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生产于60年代的安宫牛黄丸,竟拍出万元的天价。近期,有记者调查发现,目前从线上的二手交易网站到线下街边的烟酒店,都有商家在“高价回收”安宫牛黄丸。
老版安宫牛黄丸为何如此高价?
央视财经《第一时间》栏目视频
安宫牛黄丸是我国传统中药中最负盛名的急症用药,为“凉开三宝”之一,由牛黄、麝香等味药组成。安宫牛黄丸说明书显示,其主要功效是清热解毒,镇惊开窍。用于热病,邪入心包,高热惊厥,神昏谵语;中风昏迷及脑炎、脑膜炎、中毒性脑病、脑出血、败血症见上述证候者。作为一款常用紧急用药,药店一般标价元不等,之前在网上曾拍出过3.68万元的记录。而这一次,这款药竟然在朋友圈拍出万元天价,让人目瞪口呆。
在北京,记者找到了几家兼营回收业务的店铺,带着一粒老版的安宫牛黄丸来到其中一家店铺,店主告诉记者,目前主要回收年以前生产的安宫牛黄丸,价格高低主要看生产年份以及保存完好程度,不过老版的安宫牛黄丸在这些店铺的回收价格并没有外界所传的那么高。
药品回收商贩:之前这个东西最早能卖到多元,之前有个最贵的拍到万多,现在卖不了那么高了,顶多卖个千把块钱算高的了。
这些店主表示,之所以老版安宫牛黄丸回收价格高,主要是其中的成分和新版的有区别。
药品回收商贩:93年以前这是写牛黄、犀牛角,它不会写类似仿牛黄、仿犀牛角,多一个字都不行。
有回收店主透露,对于那些成套的,年代更久远的,如果走拍卖渠道,价格就更高。
药品回收商贩:如果你在拍卖行,一套六个,包装很新,有可能拍卖到五万元。人家接不接单另说,起价就六千元,但是这东西我们要收的话,要一丸我可能也就给您两千元。我收过来有可能自己留着用了以后给老人吃,也有可能我要再卖的话,这东西就有价无市,不可能拿这个拍卖去,但是我要卖给贩子卖,他可能也给不了我太多钱。
业内人士表示,老安宫牛黄丸之所以有人回收,主要是由于年原卫生部下发了《关于对原处方含有犀牛角和虎骨的中成药改变成分和更改名称等有关问题的通知》,全面禁止了犀牛角在国内的使用,因此就使含有犀牛角的“老版安牛”具有了一定的稀缺性。
中国社科院食品药品产业发展与监督研究中心主任张永建:一方面需求量在扩大,另一方面原有的使用天然原料的安宫牛黄丸在不断减少。再加之,有一些购买者根本不是用于疾病的治疗,而是用于未来以后的增值,作为一种收藏品了,所以就会使老安宫的价格进一步推高。
安宫牛黄丸真这么神?
央视财经《第一时间》栏目视频
安宫牛黄丸不仅老药被炒出天价,新药的销售也十分火爆,为什么会这样呢?
