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和药物治疗可不可以同时进行?
互相配合是不是可以增强效果,缩短病程?
正在输液治疗的孩子想做推拿该不该接手?
推拿的时候家长希望配合药物,应不应该给推荐?
推荐中药还是西药?内服还是外用?
这样的问题想必做小儿推拿的朋友都会遇到,很多家长也会纠结于此。这些问题,我想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不能一概而论。我的基本原则是,对于大部分“轻症疾病”,只要辩证准确,单纯推拿很快就可以见效的,可以不必再借助药物;对于“重症疾病”,疾病发展迅速(传变快是小儿疾病的普遍特点),可能短时间内病情就容易加重,此时不可贸然,也不必冒险、逞强,推拿也不是万能的,可以考虑使用药物。当然,高手除外,有足够能力搞定那自然是最好。
一些慢性疾病,久咳、慢性扁桃体炎、消化不良、慢性腹泻等,由于家长来推拿之前,早就给孩子吃成“小药罐子”了,这类孩子如果要推拿,必须坚决停止所有内服药,可以以推拿和药贴的配合来进行,因为药贴和推拿都是通过经络穴位作用的,而内服药则难以保证,且长期的内服药给身体形成的毒性积累和偏性影响,已经使内服的治疗能力大大降低,必须另辟蹊径地通过经络穴位办法予以解决,为了避免排除内服药的继续干扰,而要停药!
正在输液的孩子,我的建议是不接手推拿的,效果好坏姑且不说,万一出现不良反应,责任不好划分。为了自保,最好不要接手。有的孩子病情缠绵不愈,如果你是个有处方权的大夫,可以给出合理的用药建议。如果你没有医师资格,对药物药性不甚了解,最好不要轻易推荐内服药(外用药贴由于与推拿治疗的原理基本相同,安全性也极高,可以推荐),以免出现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更多时候,孩子服用的中药对于推拿效果的干扰比西药更甚。因为现在很多西医大夫会给开中成药,但是他们完全没有辩证能力,就是以简单药物名称与西医诊断的病名来对应,这纯粹是瞎搞,对推拿疗效的干扰很大。也不排除一部分平庸的中医,连寒热也分辨不清,乱治一气,为防止他们的医术对你的推拿疗效的抵消,所以,也要建议停止内服用药。我曾经遇到过一个肺炎的患儿,咳喘明显,苔白厚,推拿三次,咳喘不减反重,苔白厚依然如故。仔细询问才知道,最医院专家开的中药以及两种成药,因为无效才来推拿治疗。为了弄清原因,我让家长把所服药物带来检视,发现全是一派苦寒克伐之物,才明白是怎么回事。于是要求家长马上停止内服。继续推拿二次,症状大减,很快痊愈。
根据我的经验,来推拿还想继续用别的医生开的药的家长,可以说本身对于推拿就是半信半疑,没关系,等别的医生的药物治疗结束再说,孩子痊愈当然是好,效果不佳再来推拿,来推拿就必须听我的,按照我的要求和建议执行。有的家长不理解,说都是中医的治疗原理,怎么就不可以一起使用?我的回答是,就算同为中医,不同的人考虑问题的角度也不见得不同,治疗办法之间也许相互是抵触的,所以,不能一起使用。药有寒热温凉,推拿同样也有升降出入,不同的理法方药,带来的作用也不同,所以说除非你自己开药(主要指外用药贴)加推拿,或者熟知家长所用药剂的特性,可以保证相辅相成才可以,否则,尽量避免继续沿着别人的老路去走才是上策,因为,他们往往别人治不好才来的,证明原来思路是有欠缺的或者辩证方向上存在重大失误的,所以,必须自己重新诊断、重新制定治疗方案!
专业小儿推拿:xiaoertuina-1用中医的方法,让孩子远离抗生素,不打点滴,不乱吃药,身体更健康!
(按指纹“识别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