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较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yw/160303/4779897.html
以下文摘的全文链接(xjtu.edu.cn)
CT平扫肾脏矢状位重建后认知影像融合在超微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临床应用((xjtu.edu.cn)目的探讨CT平扫肾脏矢状位重建后认知影像融合在超微经皮肾镜取石术(SMP)中的应用,评估其在B超定位下穿刺SMP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年6月至年5月我院行SMP治疗的肾结石及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纳入回顾性研究,CT平扫肾脏矢状位重建联合超声引导下SMP及传统术中超声引导下SMP分为CTUS组、US组两组。两组患者SMP术中均采用相同方式建立通道,使用钬激光碎石联合负压清石系统清除结石。对比两组患者的目标盏定位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结石清除率、输血率、严重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相关指标。结果本研究纳入患者共53例,CTUS组28例,男性18例,女性10例;US组25例,男性14例,女性11例。CTUS组定位及穿刺成功时间(14.9±3.5)min,显著短于US组(30.6±7.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US组手术时间为(44.6±9.2)min,显著短于US组为(63.1±14.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US组术后血红蛋白平均下降(10.46±4.5)g/L,低于US组(16.9±10.1)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US组和B超组均未输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CTUS组和US组的结石清除率分别为89.2%(25/28)和84.0%(21/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US组均未发生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0/28),US组出现2例术后脓毒血症(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T平扫肾脏矢状位重建后认知影像融合下SMP安全、有效,有利于精准建立经皮肾通道、优化手术流程、提高手术成功率及安全性。尹冰德,何昶,陆旭伟,郭锥锋,杨帆,何敏坷,黄嘉琦,巫嘉文,王杭.CT平扫肾脏矢状位重建后认知影像融合在超微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临床应用[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06):-. Journalofmodernurology,,(06):-.微输尿管镜治疗儿童输尿管下段结石11例疗效分析目的探讨微输尿管镜在治疗儿童输尿管下段结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年6月至年5医院泌尿外科收治儿童输尿管下段结石11例,均在全身麻醉下行微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评估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4周复查泌尿系CT评估结石清除率。结果所有患儿均成功完成微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术中无患儿需行输尿管主动扩张或被动扩张,手术时间为(38.08±9.52)min;术后住院时间(5.12±0.58)d;术后1例患者出现发热,体温>38.5℃,为ClaviengradeⅡ并发症,按照药敏结果给予加强抗感染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术后4周结石清除率为%(11/11)。结论微输尿管镜可以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儿童输尿管下段结石的治疗,并发症低,能在造成损伤最小的情况下达到满意的结石清除效果。但超,王黎,姚启盛,龚小新,王俊霖,杨勇.微输尿管镜治疗儿童输尿管下段结石11例疗效分析[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06):-. Journalofmodernurology,,(06):-.
草酸钙结石患者24h尿液代谢异常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目的探讨草酸钙结石患者24h尿代谢异常与代谢综合征(MS)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年11月至年11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且结石成分分析为草酸钙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共计例。分为MS组(74例)和非MS组(例),分析两组患者24h尿代谢异常数据的差异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MS组低枸橼酸尿46例(62.2%),低于非MS组的例(7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高钠尿;高钙尿;高磷尿;低镁尿;高草酸尿;高尿酸尿患病率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进一步对低枸橼酸尿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性别后,高血糖的OR值为0.(0.~0.)(P=0.)。结论MS与草酸钙结石患者的高钠尿;高钙尿;高磷尿;低镁尿;高草酸尿;高尿酸尿无显著相关性,与低枸橼酸尿呈负相关关系,高血糖是低枸橼酸尿的独立保护因素。周关子骞,许长宝.草酸钙结石患者24h尿液代谢异常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05):-. Journalofmodernurology,,(05):-.双镜联合同期处理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合并肾盏结石14例报告目的总结我院泌尿外科应用腹腔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技术同期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合并继发肾盏结石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收集年1月至年3月实施经腹腔途径腹腔镜肾盂成形术同期行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的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结石大小、数目、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及结石成分等指标。结果左侧病例9例,右侧5例,术前通过磁共振尿路成像(MRU)、逆行肾盂造影及CT检查明确为UPJO合并继发肾盏结石,积水为中度到重度。所有手术均同期完成,其中2例有残余结石。所有病例均无副损伤及中转开放;术中发现结石为1~15块,直径2~25mm;手术时间~min,平均(±36)min;术中出血量20~mL,围手术期均未输血。术后均无漏尿发生,所有患者均顺利恢复,术后3~5d拔除引流管,术后住院3~6d(平均4d),术后6~8周行膀胱镜拔除双J管,复查肾积水均明显缓解。病例随访6~21个月,随访期内肾积水无加重。结论经腹腹腔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技术治疗UPJO合并继发肾盏结石安全有效,且创伤小、出血少、清石率高,是UPJO合并继发结石患者的较好选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陈炜,张盼,何辉,龙清志,李翔,王迎,罗大伟,李磊,吴大鹏.双镜联合同期处理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合并肾盏结石14例报告[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05):-. Journalofmodernurology,,(05):-.双层压电式碎石机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观察目的评估双层压电式碎石机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年2月至年8月应用双层压电式碎石机治疗例上尿路结石患者,其中,肾结石患者例,输尿管结石例。记录和评估患者治疗后的清石率、辅治率、复治率以及相关并发症等,用效率商(EQ=清石率/%+复治率+辅治率)来评估碎石效率。结果术后1月,肾结石清石率为88.6%,EQ值为68,输尿管结石清石率为92.2%,EQ值为80。术后随访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血尿是术后最见的并发症,1例患者术后发生皮肤破损。结论双层压电式碎石机用于治疗上尿路结石安全、有效。吕建林.双层压电式碎石机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观察[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05):-. Journalofmodernurology,,(05):-.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处理移植肾尿路结石7例疗效分析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治疗移植肾尿路结石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年例肾移植中发生的7例尿路结石的临床资料:其中移植肾结石3例、移植肾输尿管支架全程结石1例、输尿管结石3例。5例通过输尿管软镜取石,1例改为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取石,1例改为经皮肾取石。结果7例移植肾尿路结石中,结石平均大小为11.5(6~17)mm,平均手术时间55(18~)min;6例一次取净结石,1例输尿管支架全程结石2次取净结石,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结论输尿管软镜治疗移植肾尿路结石安全、有效、微创。宋永琳,孙洵,胡伟,赵永恒,周允冲,马兴永,张晓波.