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知识给药次数与给药间隔究竟多少最好

动物疾病的有效治疗,不仅仅是看好病、开好药(选好产品,开好处方)这么简单,而且给药的次数、间隔、途径、剂量和疗程等,这些指标把控或操作不好,对用药的治疗效果影响也很大。比如说,抗菌药物分浓度依赖型的和时间依赖型的两种,对这两种不同类型的抗菌药物,其发挥最佳药效的给药次数要求是不一样的。 

对那些浓度依赖型的杀菌药物(比如说氨基糖苷类药物、氟喹诺酮类药物),它们的抗菌杀菌效果主要取决于药物峰浓度,而不是用药次数有多少次。以2MBC(最低杀菌浓度,可以理解为通常使用效量的2倍)一日只需给药一次,有利于迅速达到有效血药浓度,缩短达峰时间,既可以提高疗效,又可以减少不良反应。否则,即使你一天给药十次,也不能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

而对于那些抑菌药(比如说硫氰酸红霉素、盐酸林可霉素、磺胺喹恶啉钠等)的作用效果来说,在药物达到MIC(最低抑菌浓度)时,其治疗效果主要取决于必要的用药次数。次数不足,即使你用数倍的MIC,也不能达到治疗目的。反而,会造成细菌在高浓度压力下的相对耐药性的快速产生。

但是,对那些半衰期长的药物,比如说地塞米松磷酸钠、硫酸阿托品等,也可一日给药一次。据此,可一日给药一次的药物有:头孢喹肟、硫酸安普霉素、硫酸新霉素、盐酸多西环素、氟苯尼考、替米考星、琥乙红霉素(用于支原体感染)、林可霉素(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硫酸粘杆菌素、磺胺间甲氧嘧啶、盐酸溴已新等。

可以两天给药一次的药物有:地塞米松磷酸钠、氨茶碱等,其它的药物多为一日2次用药。有的药物如用麻黄碱喷雾给药解除严重喘疾时,也可一日多次给药。

上面只是说给药次数的问题,那么还有一些药物,它们每天的用药次数也不同,特别是上述提到的抑菌药物。但是在我们通常的用药习惯上,有时可能出于使用方便或懒省事却一日仅1次给药。因此,在尽可能选择血药半衰期长的品种的同时,应充分重视给药间隔对药物作用效果的影响。

比如说,宠物主人可能会在上午的9~10点给药,下午4-5点就再次给药了,这样的治疗效果就比较差。因为对有些药物,其正确的用药间隔为12小时,若是在实际饲养过程中不易做到的话,白天的两次用药间隔时间应确保在10小时以上,以此好确保药物在体内的持续作用。

在规模化的畜禽养殖场里,混饮或拌料给药方式是最常用、最习惯的给药方法,但由于药物不同、疾病不同、疾病严重程度不同,还应考虑喷雾给药和肌内注射给药等其它给药方式。

喷雾给药

适用于喷雾给药治疗的动物疾病:慢性呼吸道疾病、病毒性呼吸道感染、不能采料和饮水的重度感染。比如说,禽流感或慢性新城疫与大肠杆菌、支原体重症混合感染等。注射给药因应激太大,常导致病鸡肝破裂而死亡。而这时,喷雾给药就成了唯一的给药方式不是吗?

可用于喷雾给药的药物有:聚肌胞、氨茶碱、麻黄碱、扑尔敏、林可霉素、替米考星纳米乳、硫酸卡那霉素、氟苯尼考等,特别是用聚肌胞治疗病毒感染,喷雾给药的效果是同剂量药物饮水给药的数倍。最佳的雾滴直径应为10~20um,即使用常规喷雾器(直径≥80um)也会取得比较饮水给药更好的效果。

注射给药

适用肌内注射治疗的畜禽疾病主要有:大肠杆菌性败血症、重度的腹膜炎(常导致药物肠道吸收不良)等。重症菌毒感染(不饮水不采料,心衰、肝肿大者):鸭传染性浆膜炎,及传染性法氏囊病、鸭病毒性肝炎(可结合卵黄抗体肌注)。这就是为什么水禽疾病的治疗,需要更多的采用注射给药的原因。

量效关系

畜禽临床发生的疾病绝大多数都是混感,这样一种药物很难解决,就需要两种或多种抗菌药搭配使用。在确定两种药物间为协同作用时,并在没有确切临床试验得出最佳药物治疗浓度时,通常的兑水量为主要药物兑水量的3倍。

比如说,用恩诺沙星钠5g,丁胺卡那4g治疗鸡大肠杆菌时,若恩诺沙星的最佳治疗浓度为PPM,即5g恩诺沙星钠可兑水50L,那么该组方可兑水L。为达到最佳效果,每次用药兑水量,一日一次,以日饮水量30%为宜;一日两次,各以日饮水量25%为宜。

为使药物血药达峰时间缩短,最好限制药水饮用时间,以不超3小时为宜。切忌将药物加入水中让鸡自由饮用(不易达到血药峰值,治疗效果差)。因此,这样就要求使用者在给畜禽投药前,要先停水(即控水),冬季控水两个小时,夏季控水一小时即可。

不良反应

药物的安全性也是很重要的。但是,长久以来人们只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shipp.com/bzaj/70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