消费者:我家里也没有病人,买来就是备着,因为父母上岁数了。我觉得它主要就是治疗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前期。过去有人脑中风了,就是眼斜、手脚不利落,赶医院会更放心。
消费者:人觉得好像快不行了,吃它特别管用,吃完一颗赶快就备一颗,存着就是救急救命用的。
在许多人的印象里,安宫牛黄丸甚至被当成了一种能够起死回生的神药,而在一家药店,工作人员还推荐按节气作为预防用药来服用。
北京某药店销售员:这个每个季度吃一颗,春夏秋冬,一共四个节气各吃一颗。这个基本上,38岁、40岁以上的人群,三高人群都会买这个,都可作为预防吃。
专家表示,安宫牛黄丸确实是一种用于开窍醒神,清热解毒的急救用药,用于中风昏迷及脑炎、脑膜炎、脑出血、败血症等症状,但并不建议按节气作为保健用药来服用。此外在中风急救时,还有一些用药误区需患者加以注意。
医院药学部中药房主任药师林晓兰:安宫牛黄丸适合于热闭症的患者。牙关紧闭,两手攥拳,包括大便不通。对于热闭的患者,可能会表现为神昏、痰热、面红、目赤,包括高热。
如果脸色发青,怕冷,寒闭症的患者吃安宫牛黄丸是不适合的。另外对于脱症,虚症的患者,安宫牛黄丸也是不太适合的。
别把药品当藏品按照有关药品管理规定,所有药物包括中成药都有明确的有效期。安宫牛黄丸的说明书显示其有效期为60个月,这款过期药能够成为微商口中的“神药”,无疑得益于微商经营者“不遗余力”的炒作。
但凡药品一定有保质期,过期药品再贵也不能吃;其次,药品的核心价值是治病,药品不是藏品,别以收藏心态投资药品;再次,治病讲求对症下药,一切包治百病的“神药”都不可信,医院找专业医生,别信朋友圈的伪科普。
延伸阅读:盼温暖、求补偿、寻偏方——“保健品控”成瘾调查
来源:新华网
记者:帅才
给孩子服用过多维生素导致孩子中毒、老年人乱服保健品、自行配制草药治病被送医抢救……记者调查发现,由于各种原因,老年人、儿童成为乱服保健品伤身的高危人群,很多人由于迷恋各种保健品不能自拔,成为名副其实的“保健品控”。
专家建议,在整治市场乱象的同时,政府应联合医疗机构、权威专家、媒体加大科普力度,提升“保健品控”们的健康素养,引导他们科学服用保健品。
乱服保健品中毒,儿童和老年人成高危人群
前不久,医院急诊科,一位女童因服用了超量的维生素AD而接受洗胃治疗。她的母亲悔恨地说:“我跟孩子说维生素多吃一些无所谓,她每天像吃糖一样吃,最多的一次吃了30多粒。”
医院急诊综合一科主任罗海燕接诊过多例因乱服维生素危害身体的儿童,“我们通过洗胃和导泄才将孩子体内的维生素清出体外,很多家长认为给孩子吃多一点维生素有益身体,殊不知过度服用维生素AD会导致血钙升高,出现脑血肿、头痛等症状。”
一些家长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盲目给孩子服用保健品,导致孩子中毒的事频发。“一些婴儿腹泻几个月查不出原因,后来才知道是家长给孩子吃多了鱼肝油,导致孩子肠胃负担过重,发生迁延性腹泻。这些家长好心办坏事,健康素养太低了。”深圳医院儿科主任邓俊彪说。
相比于儿童而言,老年人乱服保健品的现象更为严峻。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中毒科主任赖燕接诊过多例因乱服保健品和各种“神药”而导致铅中毒的老年人。
“家住宁乡的胡女士、邓先生老两口患有冠心病,他们担心服用西药有副作用,就自行购买保健品吃,还自己批发中草药吃,家里堆满了从批发市场买来的草药,每天熬一锅当茶喝,后医院急救。我们发现这对夫妻购买的保健品和草药均含有大量铅化合物,长期服用将危及性命。”赖燕说。
很多老年人有病不就医,而是“自医”。“近年来,因乱服保健品导致铅中毒的患者激增,很多糖尿病患者长期服用声称能根治糖尿病的神奇胶囊,导致铅中毒出现呕吐、腹痛症状,被紧急送医接受驱铅、护肝治疗后才好转,我想提醒老年人,所有声称能根治糖尿病、高血压的保健品都是睁眼说瞎话!”赖燕说。
“保健品控”们各有各的“控”
湖南省老年医学与健康科学传播团队首席专家、医院老年医学科刘幼硕教授说,近年来,沉迷于各类奇葩养生方式和购买保健品的人群不断扩大,“保健品控”们常有以下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