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影响小儿智力吗

新生儿黄疸是胆红素(大部分为未结合胆红素)在体内集聚而引起,其原因复杂,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部分病理性黄疸可致中枢神轻系统受损,产生胆红素脑病。故应加强对病理性新生儿黄疸的临床观察,尽快找出原因,及时治疗。

新生儿黄疸分类

(一)生理性黄疸

1、大部分足月儿在出生后2-3天出现黄疸,并逐渐加深,5-7天最重,10-14天消退,早产儿可迟至3-4周,一般情况良好。

2、黄疸有一定限度,其颜色不会呈金黄色,黄疸主要分布在面部及躯干部,而小腿、前壁、手及足心常无明显的黄疸。

3、小儿体温正常,食欲好。体重渐增,大便及尿色正常。

(二)病理性黄疸

1、特点

①黄疸在24h内出现;

②黄疸程度重,发展快;

③黄疸持续过久(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或退而复现,并进行性加重。

2、原因

(1)感染性:

新生儿肝炎,大多因病毒通过胎盘传给胎儿或通过产道时被感染,以巨细胞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为常见;

新生儿败血症、尿路感染,由于细菌毒素加快红细胞破坏、损坏肝细胞所致。

(2)非感染性:

新生儿溶血病;

胆道闭锁;

母乳性黄疸;

胎粪延迟排出;

遗传性疾病如细胞6---磷酸葡萄脱氢酶(G6PD)缺陷等;

其他如低血糖、酸中毒、缺氧、体内出血和失水等均可加重黄疸。

一般来说,生理性黄疸比较轻。血中胆红素浓度较低,不会影响小儿智力。病理性黄疸并不是全部对小儿智力有影响。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病理性黄疸,当血中胆红素浓度超过μmol/L时,血中间接胆红素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影响脑细胞的能量代谢,脑细胞因能量不足有变性坏死,其中以大脑基底节、下压脑及第四脑室底部黄染明显,此病变称为核黄疸或胆红素脑病。核黄疸发生时,小儿黄疸明显加重,开始表现为嗜睡、吸吮无力或呛奶,肌张力减退。如治疗不及时,随后可出现呻吟、尖叫、抽搐、呼吸衰竭等严重症状,部分患儿死于呼吸衰竭,存活的患儿常有智力障碍,脑性瘫痪等问题。

因此,在新生儿出现黄疸时,我们应慎重,黄疸较重时,医院治疗,防止核黄疸的发生,避免影响小儿的智力发育。

治疗原则

1、找出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

2、降低血清胆红素:蓝光疗法;提早喂养和保持大便通畅。

3、保护肝,控制感染,不使用对肝有损害及可能引起溶血及黄疸的药物。

4、适当输血浆和白蛋白,防止胆红素脑病发生。

5、纠正缺氧和水、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

章丘区妇幼保健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shipp.com/bzhw/73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