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宫牛黄丸的前世今生
+
安宫牛黄丸出自于清代温病大家吴鞠通的《温病条辨》,由牛黄、黄芩、黄连、栀子、郁金、朱砂、雄黄、犀角、珍珠、冰片、麝香、金箔等名贵药材组成。
为什么取名叫做安宫牛黄丸呢?
早在明末清初的时候,药行就流行一种说法:北有同仁堂,南有橘花仙。橘花仙馆因其深厚的渊源、良好的品质和口碑,在大众中享有不俗的口碑。现在,橘花仙馆的这一名药已经演变为白云山安宫牛黄丸,名字虽变,药效和作用却是不变的。
相传,吴鞠通从小苦读诗书,想走科举之路,得个功名。但十九岁时,父亲生病死去,吴鞠通愧恨不已,哀痛欲绝。他认为父亲病了,自己却不懂医术,不能救他,有愧于孝。于是购买方书,刻苦研读,一读就是十年,颇有心得,并在改良牛黄清心丸后制成了安宫牛黄丸,但不敢轻易给病人服用。直到年,京城流行热病,死在庸医手中的人不计其数。在朋友们劝说下,吴鞠通才开始诊治病人,让其服用安宫牛黄丸,一下子从危重病人中救活了几十人,从此声名大振,安宫牛黄丸也从此为世人所熟知,成为旧时家家必备之救命良药。
安宫牛黄丸适应人群
1、有高血压病史的人
高血压是导致中风的主要原因,因此,当出现:一过性的口眼歪斜、言语不清、肢体麻痹、头痛、眩晕并同时伴有烦躁不安、面红身热、口干口臭、大便秘结、舌红苔黄等的症状时,可以吃安医院治疗。出现高血压危象的患者可以服用安宫牛黄丸并监测血压。
2、中风患者
用于中风发生时,出现突然意识障碍、偏瘫,同时伴有烦躁不安、面红身热、口干口臭、大便秘结、舌红苔黄等中风阳闭症和热证,发病后及时服用安宫牛黄丸,可以减轻后遗症,降低死亡率,为抢救赢得了时间,医院治疗。但如果患者出现:体温正常、脸色发青,嘴唇黑紫,舌苔白而腻,四肢厥冷等寒闭神昏的症状不能服用安宫牛黄丸。
3、脑炎、脑膜炎、中毒性脑病、
脑出血、败血症所致高热昏迷
安宫牛黄丸有退热、抗炎并促清醒作用。“安宫牛黄丸是一种需要辨证施治应用的治疗药物,千万不能作为补品随意服用!如果不是急需清热醒神,家庭中最好不要给病人服用该药。此外,其他与高热或昏迷无关的急症也不适宜应用安宫牛黄丸。
大家千万不能见了急需抢救的病人就用它,以免导致相反的效果。”“安宫牛黄丸更不宜长期服用,病人热退或清醒后就应该停药。虽然很少有人过量服用安宫牛黄丸,中毒的事件也不是很多,但人们在服用时必需注意这一点,不能吃得太多。因为安宫牛黄丸毕竟是凉性很大的药物,而且含有砷、铅、汞等重金属,过量服用对人体危害很大。”
春天即将来临
安宫牛黄丸服用方法
1、用法用量
口服(患者清醒时,建议嚼服或温开水化开服下)。一次1丸(3.0g),一日1次;小儿三岁以内一次1/4丸(0.75g),四岁至六岁一次1/2丸(1.5g),一日1次;或遵医嘱。
2、最佳服用的时间和方法
脑血管意外患者发病24小时内服用效果最佳,康复迅速。
根据病情改善状况,酌情一日1次,一次1丸(3.0g),服用1~3日。
无论患者昏迷还是清醒均应将药丸用温开水研化服用。包金衣的,要把金衣研碎共服。
中风后可以长期吃安宫牛黄丸吗?
不能,该药药性俊猛,只适宜作急症应急之用,中病则止,不宜久服,久服则易伤元气,中风后遗症等病人服之毫无疗效,甚至导致病情危重或危及生命。
安宫牛黄丸服用注意事项
1、本品为热闭神昏所设,但体温正常、脸色发青,嘴唇黑紫,舌苔白而腻,四肢厥冷等寒闭神昏的症状不得使用。
2、本品处方中含麝香,芳香走窜,有损胎气,孕妇慎用。
3、服药期间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油腻之品,以免助火生痰。
4、本品处方中含朱砂、雄黄,不宜过量久服,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5、在治疗过程中如出现肢寒畏冷,面色苍白,冷汗不止,脉微欲绝,由闭证变为脱证时,应立即停药。
6、高热神昏,中风昏迷等口服本品困难者,当鼻饲给药。
7、内蒙古国大中医药师再次提醒:安宫牛黄丸不是起死回生的神药,发生中风后尽快拨打,应在发病后尽可医院治疗。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