出现外伤应及时进行外科处理。坚持自繁自养和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引进种猪应严格执行检疫隔离制度。
淘汰带菌母猪等措施对预防本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经常有本病流行和发生的猪场可在饲料中适当添加一些抗菌药物如磺胺嘧啶,会收到一定的预防效果。
2、疫苗免疫接种。有本病流行的猪场和地区可使用疫苗进行预防。猪链球菌病疫苗有弱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前者是由C群链球菌制备的,预防由猪链球菌2型引起的疾病效果不佳。
灭活疫苗是由猪链球菌2型菌株制备的,对预防由该型菌株引起的疾病有较好的免疫效果,妊娠母猪可于产前4周进行接种;仔猪分别于30日龄和45日龄各接种1次。
后备母猪于配种前接种1次,免疫期可达半年。也可应用本场分离菌株制备灭活疫苗进行免疫接种,效果更好。
3、公共卫生。饲养人员、兽医、屠宰工人及检疫人员,接触病猪时,防止外伤发生,严格消毒,做好个人防护工作。禁止扑杀、屠宰、剖检、加工和贩卖病猪,以预防人的感染。病死猪深埋,作好无害化处理。
猪链球菌病是对养猪业危害极大的一种病,患病猪临床表现比较多,很多与其他猪病症状类似,一旦未及时治疗,就会导致病猪的病死率增加。养猪人尤其是猪场兽医工作者,一定要在这几个月做好预防工作,对待病猪一定要及时诊断,对症治疗。
霉菌毒素存在于母猪日常食用的饲料之中,对母猪危害很大,所以我们要对母猪进行防霉驱霉。但有的养殖户对于母猪驱霉产生了误区,那我们该如何正确给母猪驱霉?
母猪驱霉有什么误区?
1、母猪体型大,抵抗力强,不用驱霉!
有的养猪户觉得母猪体型大,抵抗力强,一点霉菌不影响,不用驱霉,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母猪的生产任务非常繁重,发情、配种、怀孕、分娩、哺乳等特殊繁殖生理活动对母猪机体都是强烈的应激,会造成母体损害,导致抵抗力下降;再加上有的猪场母猪使用限位栏、长期加药等,进一步导致母猪抵抗力下降。所以,如果再不给母猪驱霉,在上述情况下,母猪的体质处在崩溃的边缘,就会导致各种问题的发生,行情再高,猪场也难盈利。
2、买的原料好,不用驱霉!
有的养猪户认为自己买的玉米都是好玉米,比别人买的都贵,不存在霉菌方面的问题,这种想法也是错误的。高质玉米确实霉菌毒素检测超标率会比一般的玉米低一些,但并不代表没有霉菌污染。据抽检来看,玉米、麸皮、自配料、全价料的霉菌毒素检出率均为,虽然超标率不是,但我们知道,毒素是会积累的,母猪饲养周期长且采食量大,一天两天、一周两周可能对猪影响不大,但是一月两月、一年两年的影响就大了。所以,原料好也须做好驱霉工作。
3、加的有脱霉剂,霉菌毒素问题已经解决了!
有的养猪户认为霉菌毒素确实对猪影响很大,所以用的是比较贵的脱霉剂或进口的脱霉剂,霉菌毒素方面肯定没问题。这种想法也不正确,现在市场上大部分的脱霉剂主要成分为蒙脱石,主要通过多空结构和离子极性对毒素进行吸附,但同时也会吸附部分营养。不管什么成分,有几种成分复合,目前所有的脱霉剂都不能完全吸附霉菌毒素,只能相对的减少霉菌毒素的危害,并不能完全解决霉菌毒素的问题。所以,脱霉剂再好,请不要过度依赖。
如何正确给母猪驱霉?
1、驱霉应该日常化:
霉菌毒素无时无刻不存在于饲料原料中,对母猪进行着严重的侵害,使母猪问题愈来愈多,所以,母猪的驱霉工作应该作为母猪日常管理的一个基础工作,这样,母猪的很多问题才能迎刃而解,才能有较高的生产成绩。
2、驱霉应该持久化:
母猪是循环利用,使用周期长达5-7年,长期受霉菌及霉菌毒素影响,造成长期免疫抑制、抵抗力低下,使用年限大打折扣,进而影响生产成绩,所以母猪驱霉工作应该进行到底。
3、防霉应该规范化:
母猪的防霉工作应该采取科学、系统的措施及方法,将其做到规范化。比如要筛选优质原料,做到发霉原料坚决不用,一般原料选择使用;选择优质防霉剂,慎用或不用常规或劣质脱霉剂,由于母猪需要营养水平较高,常规或劣质脱霉剂不但起不到很好的防霉作用反而大量吸附饲料营养,造成母猪营养不良,影响生产。
所发资料信息来自互联网收集,主要用于供给大家学习、交流。我们尊重原创作者,支持正版。若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直接联系我们,立刻删除!牧盛公司,祝您养殖成功!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