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处理移植肾尿路结石7例疗效分析[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05):-. Journalofmodernurology,,(05):-.输尿管软镜联合吸引鞘钬激光碎石术治疗6例直径2cm以上肾结石报告目的观察输尿管软镜联合吸引鞘,使用“摩西”钬激光治疗直径>2cm肾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年1~3月对6例肾结石>2cm的患者行输尿管软镜联合吸引鞘“摩西”钬激光碎石术,其中左肾结石2例,右肾结石4例;结石直径3.0~8.2cm,平均(4.4±1.8)cm;平均CT值(±)Hu。术中使用一次性输尿管导引鞘Ⅱ型(吸引型鞘,简称吸引鞘),采用μm“摩西”钬激光碎石,碎石单发能量0.5~1.0J,碎石频率50~70Hz,“雾霾化”碎石(即结石碎片<1mm),同时利用吸引通道吸出冲洗液及结石,吸引压力0.04MP。结果手术时间66~min,平均(.9±30.9)min。一期碎石术后复查腹平片(KUB)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T),4例未见>4mm阳性结石残留,一期结石清除率66.7%。2例结石残留患者行二期软镜联合吸引鞘手术,1例未见阳性结石残留,1例肾下盏结石残留,二期结石清除率83.3%。1例患者术后发热超过38℃,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输尿管软镜联合吸引鞘,采用“摩西”钬激光“雾霾化”碎石技术治疗直径>2cm的以单发为主的肾结石是可行的。施靖宇,方立,谢国海,张东旭,刘万樟,黄挺,程跃.输尿管软镜联合吸引鞘钬激光碎石术治疗6例直径2cm以上肾结石报告[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04):-.doi:10./j.issn...04. Journalofmodernurology,,(04):-.doi:10./j.issn...04.超声引导下经“肾盏穹隆盏颈轴线”两步穿刺法——PCNL通道建立的解剖学研究及临床应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为上尿路结石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建立安全、高效的经皮肾通道是该技术的关键点。目前,PCNL相关技术和设备已较为完备,但由于肾脏血管及集合系统解剖的复杂性,出血、损伤、结石残留等手术并发症仍然存在。我们需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及手术条件,选择准确的穿刺路径并建立理想的操作通道。本文就肾脏血管及集合系统解剖研究与建立安全、高效PCNL通道之间的相关性及其在超声引导下经“肾盏穹隆盏颈轴线”两步穿刺法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饶婷,阮远,程帆.超声引导下经“肾盏穹隆盏颈轴线”两步穿刺法——PCNL通道建立的解剖学研究及临床应用(“大家泌尿网”观看手术视频)[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俯卧人字位超声引导下可视穿刺辅助输尿管软镜治疗复杂型肾下盏结石的临床应用目的评价俯卧人字位超声引导下可视穿刺辅助输尿管软镜治疗复杂型肾下盏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年4月至年10月单侧复杂型肾下盏结石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俯卧位组32例采用俯卧人字位超声引导下可视穿刺辅助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截石位组33例采用截石位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及血肌酐变化、术后降钙素原(PCT)、结石清除率、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手术治疗。俯卧位组较截石位组手术时间长(P=0.)、结石清除率高(P=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俯卧位组手术前后血红蛋白(P=0.)及血肌酐变化(P=0.)、术后PCT(P=0.)、术后住院时间(P=0.)、并发症发生率(P=0.)与截石位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2cm的复杂型肾下盏结石患者,俯卧人字位超声引导下可视穿刺辅助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选择。王宇,李康,朱蜀侠.俯卧人字位超声引导下可视穿刺辅助输尿管软镜治疗复杂型肾下盏结石的临床应用[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3):0-.doi:10./j.issn...03. 后腹腔镜肾盂切开取石联合膀胱软镜碎石术治疗肾多发结石的回顾性分析目的分析后腹腔镜下肾盂切开取石术联合膀胱软镜碎石术治疗肾多发结石的效果。方医院泌尿外科年12月至年12月治疗的66例肾多发结石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组和联合组(采用后腹腔镜肾盂切开取石术联合膀胱软镜碎石术),对比两组患者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血红蛋白下降值及术后降钙素原值。结果两组患者在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而PCNL组血红蛋白下降值和术后降钙素原值明显高于联合组(P均<0.01)。结论对于肾盂结石并扩张积水的肾多发结石患者,后腹腔镜肾盂切开取石联合膀胱软镜碎石术与经皮肾镜取石术效果相当,但安全性优于后者。戴强,卢童,周治军,徐康.后腹腔镜肾盂切开取石联合膀胱软镜碎石术治疗肾多发结石的回顾性分析[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3):0-.doi:10./j.issn...03. 后腹腔镜辅助小切口配合钬激光碎石治疗孤立肾鹿角形结石疗效评价目的探讨和研究后腹腔镜辅助小切口配合钬激光碎石治疗孤立肾鹿角形结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年2月至年4月江苏医院收治的21例孤立肾鹿角形结石行后腹腔镜辅助小切口配合钬激光碎石术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结石清除率、术后感染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21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时间约min,术中出血量80~mL,术后无再发出血、无尿漏、无严重感染,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d,结石清除率90.48%(19/21),随访1~12个月,肾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石清除效果满意。结论孤立肾合并鹿角形结石采用后腹腔镜辅助小切口配合钬激光碎石术,具有术中出血少、取石干净、感染风险低、术后恢复快、肾功能改善明显、安全性高等优点,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手术方法。王伟录,李巧星,梁东彦,钟隆飞,黄振华.后腹腔镜辅助小切口配合钬激光碎石治疗孤立肾鹿角形结石疗效评价[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3):0-.doi:10./j.issn...03. T型管在经皮肾镜碎石术中的应用目的探讨T型管在经皮肾镜碎石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年5月至年11月收治的例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其中60例采用T型管代替肾造瘘管,另60例采用普通肾造瘘管,两组均在B超引导下常规行经皮肾镜碎石术,T型管组术后采用内径大于扩张鞘的T形管裁剪后代替肾造瘘管,利用T型管自身弹性扩张的特点压迫穿刺通道出血点,比较两组术后肉眼血尿发生率。结果例均一期穿刺成功并建立皮肾通道碎石,14例建立两通道,无中转开放手术及术中术后不可控制的大出血;手术时间55~min,平均(88±19.8)min;术后连续观察3d,T型管组肉眼血尿发生率均低于普通肾造瘘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4~6个月,平均4.8个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T型管应用于经皮肾镜碎石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简单可行的方法,医院推广应用。陶维雄,魏世平,李辉明,彭伟,顾鹏,李晓山.T型管在经皮肾镜碎石术中的应用[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doi:10./j.issn...02. 逆行置入D-J管治疗上尿路结石尿源性脓毒败血症的临床观察目的探讨如何提高上尿路结石性梗阻引起的尿源性脓毒败血症患者逆行置入DJ管的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年12月至年11月我科采用逆行置入DJ管内引流治疗上尿路结石合并尿源性脓毒败血症的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了导丝硬头与导丝软头置入DJ管、膀胱镜与输尿管镜下置入、病程3d与3d和患者肾积水2cm与2cm的置管成功率。结果例患者中例成功置入DJ管内引流,6例失败改为经皮肾穿刺造瘘引流。在治疗过程中使用导丝软头在输尿管镜下逆行置入DJ管治疗病程短、积水少的患者,疗效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上尿路结石尿源性脓毒败血症患者,可优先选择输尿管镜用导丝软头逆行置入DJ管,逆行置管失败时可考虑行经皮肾穿刺造瘘引流。文瀚东,颜昌智,潘铁军,王涛,李想.逆行置入D-J管治疗上尿路结石尿源性脓毒败血症的临床观察[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1):30-32.doi:10./j.issn...01. 分腿俯卧位双镜联合治疗87例上尿路结石的临床效果目的探讨分腿俯卧位双镜联合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年3月至年4月对87例上尿路结石患者采用分腿俯卧位行输尿管镜及超声引导下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的临床资料。男性52例,女性35例;年龄21~78岁,平均(52.3±10.5)岁;其中左侧42例,右侧45例;肾结石67例,输尿管结石9例,输尿管结石合并肾结石11例。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ClavienDindo并发症严重程度分级、结石清除率等数据。