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性皮炎是皮肤和外界的动物性、植物性或化学性物质直接接触后所发生的炎症反应,为常见皮肤过敏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初起时瘙痒,继而出现肿胀、红斑、丘疹、水疱,甚至大疱。如果患处不再接触致敏物质,也没有并发症,则皮疹可在2~3周内消失,但再接触时往往复发或加重。
橡皮膏引起的接触性皮炎
项链引起的接触性皮炎
能引起接触性皮炎的物质大致分为动物性、植物性和化学性三大类:
1.动物性,包括动物的毒素、昆虫的毒毛。
2.植物性,包括部分植物的叶、茎、花、果或其产物等。
3.化学性的,品种繁多,是引起接触性皮炎的主要病因,包括金属及其制品(如镍、铬)、日常生活用品(如各种洗涤剂、光亮剂、乳胶手套、塑料等)、化妆品(如化妆油彩、染发水等)、外用药物(如汞剂、磺胺类药物、抗生素软膏、清凉油等)、杀虫剂、除臭剂及各种化工原料(如汽油、油漆)等。
并发症:
1.皮肤感染:接触性皮炎瘙痒明显者,可不断抓挠皮损处,导致渗出,使皮肤处于相对潮湿的状态,为细菌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从而容易导致感染。
2.败血症:若细菌入血,可累及全身各重要器官,可单独出现或以不同组合同时或先后出现,出现败血症状。如高热或体温不升,外周白细胞明显增高。
治疗:
本病的治疗原则是寻找病因,迅速脱离接触物并积极对症处理。超敏反应性接触性皮炎治愈后应尽量避免再次接触致敏原,以免复发。
1、系统药物治疗:视病情轻重可内服抗组胺药物或糖皮质激素。第一代抗组胺药物有苯海拉明、氯苯那敏、酮替芬、羟嗪等可选用其中一种口服,有较好的止痒效果。第二代抗组胺药物常用的有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特非那定、阿司咪唑等。临床上一般常用第二代抗组胺药。泼尼松一次20mg,每天2次可用于治疗重度、泛发的炎症,短疗程后一般不需逐渐减量。
2、外用药物治疗:可按急性、亚急性、慢性皮炎的治疗原则处理。急性期红肿明显外用炉甘石洗剂,渗出多时可用3%硼酸溶液湿敷,每次15-30分钟,每天数次,直至控制渗出;亚急性期可用糖皮质激素;有感染时加用外用抗生素(如莫匹罗星等);慢性期一般选用具有抗炎作用的软膏。
欢迎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