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热,叫宝宝遭罪妈妈糟心

当妈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每天累成狗!!!

要说最累的,

还属照顾一个生病发烧的宝宝!

麻麻们照顾起发烧的宝宝,

每每彻夜难眠......

这心情更是如体温计上的温度

忽上忽下。

发热,也称发烧,正常人体温一般腋下温度为36-37℃左右,当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时,体温超出正常范围,称为发热。发热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是疾病进展过程中的重要临床表现,可见于多种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

入冬之后,不注意温度改变带来的变化,尤其北方地区家中有暖气,人们所处环境冷暖交替,稍不注意,很容易发生发热等症状。若家中宝宝反复发热,妈妈们如何让自己处理起来更得心应手呢?首先,需对发热有个正确的认识。

发热分类

引起发热的原因很多,临床上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

1

感染性发热

病毒、细菌、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引起的发热,不论急性或亚急性,均为感染性发热,是临床最为常见的一种发热。

2

非感染性发热

非病原体感染引起的发热,如:物理性、化学性、机械性等原因造成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自主神经功能紊乱造成的体温升高均为非感染性发热。

发热分度

经常有大夫告诉妈妈,孩子发低热,不需要使用药物,注意观察温度变化,物理降温即可,那什么是低热呢?临床上按发热的高低可分为:

低热:37.3-38.0℃

中等度热:38.1-39.0℃

高热:39.1-41.0℃

超高热:41℃以上

热型

不同的病因所致发热的热型经常不同,临床常见热型如下:

1.稽留热

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者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

2.弛张热

又称败血症热型,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波动范围超过2℃,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

3.间歇热

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日期(间歇期)可持续1天至几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鉴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

4.波状热

体温逐渐上升达39℃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常见于布氏杆菌病。

5.回归热

体温急剧上升至39°C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可见于回归热、霍奇金(Hodgkin)病等。

6.不规则热

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可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等。

不同的发热性疾病各具有相应的热型,根据热型的不同有助于发热病因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但必须注意:①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及时控制了感染,或因解热药或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可使某些疾病的特征性热型变的不典型或呈不规则热型;②热型也与个体反应的强弱有关,如老年人休克型肺炎时可仅有低热或无发热,而不具备肺炎的典型热型。

发热如何处理

1

明确发热类型

大体明确发热类型,尤其是是否是感染性的。是否是低热、中低热。

2

休息

增加休息时间,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睡眠时间,以起到增强孩子抗病能力的作用。

3

观察体温

如果孩子的体温超过38.1℃,应立即进行物理降温(温水浴)或药物降温(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4

饮食

感冒的孩子往往食欲不佳,因此父母可把进食的时间安排在退热后体温接近正常的时候,给孩子吃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5

补充水分

尤其是高热的时候,更应多饮食以补充水分的损失。

6

衣着被褥要适宜

不要在孩子高热的时候穿得过多、盖得过多。因为,一方面不易散热、使体温升高;另一方面会使孩子出汗过多,造成水分流失。正确的做法是发热时衣着不宜过多,睡觉时应脱去一些衣服以免起床后着凉,盖的被子可比平常稍多点,但在出汗后应及时减少些。

素材来自:

济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管理办公室

这是我们高大上的三维码,

扫一扫,或者长按,

咱们就这么愉快地认识了!

应急办

赞赏

长按







































白癜风能治愈
北京治疗白癜风需要多少费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shipp.com/bzhw/33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