结果87例手术均顺利实施,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86.4±24.5)min;术中出血量(26.4±10.7)mL;术后发生并发症4例,分别为轻度出血2例、大出血1例、胸膜损伤1例,ClavienDindo分级Ⅰ级2例、Ⅱ级1例、Ⅲ级1例,1例Ⅱ级并发症为肾造瘘管滑脱导致肾脏出血;1例Ⅲ级并发症为胸膜损伤;术后住院时间(7.8±2.5)d;结石清除率90.8%(79/87)。结论在上尿路结石的治疗中,使用分腿俯卧位双镜联合处理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结石清除率高,安全、有效。谢江凌,林杰,徐东,杨辉,徐君林,陈庆一,杨敏敏.分腿俯卧位双镜联合治疗87例上尿路结石的临床效果[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1):46-49.doi:10./j.issn...01.性生活对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疗效的影响目的探讨性交在输尿管下段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后辅助排石中的作用。方法上海交通大学医医院泌尿外科年3月至年1月期间收治7~15mm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例,进行ESWL治疗后随机分为3组:性交组建议每周至少3次性交;坦洛辛组每日服用0.4mg盐酸坦洛辛1粒;对照组。坦洛辛组和对照组患者被要求避免性交和手淫。2周后比较各组结石清除率、排石时间、疼痛评分、急诊止痛及石街形成情况。结果最终本课题完成了性交组70例、坦罗辛组71例和对照组68例患者的临床观察。第1周及第2周结束时,性交组(68.6%,80.0%)及坦罗辛组(69.0%,81.7%)结石排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50.0%、63.2%)(P<0.05)。3组疼痛评分(VAS)差异没有显著性(P=0.)。但对照组由医院就诊的患者数明显高于前两组(P=0.)。第2周结束时,性交组(2.9%)及坦洛辛组(2.8%)较对照组(11.8%)有明显低的石街发生率(P=0.)。结论ESWL术后每周进行3次以上性交可有效增加排石率,缩短排石时间,减少石街形成,缓解肾绞痛。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单一ESWL治疗的不足。李文峰,潘惟昕,茅原申,顾豫飞.性生活对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疗效的影响[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1):55-58.doi:10./j.issn.98291..01. 三维影像重建测量积水肾体积参数在评估肾功能中的应用目的探讨三维影像重建技术测量积水肾体积参数在评估肾功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年1月至年4医院收治的46例肾积水患者的病例资料。测定所有患者肾小球滤过率,对泌尿系增强CT进行三维影像重建后测量肾实质体积、肾积水体积、肾总体积及肾积水体积比例,并对上述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单侧肾积水患者积水肾和健侧肾在肾实质体积、肾积水体积、肾总体积及肾积水体积比例等指标上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积水侧肾实质体积与肾小球滤过率(GFR)呈线性正相关(r=0.,P0.01);肾积水体积(r=-0.,P0.05)、肾积水体积比例与GFR(r=-0.,P001)呈线性负相关。不同程度肾功能受损组间肾实质体积、肾积水体积、肾积水体积比例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1)。相较其他肾体积参数指标,肾实质体积在诊断区分不同程度肾功能分组之间的诊断效能较高,取肾实质体积为.69、92.32mL时,诊断区分肾功能正常与肾功能受损组肾脏、肾功能轻度受损与重度受损组肾脏之间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结论三维影像重建技术测量积水肾体积参数在评估肾功能中有一定临床价值,其中肾实质体积在区分不同程度肾功能分组之间的诊断效能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郑蒙蒙,彭意吉,朱伟杰,杨昆霖,丁光璞,关豹,张磊,张进生,李学松,周利群.三维影像重建测量积水肾体积参数在评估肾功能中的应用[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doi:10./j.issn.98291..02. 贇式排石疗法在泌尿系统结石治疗中的创新应用目的通过对贇式排石疗法训练联合排石药物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法分析,探讨其可推广性。方法将例输尿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3个治疗组,每组各40例。单纯服用排石药物(药物组):复方金钱草颗粒,3g,tid冲服;联合贇式组:服用复方金钱草颗粒,3g,tid冲服之外,联合贇式排石疗法训练;联合体操组:服用复方金钱草颗粒,3g,tid冲服之外,联合大众广播体操训练。治疗时间共4周。评估结石排出率(治愈率)、结石排出时间(d)、典型肾绞痛再次发生率,比较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结果共例患者完成研究,各组间基线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贇式组的排石总有效率82.5%(33/40),优于药物组47.5%(19/40)与联合体操组60%(24/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贇式排石疗法联合复方金钱草颗粒应用可以提高输尿管结石患者的排石效果,效果优于单用复方金钱草颗粒。焦伟,史朝亮,王洋,张燕宾,郭冬冬,李旭东,施国伟,王阳贇.贇式排石疗法在泌尿系统结石治疗中的创新应用[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3):-.doi:10./j.issn.98291..03.肾外型肾盂结石两种微创术式的临床特征比较目的比较肾外型肾盂结石患者采用后腹腔镜肾盂切开取石术(RPL)和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年1月至年6月医院泌尿外科接受RPL和PCNL的肾外型肾盂结石患者临床资料,分别有36例和41例纳入研究。比较2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血红蛋白下降值、结石完全清除率、术后平均住院天数、总治疗费用和并发症等临床特征。结果RPL组有34例手术成功,2例中转开放手术。PCNL组手术均成功。RPL组和PCNL组比较,平均手术时间\[(99.0±4.7)minvs.(95.0±5.1)min,P>0.05\];术中出血量\[(35.0±4.0)mLvs.(.3±18.9)mL,P0.05\];手术前后血红蛋白下降值\[(0.5±0.1)g/Lvs.(1.5±0.5)g/L,P0.05\];结石完全清除率\[%vs.(85.4%,35/41),P0.05\];术后平均住院天数\[(8.3±0.7)dvs.(6.9±0.7)d,P>0.05\];总治疗费用\[(1.4±0.2)万元vs.(1.94±0.3)万元,P0.05\]。2组比较,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血红蛋白下降值、结石完全清除率、总治疗费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平均手术时间、术后平均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较之PCNL,RPL治疗肾外型肾盂结石更为安全有效,费用相对低廉,在减少术中、术后出血或严重感染上有积极作用,可同时处理合并的解剖畸形,推荐作为优先选择的微创手术方式。熊朝晖,赵本隆,徐明,魏洋洋,潘金生.肾外型肾盂结石两种微创术式的临床特征比较[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5):-.doi:10./j.issn.98291..05.无积水肾行经皮肾镜取石术两种皮肾通道建立方法的疗效比较目的对照研究无积水肾行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在皮肾通道建立过程中B超定位穿刺法(对照组)与组合式输尿管软镜的集成光学纤维束结合B超定位穿刺法(观察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研究60例无积水肾PCNL手术过程,根据皮肾通道建立方法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24~62岁,平均(42±12)岁;结石负荷为~2mm2,平均(±)mm2;结石平扫CT值为~1Hu,平均(±)Hu。观察组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27~70岁,平均(46±7)岁;结石负荷为~mm2,平均(3±)mm2;结石平扫CT值为~Hu,平均(±)Hu。观察两组在通道建立时间、穿刺次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保留造瘘管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等方面的差别。结果60例手术均成功实施;在平均穿刺次数和通道建立时间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在手术时间、血色素降低水平及术后保留造瘘管时间方面,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并发症采用ClavienDindo分级法进行分级,在Ⅰ级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Ⅱ/Ⅲa级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没有发生Ⅲb及以上级并发症。结论集成光学纤维束结合B超定位穿刺建立皮肾通道的方法安全有效,与单纯B超定位穿刺法相比可以减少ClavienDindoII级及以上并发症的发生。王旭东,纪世琪,王金铭,李旭瑜,袁鹏飞,韩志兴,张海建,刘庆军.无积水肾行经皮肾镜取石术两种皮肾通道建立方法的疗效比较[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5):-.doi:10./j.issn.98291..05. 后腹腔镜与经皮肾镜治疗孤立肾合并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比较目的比较后腹腔镜切开取石术(RLU)与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治疗孤立肾合并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年5月至年5医院收治的孤立肾合并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60例,根据所行术式分为RLU组和PCNL组,比较2种术式的清石率,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天数及肾功能恢复率等方面。