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宝宝去做体检时,可能遇到医生说孩子的肌张力“高了”或者“有点低”。那么,“肌张力”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带大家了解一下肌张力。
什么是肌张力?
肌张力是指当宝宝的身体肌肉在完全放松、无意识状态时,肌肉的紧张程度。可以简单的说,就是在身体放松休息而“不用劲”的时候,这时假设有人来拉伸宝宝的肌肉试图改变宝宝原有身体状态,所遇到的“阻力”。比如宝宝睡觉的时候,手自然握拳;当宝妈用自己的手去拨弄宝宝手指,试图让宝宝不要握拳而张开手掌时,宝妈所受到的阻力。这就是宝宝的“肌张力”。
为什么会“肌张力异常”?那么为什么有少数的宝宝,会出现肌张力异常呢?说起来原因就比较多了。比如有先天遗传引出,也有后天发育原因。但是比较常见的情况是:如果肌张力高,可能是大脑的发育过程中受到了某种损伤,比如早产、出生时体重低大脑发育不成熟,或缺氧、脑炎引起的脑损伤导致;而肌张力低,往往见于一些发育迟缓的孩子,对一些代谢病的孩子、染色体病、肌肉病以及周围神经损伤,比如臂丛神经损伤的孩子也会出现。
反过来说,如果宝宝明显肌张力高,我们可能就要去想想是否脑损伤或“脑瘫”导致;明显肌张力低,就要考虑一下是否“发育迟缓儿”或有一些特殊的疾病。
——所以说肌张力异常,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警示信号!
如何检查“肌张力异常”?
无论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无论是临床“病”的还是个体发育差异,肌张力异常的宝宝,越早发现越早干预就越好!所以对我们来说,我们要了解一下如何检查“肌张力异常”。
(1)抱
通过抱起婴儿的手感,可以初步了解患儿肌张力的情况。肌张力低下的患儿,抱起时会感到困难,有下沉的感觉,患儿易从测试者手中滑下。而痉挛的婴儿,抱起时会有强直感和抵抗感。
(2)姿势观察
超过3个月的正常婴儿,如把他放置于仰卧位,他会自然躺着,并不断地对抗重力进行运动,自如地保持一定体位和姿势。而肌张力低下的软瘫患儿,如被放置于仰卧位,上下肢常屈曲、外展,缺乏主动运动。肌张力亢进的痉挛患儿,若被放置于仰卧位,往往出现不对称的异常姿势,主动运动少,动作显得刻板。肌张力越高,主动运动就越少。原始反射就越强烈,姿势异常越严重。
(3)触摸
测试者可以通过用手触摸小儿上肢及下肢的肌肉(上肢的肱二头肌、肱三头肌,下肢的腓肠肌、股四头肌),来感受肌肉组织的紧张度。若患儿肌张力低下,那么手感柔软、松弛,对手指的按压较少有抵抗。若肌张力正常,触摸时手感柔软适中,结实而富有弹性。若肌张力高,则手感紧张,对手指的按压有比较强的抵抗。
(4)被动运动
测试者对肢体作被动屈伸运动,若肌张力低下,则会感到沉重,无抵抗力,肢体无自我控制能力。若肌张力高,测试者则会感到明显的抵抗,而且这种抵抗力往往在运动开始时大于运动结束时。肌张力正常的肢体在作被动运动时,既可作出抵抗,又可作出协同,在一定的范围内,有自我控制的能力,测试者手感既不像低肌张力的肢体那样沉重,也不像高肌胀力肢体那样有很大的抵抗力。
虽然有一些很明显的指征,但是请注意,这些指征,不是特别容易准确把握,有时会误导我们。家长在护理宝宝过程中,如果想看看“肌张力”是否正常,真正要做的其实是下面两件事:
1、仔细对照各月龄发育指标,看看宝宝是否发育落后,是否有一些异常的信号。
2、如果宝宝发育落后,又感觉宝宝似乎有点“肌张力异常”,医院,寻求专业的肌张力筛查。也就是说,我们不建议家长在家里胡思乱想,或者在网上查询。家长真正应该做的就是看宝宝是否发育迟缓;如果是的话,医院做专业检查,这样才靠谱!
几个注意点
第一、对大多数家长来说,“肌张力异常”只是宝宝个体发育差异,并不是病,更不是脑瘫!所以不要害怕!多让宝宝康复训练和活动,让宝宝发育跟上来就可以了。
第二、但是对肌张力也要重视,我们需要北京中科白殿风医院怎样北京中科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