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分享猪葡萄球菌的治疗

临床症状

该病多见于哺乳期仔猪,是5~6周龄的仔猪常发的一种接触性皮肤疾病,通常在感染后4~6天发病;初生仔猪10日龄以后亦可发病。病初在眼睛周围、耳廓、面颊及鼻背部皮肤,以及肛门周围和下腹部等无被毛处皮肤出现红斑,继之成为3~4mm大小的微黄色水泡并迅速破裂,渗出清朗的浆液或黏液,常与皮屑、皮脂和污物混合,干燥后形成棕褐、黑褐色坚硬厚痂皮,并呈横纹龟裂,具有臭味,触之粘手如接触油脂样感觉,故俗称“猪油皮病”。强行剥除痂皮,露出红色多汁的创面,创面多附着带血的浆液或脓性分泌物。皮肤病变发展迅速,从发现一小片皮肤病变后,在24~48h内可蔓延至全身。触摸患猪皮肤温度增高,被毛粗乱,渗出物直接粘连,继而可出现M腔溃疡,蹄球部的角质脱落。发病猪食欲不振和脱水,严重者体重迅速减轻并会在24h死亡,大多数在发病10天后陆续死亡。耐过猪皮肤细胞逐渐修复,经30~40天后厚痂皮脱落。该病也可引起较大日龄仔猪、育成猪或母猪乳房发病,但病变较轻,多无全身症状,并可逐渐康复。

如果仔猪通过母源抗体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免疫,就会表现为慢性经过,患部表现为直径5~lOmm的病斑,与健康皮肤之间有明显边界,不扩散。面部皮肤的葡萄球菌感染可造成面部坏死,往往由于仔猪相互争食、攻击出现损伤而感染,特别是在NSL母猪奶水不足的情况下多见。

病死猪尸体消瘦,严重脱水,全身皮肤上覆盖着一层坚硬的黑棕色厚痂皮,厚痂皮有横向裂M直达皮肤。剥除痂皮时往往会连同猪毛一起拔出,露出带有浆液或脓性分泌物的暗红色创面。尸体眼睑水肿、睫毛常被渗出物粘着,皮下有不同程度的黄色胶样浸润,腹股沟等处浅表淋巴结常有水肿充血,内脏多无相关病变。发生继发感染时病变复杂化。

病理变化

除了在临床症状表现的皮肤病变外,在仔猪败血症中,看不到眼观病变。严重病例呈现脱水、消瘦、皮肤变厚有时水肿,浅表淋巴结肿胀水肿。胃正常,内很少有食物。头、耳、躯干与腿的皮肤及毛上积有渗出物。去除渗出物后,下面的皮肤呈红色。组织学检查可见角质层上积有蛋白质样物、角蛋白、炎性细胞及球菌。真皮的毛细血管扩张,有的表皮下层坏死。内脏的显著病变为输尿管及肾脏肿大,肾脏中的尿液呈黏液样,内含细胞物质及碎屑。由于上皮变性、水肿及炎性细胞浸润而使输尿管及肾盂扩张,肾功能丧失及毒素积聚与高死亡率直接相关。在慢性感染中,黏膜炎可能与葡萄球感染有关,但没有特殊的病变能使人确认葡萄球菌感染。在脐、淋巴结、肝、肺、肾、脾、关节和骨髓炎的骨头中可能出现脓肿,脓肿的骨头可发生病理性骨折,尤其在脊椎处。猪的腹腔、心包腔和子宫腔可能积脓,特别是那些脐部感染的青年猪。此外,还可能见到严重的局灶性渗出性皮炎,严重急性病例可见到淋巴结肿大和化脓。

预防

由于葡萄球菌广泛存在于养猪环境中,预防措施对于控制葡萄球菌的感染是十分重要的。应防止仔猪相互之间的争斗;手术、切齿、断尾、断脐带等按常规操作;修齐初生仔猪的牙齿;防止养猪环境中的不良因素引起发病,如要保证围栏表面不粗糙,消除带有尖锐的物品;防止划伤皮肤等;采用干燥、柔软的猪床等能降低葡萄球菌感染的发病率;经常打扫干净猪舍及环境,严格消毒;母猪进入产房前应先清洗、消毒,然后放进清洁、消毒过或熏蒸过的产仔栏。对母猪和仔猪的局部损伤应立即进行处治,有助于防止该病的进一步发展。

在葡萄球菌感染严重的猪场,可采用药物预防,用长效土霉素制剂给初生仔猪进行注射。在经常严重发病的猪场,也可采用猪群分离制备的葡萄球菌灭活疫苗对母猪进行免疫接种,分别于产前第4周及第2周对母猪进行注射,以便提高其初乳中抗体的含量。

治疗经验分享:

加强消毒,防止感染。

个体治疗:

肌注:上午:免疫佳、泰妙奇新组合分开注射

下午:圆环抗毒杀

1天1次连用3天

外用:使用5%聚维酮碘溶液原液涂抹或喷洒全身1天2次,连用3天。

按照以上治疗方案,经多家猪场使用基本上3天痊愈。

许小科

赞赏

长按







































台湾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白癜风康复标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shipp.com/bzhw/24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