结果2组患者在清石率及住院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RLU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总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少于PCNL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LU治疗孤立肾合并输尿管上段结石疗效确切,具有明显优势。欧凡,桂学文.后腹腔镜与经皮肾镜治疗孤立肾合并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比较[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6):-.doi:10./j.issn.98291..06.后腹腔镜联合电子输尿管软镜同期处理肾盂输尿管狭窄合并肾下盏结石的临床分析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联合电子输尿管软镜同期处理肾盂输尿管狭窄合并肾下盏结石的可行性及疗效。方医院医院泌尿外科年8月至年7月肾盂输尿管狭窄合并肾下盏结石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全身麻醉,折刀位,建立3个戳孔,游离肾及输尿管上段,剪开肾盂1个小口,从戳卡置入输尿管软镜鞘至肾盂,输尿管软镜结合钬激光先处理肾下盏结石,后常规行后腹腔镜下离断式肾盂成形术。结果所有手术均成功完成,术后均无漏尿、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6例有结石残留,自行或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辅助排除,术后1月拔出双J管,术后3月复查静脉肾盂造影(IVP)均恢复良好。结论腹腔镜联合电子输尿管软镜同期处理肾盂输尿管狭窄合并肾下盏结石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安旭方,屈卫星,李晶,周建成,邹铁军,程永毅,徐永刚.后腹腔镜联合电子输尿管软镜同期处理肾盂输尿管狭窄合并肾下盏结石的临床分析[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6):-.doi:10./j.issn.98291..06.全俯卧位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肥胖女性肾结石患者的疗效分析目的总结28例全俯卧位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女性肥胖肾结石患者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年1月至年9月采用全俯卧位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28例女性肥胖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体重均超过75kg,体质指数(BMI)30.42±1.45,结石直径(17.6±2.7)mm,其中鹿角型结石3例。手术采用全俯卧位两腿张开输尿管镜输尿管逆行插管,成功后不用改变体位即可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俯卧位输尿管镜输尿管逆行插管,手术时间(61.6±27.5)min,失血量(45.6±12.4)mL,结石取净率92.9%。术中采用双通道碎石3例。术后发热2例,残留结石行二期碎石2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6±1.5)d。所有患者均未输血、未出现内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全俯卧位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女性肥胖肾结石患者,具有省时省力、疗效高、安全可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结石取净率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严勇,孙洵,王磊,李岗,郑昕,王亮,李勇,王珂.全俯卧位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肥胖女性肾结石患者的疗效分析[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7):-.doi:10./j.issn.98291..07. 腹腔镜经肠系膜途径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中上段结石68例疗效观察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肠系膜途径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中上段输尿管结石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地分析年1月至年3月腹腔镜下经肠系膜途径治疗的68例输尿管中上段结石患者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恢复时间,术后症状改善和B超复查结果。结果67例手术取石顺利,有1例结石上行到肾盂而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手术时间(41.2±4.7)min,术中出血量(5.3±1.6)mL,术后肠道恢复时间(9.5±2.1)h。68例患者随访1~36个月,全部患者肾输尿管积水明显好转,无结石复发和输尿管切开缝合处狭窄。结论对体形瘦、肠系膜脂肪少的中上段输尿管结石患者,腹腔镜经结肠系膜途径输尿管切开取石安全有效,可以减少创伤、缩短肠道恢复及手术时间。李江松,赵凯,靳月丽,孙茸,闫慧磊,马征,黄官礼,赵伟,周士明,曹龙滨.腹腔镜经肠系膜途径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中上段结石68例疗效观察[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7):-0.doi:10./j.issn.98291..07.通道大小对经皮肾镜取石术清石率的影响目的比较相似结石负荷下三种不同穿刺通道经皮肾镜手术在单侧单通道I期经皮肾镜取石术中清石率的差异。方法回顾分析8年1月至年12月我中心的单通道I期PCNL手术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结石体积按四分法均分为4组,组内根据术式分为超微通道组(SMP)、微通道组(MPCNL)和标准通道组(SPCNL)。观察相似结石负荷下不同术式患者清石率差异。结果例患者结石一次性清除,总体清石率为71.0%,小结石组清石率90.0%,中等结石组85.8%,较大结石组70.4%,大结石组37.9%;在结石体积不超过mm?时,相似结石负荷下,MPCNL及SPCNL清石率相当。结石体积超过5mm?时,MPCNL及SPCNL组清石率均显著降低;多因素Logistic回归表明结石体积越大、分布越分散、术中出血越多,I期清石率越低。结论①单发小体积结石,SMP应作为首选;②结石体积≤mm?时,通道大小对清石率影响较小,考虑患者出血等因素,建议选择MPCNL手术;③当结石体积>5mm?时,无论通道大小,单通道I期清石率较低,需考虑多通道、双镜联合或分期碎石等手术方案。张洁,谢玺,姜树源,曹慧晓,王宇伟,朱箫文,王旭亮.通道大小对经皮肾镜取石术清石率的影响[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08):1-. [J].Journalofmodernurology,,(08):1-.血清骨桥蛋白和尿渗透压对儿童肾结石形成的预测价值目的探讨血清骨桥蛋白(OPN)和尿渗透压对儿童肾结石形成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年1月至年1月郑州大医院收治的84例肾结石患儿为结石组,并选择同期例健康儿童为非结石组,比较两组儿童血清OPN及尿液渗透压水平,应用ROC曲线预测血清OPN、尿渗透压及联合检测对肾结石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结石组患儿尿渗透压及血清OPN显著高于非结石组(P0.05);ROC曲线显示,尿渗透压和血清OPN对肾结石的预测效能低于两者联合检测(P0.05),其AUC分别为0、0.和0.;Youden指数提示尿渗透压、血清OPN和联合检测预测肾结石发生的最佳截点分别为≥.mOsm/(kg·H2O),≥9.ng/mL和≥0.,尿渗透压和血清OPN预测肾结石的准确率、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显著低于两者联合检测(P0.05)。结论血清OPN水平及尿渗透压升高可导致儿童肾结石的发生,两者联合检测对儿童肾结石发生有较高的预测效能。李征,胡跃世,程双蕾,王阳,任东方,曹志华.血清骨桥蛋白和尿渗透压对儿童肾结石形成的预测价值[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8):-.doi:10./j.issn.98291..08. Klotho基因与新疆地区维吾尔族、汉族特发性草酸钙肾结石的相关性目的探讨Klotho基因rs3772、rs564、rs个位点多态性与新疆地区维吾尔族、汉族特发性草酸钙肾结石(ICOS)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例维吾尔族特发性草酸钙肾结石患者(维族病例组)、例维吾尔族健康体检者(维族对照组)、例汉族特发性草酸钙肾结石患者(汉族病例组)、例汉族健康体检者(汉族对照组),应用SnaPshot方法对Klotho基因rs3772、rs564、rs的3个位点进行基因检测。结果rs3772在汉族病例组和汉族对照组中CC基因型与含T基因型存在差异[OR=0.,95%CI(0.~0.),P<0.05],CC纯合子基因型比TT纯合子基因型和CT杂合子基因型携带者发生ICOS的风险降低0.倍,rs3772的CC基因型与含T基因型在维族病例组和汉族病例组中具有差异[OR=1,95%CI(1.~2.),P<0.05];rs564在维族对照组和汉族对照组中CC基因型与含T基因型存在差异[OR=0,95%CI(0.~0.),P<0.05];rs564在维族病例组和汉族病例组中CC基因型与含T基因型存在差异[OR=0,95%CI(0.~0.),P<0.05]。与汉族病例组相比,rs的CC基因型在维族病例组中出现频率更高[OR=5.,95%CI(2.~13.),P<0.05]。结论Klotho基因rs3772位点在汉族病例组和汉族对照组比较中,C等位基因是新疆地区汉族人群特发性草酸钙肾结石发病的保护因素,rs、rs564等位基因C则更易出现在汉族(病例组和对照组)人群中,但与汉族人群的发病未见明显相关。