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童感冒输液致死,知道真相后的你还敢随便

白癜风 http://m.39.net/pf/a_8890895.html

Jane

本文首发小十点

前几天,闺蜜家儿子感冒发烧39度,闺蜜医院。

当医生问输液还是吃药?闺蜜心急如焚想要儿子快点好起来,选择了输液。

因输液厅容纳不下那么多人,闺蜜只能陪同儿子在诊室走廊里输液。

当儿子在她怀里睡着的时候,闺蜜才回过神来,儿子才3岁,就要输4袋药液,会不会对孩子不好呢?

近年来,尽管世界卫生组织的“能口服就不输液”的原则一直被普及,国家药监局也一直在限制输液药品的使用,但滥用输液依然时时刻刻发生中国的各个角落。

期间也不乏输液导致严重 的新闻。

河南一周岁男孩因发烧进行输液治疗,期间出现抽搐、口鼻出血等情况,医院急救还迟迟不到位,孩子最终不幸身亡。

天津四岁男孩因感冒进行输液,期间发生休克,及时即使进行了急救,最终还是不治身亡。

类似的新闻比比皆是。

上述新闻大多数都是因为感冒进行的输液,最终不治身亡。

小小的感冒 落得如此悲剧,实在令人难以接受。

闺蜜的担忧并非没有理由,普通感冒、咽喉疼痛常见的疾病真的需要承担这样大的风险而输液吗?

输液风险大

很多家长会错误认为输液能让疾病好得更快。

而“输液好得快“其实指的是当下症状缓解得快,但是对于疾病本身,并不会缩短病程。

我们口服药物,药物需要经过消化系统,之后吸收入血,再起效。

而输液相较于口服,少了经过消化系统的时间,所以是更快起效了。

但是,早这么十几分钟甚至半个小时,输液却要比口服药物承担更多的风险。

1、输液更容易导致过敏

导致过敏是输液 的风险,而引起过敏的物质多由于药物所带致敏的杂质引起,而口服药物经过消化道能消化大部分过敏原。

输液则少了这个过程,过敏原毫无阻碍进入血液导致人体过敏。

轻则出现皮疹、寒战、高热等,重则出现过敏性休克,如抢救不及时,则可导致死亡。

一些药物输液前皮试可减少严重过敏反应的发生率,但因为皮试存在“假阴性”,即使皮试显示不过敏,输液中仍有可能出现过敏。

2、输液可增加感染风险

输液的过程是药物直接进入血管的过程,对药液的无菌要求更高。

如果药品在生产、流通、储存、使用多个过程中任一过程出现差错,导致药液被污染,就可能直接导致病*或者细菌进入体内,轻则导致局部感染,重则引起败血症,危及生命。

3、栓塞

尽管目前的常使用的输液外包装稳定性良好且不易污染,但输液剂中或多或少都存在肉眼看不到的微粒,进入血液中之后可能阻塞毛细血管形成栓塞。

4、滴注过快引起不良反应

输液速度又药物性质及患者病情来决定,儿童较适合的滴注速度是20-40滴/分钟,如果滴注过快,药物进入血液过快,容易加重心脏负担,出现心慌、气促等情况。

大多数疾病不需要输液

在关于输液导致死亡的新闻中,患者都不是因为严重疾病输液之后身亡,往往都是因为非常常见的感冒、喉咙痛、咳嗽等情况输液而丧命。

原本这些非常常见、吃吃药就能好甚至不吃药也能好的病症,却因为输液而丢了性命,实在令人痛心和惋惜。

绝大多数情况下普通疾病不需要输液,广东省卫计委曾发布的《关于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静脉输液管理的通知》中提到53种常见多发疾病原则上不需要采取静脉输液治疗。

其中就包括了儿科中最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腹泻病、毛细支气管炎、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峡炎。

这些疾病多数是病*感染引起,具有自限性的特点,多数只需要口服一些对症治疗的药物即可。

即使是细菌感染,也可以通过口服抗生素治疗,且抗生素更容易导致过敏,更不推荐输液方式给药。

口服虽然慢那么一点,但是胜在安全,多数情况下我们还是等得起的。

什么情况下需要输液

央视新闻曾报道过“输液= ”,一度引起民众的恐慌,他们谈输液即色变。

其实,输液不能全盘否定,是否需要输液还应该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来决定。在下面的这几种情况,输液会更优于口服。

1、重度脱水

图:儿童脱水症状

当孩子出现严重呕吐、腹泻的情况,孩子容易出现脱水,输液可快速补充水和电解质;

而且孩子处于呕吐、腹泻的状态,口服相对困难,此时输液收益大于风险,是合理的给药方式。

2、肺炎

有的家长一听到是肺炎就非常紧张,甚至要求医生赶快给孩子输液治疗。

其实,肺炎也有轻重之分,临床上90%左右肺炎患儿都属于轻度,轻度肺炎通常建议口服药物。

而如果孩子是重度肺炎,通常表现为呼吸困难、呼吸急促、持续高烧、紫绀,且还可能合并脱水征象,这时经医生权衡利弊之后会建议输液治疗。

其他如严重烧伤、失血、休克等急重症情况、严重呕吐、昏迷等孩子无法进行口服的情况,通过权衡利弊输液会更加适合。

输液的注意事项

如果情况允许,输医院进行,因为二级以下医疗机构一般很难保证有完善的抢救条件。

因为万一出现过敏性休克,几十分钟后才医院,成功抢救的机会渺茫。

输液之前让孩子吃点东西,尽量不要空腹输液,因为空腹状态下输液容易出现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血压升高,会让孩子出现头晕、恶心等不适症状。

一些药物需要先做皮试,没有过敏反应再进行输液,如青霉素类药物、头孢菌素类药物,某些局麻药及生物药品。

医院医生会下达皮试的医嘱,而我们则非常有必要让孩子去配合,虽然过程中孩子会多受一些苦,但皮试可以减少严重过敏反应的发生。

即使皮试结果为阴性,也不能完全掉以轻心。

因为皮试还存在相当比例的“假阴性”情况,也就是孩子皮试为阴性,输液中也可能出现过敏反应。

所以在孩子输液的过程中,家长要时刻留意孩子的情况,如果出现不适,应及时大声呼救并寻求帮助。

总之,记住“能口服不输液”的原则,小病小痛我们不需要输液,口服药物一样能好;急重症情况我们也不应拒绝输液,因为病情耽误不得。

正确看待输液,在生病的时候尽量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遵循专业医生的建议。

-作者-

Jane,接受循证洗礼的药师一枚,希望能以简单的方式向读者科普可靠的知识。本文首发小十点(ID:sdikid),专业实用的育ee儿干货,睡前故事,亲子阅读,美妈提升,精选好物。集结专家及辣妈,让带娃变得轻松好玩。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shipp.com/bzjb/101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