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宫牛黄丸适用于热病,邪入心包,高热惊厥,神昏谵语;中风昏迷及脑炎、脑膜炎、中毒性脑病、脑出血、败血症,是清热解毒,镇惊开窍的必备良药。它还用于节气养生,尤其是惊蛰、夏至、霜降、冬至这四个节气。霜降节气将至,为什么霜降节气要服食安宫牛黄丸呢?
何谓安宫?
宫,宫殿、宫城,君王居住的场所。在人体,心为君主之官,心包为心脏外面的包膜,像君王所住的宫殿、宫城,具有代君受过,防范邪气攻心的功能。安宫,就是使心安居其宫。如果热邪侵犯心包,会导致心之功能失常,出现高热、神昏、谵语、惊厥等危险症状。安宫牛黄丸以牛黄、麝香、冰片等清心豁痰,醒神开窍,重镇安神,使心得以安居心包,故称为安宫牛黄丸。
霜降节气服食安宫的缘由
霜降:今年霜降节气是阳历10月23日。霜,丧也,阴冷凝露为霜,肃杀万物,万物蛰伏以养生,人体则准备开始进补,储备能量,抵御阴寒。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深秋向冬天过渡的时期。俗语有“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的说法。霜降时节,冷空气活动开始频繁,随着大风天气的不断光临,温度迅速降,天气逐渐向冬季转变。
霜降时节昼夜温差较大,时不时会伴有寒潮侵袭,一旦保暖措施不及时,人体血管在寒冷的刺激下会应激收缩,血压骤然升高,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心梗、心绞痛、脑梗、脑血栓意外等)的发生。
高血压
气候变化引起的冷刺激会使交感神经兴奋,毛细血管收缩,引起血压增高,进而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复发。
健康提示:
首先,早晚要适度增减衣物,防止受凉;
其次,适当增加体力活动,定时休息,防止过度疲劳;
再次,有高血压史的人要经常测量血压,及时调整用药量;
最后,应注意饮食结构,少吃多餐,吃低盐食物,不抽烟、不喝酒,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
有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最好随身携带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药物,以备发病时及早服药。
血管病
气温降低,一些不爱活动的老年人会出现腿疼、肿胀,多数人会以为是受凉了,其实这可能是老年人下肢血管疾病的表现。尤其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和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因其症状与关节炎相似,很容易被患者误认为是关节炎发作。不过如果伴有疼痛、发凉或间歇性跛行等症状时,医院骨科和普外科检查一下。
健康提示:这两种血管病都可能导致下肢氧供应不足、疼痛、下肢冰凉、颜色改变、感觉减退、溃疡或坏疽等。检查手段如下肢血管彩超、核磁共振等可以确诊。
脑出血
研究显示,气温若降低到零下5℃,每百万人的中风病死率每天将达到4.8人,而在17℃时的死亡数为3.2人。原因是寒冷刺激会使血管猛然收缩,血压升高,使原本脆弱的脑血管破裂而引起脑出血,寒冷易使血黏度增高而致脑栓。
健康提示:平时患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中老年人,在冷天一定要注意保暖,及时增加衣被和保暖设施,睡前宜用热水泡脚。一旦出现胸闷、头昏、嗜睡及一侧肢体麻木症状时,应引起患者本人高度重视,医院就诊。
霜降杀百草,这一时节,需注意荡涤痰湿,软化血管,可以清除体内痰湿之邪。养生专家提醒,具有相应病史的人们可服食安宫牛黄丸,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并为冬令进补扫清障碍。
安宫为何能用于中风阳闭证患者
安宫牛黄丸以牛黄、犀角(水牛角浓缩粉代)清心解毒,又选用麝香、冰片、郁金等芳香辟秽之品和黄芩、黄连、栀子等清热泻火之品,达到“使邪火随诸香一齐俱散也”的功效。可用于神志昏迷、躁扰不宁、面色红赤、身体发热、喘息气粗等中风阳闭证表现的患者。
临床研究表明,安宫牛黄丸可改善脑缺血缺氧状态,延长缺氧状态下的存活时间,保护血脑屏障,从而修复受损的神经系统,对脑神经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促使广泛的大脑皮层神经原被活化,缩短恢复清醒时间;降低血压,减轻脑水肿,抑制脑出血后的炎症,减轻脑出血导致的脑组织损伤,缩小脑梗死体积。
安宫牛黄丸急救服用之法
常规情况
口服,一次1丸,一日1次;小儿三岁以内一次1/4丸,四岁至六岁一次1/2丸,一日1次;
特殊情况
1.对于昏迷无意识患者:温水化开,滴入舌面、鼻腔或者灌胃。
2.对于病重、体质壮实者,可用金银花、薄荷煎汤,用药汤化开安宫牛黄丸服用。
3.对于病重、体质虚弱者,可用人参煎汤,用药汤化开安宫牛黄丸服用。
安宫牛黄丸霜降养生服用之法
敬父母,则家和;
礼天下,则心安。
始于光绪11年(年)的广誉远安宫牛黄丸,精选58万元/公斤天然牛黄,古法炮制,再现安宫灵魂,是霜降养生、祛病之首选。湿热、痰湿体质人群在霜降节气服用,可防治未病。
10月22日、23日、24日霜降节气期间,于每日午饭后半小时(11-13时)嚼服,或者温开水化服安宫牛黄丸,以芳香开窍,荡涤痰浊。
延展阅读
湿热质
总体特征:湿热内蕴,以面垢油光、口苦、苔黄腻等湿热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形体中等或偏瘦。
常见表现:面垢油光,易生痤疮,口苦口干,身重困倦,大便黏滞不畅或燥结,小便短黄,男性易阴囊潮湿,女性易带下增多,舌质偏红,苔黄腻,脉滑数。
心理特征:容易心烦急躁。
发病倾向:易患疮疖、黄疸、热淋等病。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夏末秋初湿热气候,湿重或气温偏高环境较难适应。
痰湿质
总体特征:痰湿凝聚,以形体肥胖、腹部肥满、口黏苔腻等痰湿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体形肥胖,腹部肥满松软。
常见表现: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多汗且黏,胸闷,痰多,口黏腻或甜,喜食肥甘甜黏,苔腻,脉滑。
心理特征:性格偏温和、稳重,多善于忍耐。
发病倾向:易患消渴、中风、胸痹等病。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梅雨季节及湿重环境适应能力差。
健康养生专线:--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了解更多广誉远养生产品!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