马沛莉,杨鑫,龚净进,阿力木·热合曼,贺毅,刘若天,杨奇,木拉提·马合木提.Klotho基因与新疆地区维吾尔族、汉族特发性草酸钙肾结石的相关性[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9):-.doi:10./j.issn.98291..09. 日间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32例肾和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观察目的探讨日间模式下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和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手术策略及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年12月至年6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成功开展的32例日间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的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信息、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再入院情况以及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患者治疗满意度等。结果32例结石患者平均手术时间(.6±28.2)min,失血量(53.5±23.8)mL;6例给予无管化处理,术后疼痛评分1分(轻度疼痛)20例(62.5%);住院时间(1.5±0.6)d;延迟出院7例(21.9%),出现术后并发症4例(12.5%);1个月内非计划再入院1人(3.1%);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患者治疗满意度96.9%。结论对于符合筛选标准的肾和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接受日间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安全有效,结石清除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疼痛轻微,住院时间短,治疗满意度高。詹鹰,汪静,朱云鹏,赵显,陈瑞宝,王桎仙,余恺,李星,曾晓勇.日间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32例肾和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观察[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9):-.doi:10./j.issn.98291..09.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联合膀胱软镜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合并肾结石目的评价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联合膀胱软镜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UPJO)合并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年9月至12月在医院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联合膀胱软镜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合并肾结石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手术时长、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清石率、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6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及改为二期手术,总手术时间87~min,平均(98.17±12.61)min,膀胱软镜取石时间56~85min,平均(3076±8.33)min,术中失血量20~mL,平均(45.83±20.83)mL,引流管留置时间3~7d,平均(4.5±1.5)d,术后住院时间4~8d,平均(6.33±1.22)d,术后随访2~5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5个月,所有患者肾盂积液较术前明显减轻,血肌酐正常,未见结石残留及复发。结论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联合膀胱软镜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UPJO)合并肾结石可同期进行且安全、有效。李学超,杨涛,凡航,孔令生,董金凯,王惠先,刘海燕,李学松,陈立军.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联合膀胱软镜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合并肾结石[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10):-.doi:10./j.issn...10. 应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例早期诊断输尿管结石并发的尿源性脓毒血症的价值目的比较应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例(NLR)早期预测输尿管结石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92例输尿管结石患者无发热及泌尿系感染表现作为对照组,40例输尿管结石伴发脓毒血症但未出现感染性休克作为轻症脓毒血症组,10例输尿管结石伴发脓毒血症及感染性休克作为感染性休克组。比较3组患者血常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NLR的差异,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上述炎性指标与脓毒血症的相关性,评价炎性指标对感染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结果例患者的平均年龄(53.22±13.66)岁,其中男性85例、女性57例。N%、NLR在3组患者中的表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随着感染程度加重而升高。NLR诊断脓毒血症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0.4,高于N%的AUC=0.。以NLR=6.15作为诊断的临界值,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和85.9%。结论应用NLR能够早期预测上尿路结石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发生,相较于N%效果更好、速度更快。吴建臣,张佳伟,庞栋,李世海,沈海山,李胜文.应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例早期诊断输尿管结石并发的尿源性脓毒血症的价值[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10):-.doi:10./j.issn...10.完全无管化微通道经皮肾镜对比输尿管(软)镜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50例疗效分析目的探究完全无管化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MPCNL)与输尿管(软)镜碎石术(URS)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空军医院年5月至年12月期间使用MPCNL(28例)与URS治疗(22例)>1cm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50例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术后疼痛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发热发生率,术后清石率等临床资料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明显严重并发症。MPCNL组手术碎石时间、手术总时间、结石清除率较URS组有明显优势(P0.05),手术出血量多于URS组(P0.05),术后发热、肾周血肿、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住院总时间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1cm的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治疗方法,完全无管化MPCNL较URS手术有一定的优势,临床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医院设备条件等进行选择。祝广峰,汪涌,窦小亮,陈晓鹏,严奉奇,唐启胜,雷永华,高小平,张波,王禾.完全无管化微通道经皮肾镜对比输尿管(软)镜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50例疗效分析[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10):-.doi:10./j.issn...10.超声引导钬激光切开内引流术治疗肾盂旁囊肿伴结石的疗效分析目的探讨超声引导钬激光切开内引流术治疗肾盂旁囊肿伴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年8月至年10月收治的41例肾盂旁囊肿伴结石患者的资料,其中22例(常规组)患者行常规输尿管软镜钬激光切开内引流术,19例(超声组)患者行超声监视软镜钬激光切开内引流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成功率、碎石成功率、住院时间、并发症及术后囊肿复发情况。结果超声组与常规组相比手术时间较短[(60.8±13.4)vs.(72.5±15.1)min,P0.05],出血量较少[(6.3±4.1)vs.(11.4±5.8)mL,P0.05]。两组手术成功率、碎石成功率、住院时间、并发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12月,两组囊肿、结石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钬激光切开内引流术与常规钬激光切开内引流术相比,能更迅速准确地寻找囊肿及结石,具备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闫昆吾,田晓菲,孟娜,刘文瞻,路志民,郭明涛,肖波.