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白癜风方法 https://m-mip.39.net/nk/mipso_4347857.html现代投资组合之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马科维茨曾说:“资产配置多元化是投资的唯一免费午餐”。
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意识到资产配置的重要性,但做资产配置无疑需要对所有资产类别都有所涉猎,这对于一般的个人投资者来说相对不那么容易,因此,FOF、基金组合乃至投顾产品才会兴起。
作为运作才刚满1年的业务,由于各家机构都是选择在自己的平台上运作,不少机构的获客渠道仍未拓宽,他们开始打起了“流量巨头”的主意。
11月26日,南方基金旗下“司南投顾”基金投顾服务正式上线上海陆金所基金销售有限公司,就在同期,“司南投顾”也悄悄在京东金融APP上线。
无独有偶,11月底,华夏财富宣布与数科旗下基金销售机构和耕传承在基金投顾业务领域开展深度合作,推出线上投顾平台“省心投”。这是华夏财富继天天基金网、腾讯理财通之后,又一次与互联网基金销售机构合作。
从目前的的现状来看,18家获批试点买方投顾业务的金融机构呈现了三种不一样的态度。
一种是以银行为主,包括工行、招行、平安银行,在获批至今超过10个月的时间内均未推出相关的投顾产品。
第二种以7家券商和盈米、蚂蚁为主,更倾向于独立完成,包括独立搭建系统平台、构建组合策略,以自身自有的资源服务客户。
第三种也是今天准备展开讲讲的,除了腾安基金是一上线就宣布投顾平台与南方基金和中欧基金进行合作,脚步较快的5家基金公司更喜欢在完成投顾平台的系统、人员各方面搭建工作后,努力拓展渠道。
乍一听,似乎又有点卖产品的思维在里面?
不过这也情有可原,各家金融机构的属性和禀赋都不同,提供的特点和服务也不同。
基金公司为何最愿意选择合作,也正是由于相比银行、券商和第三方代销机构,基金公司是唯一一个在渠道销售上弱势的行业,无论是不是买方投顾业务,获客始终是王道,没有活水的池塘是养不了鱼的。
站在投资者的角度,重要的一定是收益,以及在赚取收益的过程中承受的心理波动,这就爱服务所能解决的。
但站在金融机构的角度,收费和盈利才是最终的目的,服务是手段,但服务本身并不带来盈利,获客可能更关键,能够带来更多的盈利。
虽然从一定程度上来看,通过这些三方销售机构平台上线投顾业务,对基金公司而言最终并不能直接得到客户,客户始终是留存在平台上的,但这不正给了基金公司一个不断做好服务的契机吗?
通过更好的服务和体验,让用户最终在众多平台和产品中选择自己。
也有很多小伙伴们会认为投研能力也相当重要,各家互联网巨头选择基金公司进行合作也正是处于这方面考虑,基金公司在这点上有着相当强的竞争力。但笔者认为,投研的差距很可能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大,基金公司也是从无到有做起来的,银行、券商等机构受各种原因影响这几年也不得不被倒逼着往主动管理去转型,短期可能看不出效果,再过10年、20年,各家的投研能力差异便不会太大。
所以笔者发现,在已经上线的这15家买方投顾业务中,各家努力优化的点都在于系统、服务,落地到最终的产品策略,各家差异都不大,逐渐显得同质化。
按照风险偏好逐渐提升,共有8种类型的基金可供选择,其中保本基金已经从市场上消失,但为了更好地给习惯了“刚兑”的投资者区分基金产品的风险等级,这里依旧把保本基金放入其中。
不难看到,各家的投顾产品策略也大抵按照这类来进行划分,无论名字取得多么“炫”,加入“养老”、“留学”、“教育”,甚至对投资风格进行了定义——“安逸”、“从容”、“进取”等。
如果将流动性算上,这张来自某金融机构内部分享的表格也足以说明投顾产品策略。
最后,智信研究院资管云平台在11月5日专门针对买方投顾做了一场直播,邀请到了盈米基金CEO肖雯总。
其中肖雯总在粉丝互动环节中的几个观点笔者觉得非常有意思,特地节选给大家进行分享。
1、相比股票,基金是价量不敏感的,更适合做投顾产品的底层资产,未来想要财富管理转型的机构,一定还要在基金业务上下大功夫。
2、投顾业务最大的问题在于所有制,客户的归属最终是留在金融机构的,如果哪一家公司真正能解决这个问题,真正让投顾能够长期的拥有这个客户的所有的未来带来的价值,投顾才是真正的可以站在客户一边的。
3、考核机制可以从保有量和新增转变为服务客户的数量与账户盈利。
4、要学会用系统做很多事,让整个中后台的服务体系更高效率、数字化。
文丨李沪生访问资管云体系化视频学习客户端
由智信资产管理研究院与众多业界大咖、行业精英、业务老司机携手共创涵盖
四大模块丨资管行业、资管业务、财富业务、政策法规新用户免费试听任意5节内容点击阅读原文即可体验下载APP体验更佳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