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神剑2号”3+X专项行动,打击涉毒犯罪工作,龙圩公安分局刑侦二大队积极行动,于6月22日历经10小时追踪伏击,成功破获一起运输毒品案,缴获毒品冰毒克,为即将到来的6.26禁毒日献上一份厚礼!抓捕现场6月22日中午12时许,该队民警根据前期摸排出来的线索得知有人将从太平镇运输大量毒品回梧州市进行贩卖,于是马上出发开展侦查。经过近10小时追踪伏击,该队在分局合成作战室紧密配合和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锁定了三名嫌疑人,并于当晚9点多在苍梧县岭脚镇人和村山根组截停一辆男装摩托车。车上一名男子见到警察后立即往路边居民楼方向逃跑,但早有准备的大队民警第一时间将他擒获并成功控制,另外2名嫌疑人面对从天而降的刑警,逃跑无望之下只能束手就擒。民警在其中一名犯罪嫌疑人身上查获疑似毒品冰毒一包,净重克。经审讯,潘某、冼某、梁某三名嫌疑人均对其在苍梧县岭脚镇人和村山根组利用摩托车运输毒品的违法犯罪事实供认不讳。目前,3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深挖审理中。说起冰毒,大家了解吗?究竟冰毒危害大不大,我们不妨来了解一下。关键词:冰毒确认什么是冰毒?冰毒,即兴奋剂甲基苯丙胺,因其原料外观为纯白结晶体,晶莹剔透,故被吸毒、贩毒者称为“冰”(Ice)。由于它的毒性剧烈,人们便称之为“冰毒”。该药小剂量时有短暂的兴奋抗疲劳作用,故其丸剂又有“大力丸”之称。又因苯丙胺(Amphetamine)有其译音名安非他明或安非它命之称,故甲基苯丙胺也有甲基安非他明之称。此外,甲基苯丙胺是在麻黄素化学结构基础上改造而来,故又有去氧麻黄素之称。甲基苯丙胺药用为片剂,作为毒品用时多为粉末,也有液体与丸剂。冰毒,是如何“上位”的?冰毒是目前市面上毒品中致心瘾成瘾最强的毒品。其实早在上个世纪,就有专家断言说:“冰毒一旦被世人所认识、所接受,其危害将比当前任何一种毒品都可怕,到21世纪,世界毒品将是冰毒的天下,它将替代海洛因成为重要的毒品。”这并非危言耸听。当今吸毒人员滥用冰毒的占82.1%。冰毒快速的上位的原因说起来也简单,无非三个:易生产、效果强、能“助性”。而能“助性”是冰毒快速传播的根本原因。冰毒:吸一次必上瘾,吸两年可成精神病。曾经的“毒王”海洛因,是一种镇静剂。而冰毒,是兴奋剂。冰毒与海洛因最大的区别就是,海洛因主要是生理上的依赖,而冰毒主要是心理上、精神上的依赖。对于冰毒认识的误区很多人对新型毒品冰毒缺少了解,尤其是年轻人,认为它是“娱乐消遣品”。1、随便吸吸而已,反正又不会上瘾的2、能减肥的3、碍于朋友面子,他们都在碰,我不碰不好意思或者不好4、能让他很兴奋、很专注的做事情,提高工作效率并带来灵感5、刺激,赶潮流,不碰就out了,会被社会所淘汰的。冰毒所带来的危害冰毒对人体的危害,就是直接对人体的大脑产生的摧残,破坏人体的大脑组织。每月吸食冰毒5次以上者,两年左右便可产生明显的精神病人的症状。而这些症状,是不可逆的。此外,比起吸食海洛因人,吸食冰毒的人具有大得多的攻击性。冰毒的生理成瘾性虽小于海洛因,但心理的成瘾是最厉害的,同时它给人们带来的危害性也是最高的。1、过量吸食冰毒可导致急性中毒。严重者出现精神混乱、性欲亢进、焦虑、烦躁、幻觉状态、死亡。2、长期滥用冰毒可造成慢性中毒、体重下降、消瘦、溃疡、脓肿、指甲脆化、夜间磨牙、龋齿、死亡。3、高剂量或反复使用可产生中毒性精神病,表现有被害妄想、幻视,也可能出现听幻觉和触幻觉。亦称苯丙胺精神病。4、静脉注射可引起各种感染合并症,包括肝炎、细菌性心内膜炎、败血症和艾滋病等。专家解析冰毒造成大脑神经元凋亡无法修复。目前冰毒受害者正在逐渐增多,他们有的产生了幻觉,有的具有攻击性。也有很多人并不认为冰毒是毒品,而事实上,有的人只是吸食一次,就对大脑造成严重的损害。冰毒吸食者,何处靠岸?正因为吸食冰毒主要是产生心理上的依赖,所以靠物理上隔绝,是很难解除冰毒的。确实比一般的毒瘾难戒。尤其是早期,他们往往都会认为不会成瘾,这是要命的。认识到冰毒的危害性,戒冰要趁早戒。1、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坚强的意志2、远离吸毒的环境,离开吸冰毒的毒友,重建良好社会关系。3、多带病人出去散心,例如旅游之类的,参加一些公益活动,重拾对社会的热情。4、家人及亲属要关心、关爱戒冰毒病人,让吸食者了解吸毒的危害,害人害己,害家庭,害社会。5、合理进食,加强营养。6、积极配合治疗,树立科学的戒毒理念,运用系统的方法。来源:刑二、网络编发:邹海霞审核:覃兆康觉得不错,点个赞吧!!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