超声引导钬激光切开内引流术治疗肾盂旁囊肿伴结石的疗效分析[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11):-.doi:10./j.issn...11.SHA.LIN评分在预测输尿管软镜碎石术结石清除率中的价值目的:探讨SHA.LIN评分用于预测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结石清除率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的例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术前泌尿系CT平扫+三维重建影像资料,由同一名泌尿外科医师根据SHA.LIN、S.T.O.N.E、RUSS评分对患者术前结石特征进行评分并数据录入,分析SHA.LIN评分与结石清除情况、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检测SHA.LIN评分预测结石清除状态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比较SHA.LIN与S.T.O.N.E、RUSS等评分的预测准确性。?结果??SHA.LIN评分、结石解剖分布、结石CT值及受累肾盏数与结石清除状态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石的SHA.LIN评分较高,其术后结石清除率则较低。SHA.LIN与S.T.O.N.E评分的曲线下面积(AUC)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SHA.LIN与RUSS评分的AUC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当SHA.LIN评分界值为12时,敏感度为79.01%,特异度为77.99%。结论?SHA.LIN评分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预测准确性良好。由于受到回顾性研究及样本量的限制,需要前瞻性随机研究进一步验证其预测准确性和可靠性。彭国辉,李秉诚,曹满超,王婷,彭丽君,冯元法,胡晓萍,冷鹏飞,刘蕴锋,李汉忠.SHA.LIN评分在预测输尿管软镜碎石术结石清除率中的价值[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11):-.doi:10./j.issn...11.微通道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马蹄肾下盏结石的临床疗效目的探讨微通道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马蹄肾下盏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至医院收治的40例马蹄肾下盏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微通道经皮肾镜组、微通道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组,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左右侧结石、结石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一期清石率、术后并发症等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左右侧结石、结石大小、术中出血、术后感染、二次手术、住院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手术时间、清石率与微通道经皮肾镜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通道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马蹄肾下盏结石较微创经皮肾镜手术时间延长,但术后清石率较单一微通道经皮肾镜增高。高学林,郑万祥,郭凡,苏醒,王福利.微通道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马蹄肾下盏结石的临床疗效[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11):1-1.doi:10./j.issn...11.分层分析比较超微经皮肾镜与输尿管软镜治疗1.5~2.5cm肾结石的临床观察目的根据肾结石大小分层分析比较超微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BP(〗superminipercutaneousnephrolithotomy,〖BP)〗SMP)与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BP(〗flexibleureteroscopylithotripsy,〖BP)〗FURL)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年2月至年5月浙江大医院收治的例肾结石患者,按照术式分为SMP组和FURL组,每组根据结石最大径分为2个层面:1.5~<2.0cm结石,SMP及FURL组各30例;2.0~2.5cm结石,SMP及FURL组各50例。结果1.5~<2.0cm结石:FURL组的平均血红蛋白(HGB)下降水平显著低于SMP组(P=0.)。SMP组的术后即时结石清除率(SFR)和术后1个月SFR,与FURL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P组手术费用显著低于FURL组(P0)。2.0~2.5cm肾结石:SMP组的手术时间明显较FURL组短(P=0.),FURL组的平均HGB下降水平显著低于SMP组(P=0.)。SMP组的术后即时和术后1个月SFR均高于FURL组(P=0.、P=0.)。SMP组手术费用显著低于FURL(P0.)。结论治疗1.5~<2.0cm肾结石,从微创方面考虑优先选择FURL;而从手术费用方面考虑首选SMP。对于2.0~2.5cm肾结石,SMP组的SFR及手术性价比较FURL更佳,建议选择SMP。陈科梁,鲁佩,张炜,宋日进,亓凯,张中攀,郑一春,黄光毅.分层分析比较超微经皮肾镜与输尿管软镜治疗1.5~2.5cm肾结石的临床观察[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12):9-.doi:10./j.issn...12.儿童上尿路结石腔内手术后结石复发的影响因素分析目的探讨儿童上尿路结石腔内手术后结石复发情况及影响复发率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医院泌尿外科年6月至年4月收治的例上尿路结石患儿的数据。男性例,女性98例,中位年龄3岁。依据结石负荷及位置行不同的腔内手术治疗。绘制KaplanMeier结石复发风险曲线,应用Cox回归模型探究影响结石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中位随访时间28个月,31例患儿结石复发,总体复发率8.9%,中位复发时间17个月。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体重指数及结石质量为结石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3~14岁较1岁以下患儿结石复发风险更高(HR=1.64,95%CI:~2.28)。消瘦较超重患儿结石复发风险更低(HR=0.49,95%CI:0.38~0.63)。结石质量0Hu·cm2较0Hu·cm2的患儿复发风险更高(HR=2.42,95%CI:1.06~5.50)。结论腔内手术治疗后,儿童上尿路结石具有较高复发率。高龄、超重及结石质量较大患儿有着更高的结石复发风险。积极开展对结石成因及复发率影响因素的研究有利于指导结石复发的预防工作,为评估患者复发风险及建立精准随访计划提供临床参考。张宇,王小川,赵方舟,田野,李钧.儿童上尿路结石腔内手术后结石复发的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12):-.doi:10./j.issn...12.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能量对老年肾结石碎石效果的回顾性队列研究目的总结比较不同体外冲击波能量对老年肾结石患者的碎石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连续性纳入年1月至年1医院泌尿外科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的肾结石患者例,根据体外冲击波能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低、中和高能量组,每组例。比较分析每组患者的碎石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碎石时间,以及肾功能指标。结果低、中、高能量组的碎石成功率分别为69.39%、85.45%、88.18%,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5.33%、18.18%、32.42%。在肾盂、上盏、中盏、下盏部位,中、高能量组的碎石成功率显著高于低能量组(P0.05),高能量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低、中能量组(P0.05)。经KaplanMeier曲线分析,低能量组碎石时间中位数(44.min)比中能量组(36.min)、高能量组(35.min)的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P0.)。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3组患者的CysC、KIM1、尿β2MG值均有随时间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P0.05),且随着冲击波能量的升高,CysC、KIM1、尿β2MG值呈上升趋势(P0.05)。低能量组的CysC、KIM1、尿β2MG值显著低于中、高能量组(P0.05)。结论ESWL中不同的冲击波能量影响碎石成功率,均会对老年患者的肾功能产生损伤,且损伤会随着冲击波能量的增加而加重。临床上建议在ESWL中采取中等能量冲击波(8~10W)。牟晓兵,杨青松.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能量对老年肾结石碎石效果的回顾性队列研究[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12):-2.doi:10./j.issn...12.渝东北地区3例泌尿系结石患者的结石成分分析目的探讨渝东北地区泌尿系结石成分构成现状,并为三峡库区居民结石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医院年4月至年12月收治的3例泌尿系结石患者的病历资料,获取患者性别、年龄、影像学、结石成分分析等临床资料,分析男女患者的结石成分特点及各类结石的分布情况。结果发病部位上下尿路结石比例11.12∶1。单一成分结石83例,混合成分结石0例。结石成分多样,主要结石成分为一水草酸钙(90.4%)、二水草酸钙(80.7%)和碳酸磷灰石(50.0%);男性患者二水草酸钙检出率高于女性(P<0.01),女性患者碳酸磷灰石及六水磷酸铵镁检出率高于男性(P<001,P=0.01),其余结石成分男女患者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渝东北地区结石成分以草酸钙、碳酸磷灰石最常见,以混合结石为主,组成成分复杂。郭耀川,王胜,熊迪,徐勤,余志海.渝东北地区3例泌尿系结石患者的结石成分分析[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12):7-8.doi:10./j.issn.98291..12.3D打印肾脏模型在软性输尿管镜技能培训中的应用价值目的探讨新型3D打印肾脏模型在软性输尿管镜技能培训中的有效性。方法上尿路结石病例CTU数据经处理输出到3D打印机制作患者特异性的肾脏模型,以10分制Likert问卷量表以及专家与初学者模型操作表现(模型培训前、后)进行对比。结果5名专家和32名初学者纳入本研究,专家评价为总体有效性(9.6±0.5)分、图像质量(8.8±0.8)分、上尿路解剖(9.4±0.5)分、结石信息(9.8±0.4)分,以及对手术计划和培训的有效性(9.6±0.5)分。培训前,专家所有指标均显著优于初学者(P0.);培训后,初学者操作水平显著提高(P0.),探及肾盏和结石数目与专家的差别消失(P=0.和P=0.),探查时间和综合评分(GRS)也明显接近,初学者反馈评价均高于9分。结论图像后处理和3D打印生成肾脏模型可作为软性输尿管镜模拟培训的有效工具,可提高初学者操作水平,模型的表面、内容和构建效度得到验证。张弋,于澄钒,张军晖,闫伟,肖河,周学贤,林燕丽,CHEWBH.3D打印肾脏模型在软性输尿管镜技能培训中的应用价值[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11):-.doi:10./j.issn.98291..11.双侧上尿路结石成分的差异性目的探讨双侧上尿路结石类型不同的比例和影响因素。方法研究对象为复旦大学附医院构建的泌尿系结石成分数据库(DSCU数据库)中例双侧上尿路结石患者,结果变量为双侧结石类型不同,预测变量为年龄、性别、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和尿路感染,采用χ2检验、t检验和Wilcoxon秩和检验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例患者中男性94例(83.9%),平均发病年龄(54.2±4.0)岁。有14.3%(16/)的患者双侧结石类型不同,均表现为一侧草酸钙结石、另一侧感染性结石。双侧结石类型不同的患者合并尿路感染的比例为%,而结石类型相同的患者为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性别、血肌酐和eGFR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DSCU数据库中双侧上尿路结石类型不同的比例占14.3%,合并尿路感染是结石类型不同的可能因素。王伟,马凤宁,刘红,施国伟,丁强,何家扬.双侧上尿路结石成分的差异性[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10):-单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对西藏地区儿童肾结石的疗效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单通道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在西藏地区儿童肾结石应用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年8月至年7月医院行单通道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2例,女28例,比率2.9∶1;年龄3~12岁,平均(9.5±5.2)岁;结石大小2.0~2.7cm,平均(2.4±1.2)cm。左侧51例,右侧59例。对患儿的血常规、手术时间、术中或术后是否输血、并发症、清石率等术后资料进行统计。结果例患儿的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为25~60min,平均(33.5±8.5)min。术中均无明显出血,术中均未输血。术后复查血常规,血红蛋白~g/L,平均(.5±16.3)g/L,与术前比较,血红蛋白均未见明显变化(P>0.05)。所有患儿术后复查电解质,无低钠低钾血症的发生。术后1周复查,仅2例患儿存在结石残留,其余例均无结石残余。一期结石清除率为98.2%。术后9例患儿出现发热(体温>38.5℃),发生率8.2%,予以广谱抗生素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所有患儿均无周围脏器损伤(如肠道、气胸等)、无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单通道微创经皮肾镜在西藏地区治疗儿童肾结石效果确切,清石率高。张宝鹏,斯郎江村,牛吉瑞.单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对西藏地区儿童肾结石的疗效[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9):-不同评分模式对经皮肾镜取石术后结石残留的预测价值目的对比肾结石S.T.O.N.E.评分、SHA.LIN评分、S-ReSC评分对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后结石残留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年1月至年1医院接受PCNL的95例肾结石患者,根据术后结石是否残留划分为残留组(n=28)和清除组(n=67)。统计并对比2组患者一般资料、手术情况、S.T.O.N.E.评分、SHA.LIN评分、S-ReSC评分。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各评分与结石残留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并对比各评分模式对结石残留的预测价值。结果清除组结石最大截面积、最大受累截面积、受累肾盏数均明显低于残留组,清除组结石分布于中下盏或肾盂者占比明显高于残留组,清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残留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清除组S.T.O.N.E.评分、SHA.LIN评分、S-ReSC评分均明显低于残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T.O.N.E.评分、SHA.LIN评分、S-ReSC评分均与术后结石残留明显相关(P<0.05)。ROC曲线显示S.T.O.N.E.评分、SHA.LIN评分、S-ReSC评分均能够有效预测术后结石残留,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0.、0.,SHA.LIN及S-ReSC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明显大于S.T.O.N.E.评分(P<0.05)。结论S.T.O.N.E.评分、SHA.LIN评分、S-ReSC评分均能够预测PCNL术后结石残留清除情况,且SHA.LIN评分、S-ReSC评分的预测价值优于S.T.O.N.E.评分。王晓锋,杜友怀,孙洪才,钟伟.不同评分模式对经皮肾镜取石术后结石残留的预测价值[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9):-.doi:10./j.issn.98291..09.组合式输尿管软镜与电子输尿管软镜治疗10~20mm肾下盏结石的临床疗效比较目的比较组合式输尿管软镜与电子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治疗10~20mm肾下盏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年8月至年7月符合标准的87例经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治疗10~20mm肾下盏结石患者。其中经组合式输尿管软镜治疗的患者41例(组合式输尿管软镜组,本文称为PolyScope组),经电子输尿管软镜治疗的患者46例(电子输尿管软镜组,称为URF-V组)。比较2组患者在寻石成功率、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并发症及住院费用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术后3月时,本组患者总的结石清除率为88.5%(77/87),PolyScope组结石清除率为85.4%(35/41),URF-V组为91.3%(42/46,P>0.05);PolyScope组和URF-V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71.8±11.8)min、(57.8±12.5)min;住院费用分别为(.9±2.7)元、(.1±5.8)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寻石成功率、住院天数及并发症等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Ⅱ级并发症4例(4.6%),Ⅰ级16例(18.4%)。结论组合式输尿管软镜治疗10~20mm肾下盏结石能取得与电子输尿管软镜相当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谭军,杨国胜,张涛,邱晓拂,王炳卫,钟瑞伦,刘百川,蒋廷森,李高远,陈波特,刘跃加.组合式输尿管软镜与电子输尿管软镜治疗10~20mm肾下盏结石的临床疗效比较[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8):-.doi:10./j.issn.98291..08.解剖结构对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肾下盏结石疗效的影响目的探讨肾下盏的解剖结构对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处理肾脏下盏结石安全性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年6月至年6月在我科接受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处理肾下盏结石治疗的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利用CT尿路三维重建图像,在数字工作站使用数字尺和量角器测量解剖结构参数漏斗长度(IL)、宽度(IW)和肾盂肾下盏漏斗部夹角(IPA)。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例患者中例(80.14%)单次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达到无结石状态。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体重指数、IPA、IW、IL和结石大小对结石清除有显著影响(P0.05),是输尿管软镜钬激光处理肾下盏结石碎石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是治疗肾下盏结石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肾下盏结石患者在制定治疗方案前应该充分考虑到解剖结构方面的影响因素。孙永明,蔡伟奇,方先林,张绍崎,刘高.解剖结构对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肾下盏结石疗效的影响[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7):-.doi:10./j.issn.98291..07.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中采用输尿管封堵器行反向封堵的临床观察目的探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中采用输尿管封堵器行反向封堵的疗效。方法回顾医院年2月至年6月86例肾盂或肾盂输尿管连接部(UPJ)结石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有无使用封堵器分为封堵、未堵两组;封堵组PCNL术中采用封堵取石导管,未堵组PCNL术中不使用输尿管封堵器;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肾盂内压、术后结石下移率、结石清除率、临床疗效、并发症及结石复发率。结果封堵组手术时间[(52.3±7.2)min]明显长于未堵组[(46.5±6.1)min](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肾盂内压无明显差异(P0.05);封堵组术中结石下移率(0.0%)明显低于未堵组(11.6%)(P0.05);4周后,封堵组结石清除率(97.7%)明显高于未堵组(83.7%)(P0.05);两组临床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封堵组并发症发生率(7.0%)明显低于未堵组(18.6%)(P0.05);术后1年,封堵组结石复发率(2.3%)明显低于未堵组(14.0%)(P0.05)。结论PCNL术中采用输尿管封堵器行反向封堵能够有效避免碎石下移与残留,降低并发症及复发率,安全性高。余舟,张学齐,郭吉楠,张轶庠,房杰群,肖克峰,刘迎.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中采用输尿管封堵器行反向封堵的临床观察[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5):-.doi:10./j.issn.98291..05.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43例HIV阳性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目的探讨纤维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技术对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阳性患者上尿路结石的治疗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医院年5月至年5月收治43例HIV阳性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行经尿道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的临床资料。43例患者中双侧肾结石1例,单侧肾结石19例,单侧输尿管上段结石23例。术前均留置输尿管支架管1周,术中应用输尿管软镜引导鞘,采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后1个月统计患者结石清除率,手术残存结石采用二期软镜再次碎石。结果输尿管软镜引导鞘置入顺利,手术时间约32~min,平均手术时间(67±4)min。术后住院3~5d,中位数3.5d。43例患者中42例一期碎石排石,清除率为97.7%(42/43)。其中1例患者二期碎石。HIV阳性患者术前检查CD4+T淋巴细胞计数及病毒载量,术后1天复查,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V阳性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经尿道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治疗安全、有效,疗效满意、并发症少,可作为HIV阳性感染患者治疗的优选。纪世琪,赵洪亮,韩志兴,张海建,李旭瑜,王旭东,赵玉千,刘庆军.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43例HIV阳性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4):-.doi:10./j.issn.98291..04.间歇阶梯式增能方式对体外冲击波碎石后肾损伤保护作用的随机对照研究目的探讨不同阶梯式增能方式对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后肾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例7~15mm单发肾结石患者被随机分为3组:常规组(常规阶梯式增能)、间歇组(间歇阶梯式增能)和缓慢组(缓慢阶梯式增能)。在ESWL前及ESWL后2h、24h、48h、1周和2周分别检测患者的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和胱抑素C(CysC)。同时比较ESWL前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2周后统计排净率及并发症率等。结果3组患者的基线VAS评分及尿NGAL、CysC值、2周排净率及并发症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间歇组、缓慢组各时点NGAL及CysC升高幅度显著低于常规组(P0.)。缓慢组术后VA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间歇组(P0.)。结论ESWL治疗肾结石时,间歇阶梯式增能及缓慢阶梯式增能在保持良好的碎石效果的同时均可以起到减轻肾损伤的作用;并且后者的疼痛感更轻,患者接受度更好。李健,章璟,徐冀东,杨佳伟,张鹤,胡传义,姜宁.间歇阶梯式增能方式对体外冲击波碎石后肾损伤保护作用的随机对照研究[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3):-.doi:10./j.issn.98291..03.青藏高原地区不同民族居民泌尿系结石成分分析目的探讨青藏高原地区汉族、藏族、回族居民泌尿系结石成份差异,针对性提出防治依据。方法选取年3月—年3月医院、医院、解放军第4医院诊治青藏高原地区泌尿系统结石患者例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民族不同分为汉族组、藏族组、回族组,比较各组性别、年龄、地区、结石部位,采用红外光谱分析并各组结石成分。结果汉族组、藏族组及回族组泌尿系统结石患者男性均多于女性,但藏族、回族男性发病率更高(P<0.05);汉族组、藏族组、回族组患者年龄、地区、结石部位、结石直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尿路结石成分:汉族组、藏族组、回族组上尿路结石以草酸钙为主,其次为草酸钙和磷酸钙混合成分、碳酸磷灰石、无水尿酸、尿酸铵、六水磷酸镁铵,只有汉族患者检测有二水磷酸氢钙成分,各组间结石成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尿路结石:汉族组、藏族组以草酸钙为主且显著高于回族组,回族组以碳酸磷灰石为主且高于汉族组和藏族组,只有汉族组中检测二水磷酸氢钙成分且与藏族组、回族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无水尿酸、六水磷酸镁铵、尿酸铵、草酸钙、磷酸钙混合成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藏高原地区就诊泌尿系统结石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汉族、藏族、回族上尿路结石患者以草酸钙为主,汉族和藏族下尿路结石以草酸钙为主,回族下尿路结石以碳酸磷灰石为主,仅在汉族结石患者中可检测二水磷酸氢钙成分。李宁,陈国俊,王健.青藏高原地区不同民族居民泌尿系结石成分分析[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doi:10./j.issn.98291..02.Claudin-14在纳米细菌肾结石形成中表达的动态研究目的本实验通过尾静脉注射用肾结石患者尿液培养的纳米细菌构建肾结石模型检测肾脏组织中Claudin-14(紧密连接蛋白-14)蛋白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Claudin-14在纳米细菌形成结石中的作用。方法6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纳米细菌组,每组30只。正常对照组Wistar雄性大鼠一次性给予尾静脉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1.2mL,纳米细菌组Wistar雄性大鼠一次性给予尾静脉注射等量的纳米细菌悬浊液。两组Wistar雄性大鼠注射后的10周内每周处死3只。每周采用病理组织学方法评估每组3只Wistar雄性大鼠成石情况,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免疫组化方法连续10周检测紧密连接蛋白-14(Claudin-14)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①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第4周以后纳米细菌组Wistar雄性大鼠肾小管内发现晶体颗粒,且主要分布于近、远曲小管,1~10周对照组Wistar雄性大鼠未见晶颗粒。②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和免疫组化结果:3周内Claudin-14mRNA和蛋白在纳米细菌组中几乎未见表达,从第4周起Claudin-14mRNA和蛋白在纳米细菌组中表达水平增高并且对照组明显增高,1~10周间Claudin-14mRNA和蛋白在对照组中几乎未见表达。结论Claudin-14表达的增加可能在纳米细菌形成结石中起重要作用。申茂磊,王勤章,钱成,徐浩,郝志强,李鹏,钱彪.Claudin-14在纳米细菌肾结石形成中表达的动态研究[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1):64-67.doi:10./j.issn.98291..01.吕建林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