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的免疫疗法,是我们在肿瘤免疫学研究的基础上,针对肿瘤的免疫逃逸这一现象,对免疫系统进行相应的调节,以遏制免疫逃逸,激活其抗肿瘤作用。癌症的免疫治疗包括早期的细胞因子治疗,以及目前正在发展的ICIs(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过继性细胞疗法以及癌症疫苗等。由于其独特的治疗机制,癌症的免疫疗法产生了不同于其他治疗的独特的副作用,这里将对这些副作用以及临床治疗作以总结。
肿瘤逃逸的形成
我们的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有着监控与清除的能力。
然而这种对肿瘤的免疫却是双面性的,即在抑制肿瘤生长的同时促进了肿瘤细胞的选择,使其向着抗免疫这一方向进化,最终,免疫系统在与肿瘤的长期抗争中失去了对肿瘤细胞的防御能力,任其在我们体内无节制的生长,科学家将这一过程称为“肿瘤的免疫编辑”。
肿瘤的免疫编辑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监视,平衡和逃逸。
肿瘤的免疫编辑过程
监视阶段,免疫系统可以完全识别并消灭发生癌变的细胞,癌细胞无法在人体增殖扩增。
平衡阶段,随着体内癌变细胞的不断产生,有一小部分发生了可以躲过免疫监控的突变。所以在大部分癌细胞仍被消灭的同时,小部分癌细胞存活了下来。
逃逸阶段,逃过免疫系统防御的小部分癌细胞开始在体内扩增与转移,而免疫系统对它们没有识别,杀伤的能力,肿瘤开始在我们体内生成。
我们可以把这个过程看成发生在我们体内的一个在自然选择过程,在免疫系统的筛选下,小部分有生存优势的突变体存活了下来,开始壮大扩增,即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肿瘤的免疫治疗
目前的研究已经发现了多种造成肿瘤免疫逃逸这一现象的机制,包括肿瘤表面特异抗原的改变和丢失,操纵与表达细胞因子以及免疫检查点配体蛋白上调等等。免疫治疗就是针对肿瘤逃逸反应的这些通路进行调节,来激活机体对肿瘤的免疫能力,这里简单介绍几种临床应用的免疫治疗方法。
早期的肿瘤免疫疗法主要为细胞因子治疗。细胞因子是由细胞分泌的具有生物活性的低分子量蛋白质,其中有一些具有抗癌活性而被用于癌症的治疗,主要包括白细胞介素(IL),干扰素(IFN)等。大剂量的白介素与干扰素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并产生下游效应,激活T细胞,NK细胞的杀伤能力。然而,这也会导致毛细血管的过度渗透而引起败血症样症状,严重则会导致多器官的衰竭。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包括主要包括CTLA-4,PD-1及其配体PD-L1的抑制剂。CTLA-4与PD-1是一类免疫反应的负调节蛋白,可以抑制机体的免疫以保护自身组织不被免疫系统杀伤。在癌症的免疫治疗中,我们通过使用它们的抑制剂来加强机体的免疫反应,但这也会产生相应的免疫副作用。
PD-1抑制剂作用过程
CAR-T疗法,即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是一种过继性的细胞治疗方法。通过将具有抗肿瘤能力的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再回输入肿瘤患者体内以起到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CAR-T疗法目前已被应用于血液肿瘤的治疗,实体瘤的治疗也正在临床研究阶段。CAR-T治疗最常见也是比较严重的副反应是细胞因子风暴,即T细胞活化并释放大量的细胞因子,使免疫反应过度导致的全身性炎症现象。
从上面可以看出,肿瘤免疫治疗独特机制使其产生的毒副作用与传统治疗大不相同,处理方式也有所差异,包括使用类固醇等进行免疫抑制治疗等。
由于篇幅较长,文章被分作了三部分,本篇是第一部分,在接下来的两篇中会对免疫疗法中出现的副作用做具体的介绍。
热文推荐
为什么要冻存我们的免疫细胞?
真相
运动真的能改善免疫衰老、预防癌症吗?
“天价抗癌药”为何耐药?PD-1竟让一大群免疫细胞失去功能
把抗癌药直接打进肿瘤内部!让免疫治疗完全缓解率高达90%!
什么是免疫疗法?癌症患者最关心的10个常见问题
能降糖,更能促进癌症免疫疗效!揭秘二甲双胍抗癌机制!
里程碑!国内首家非病毒载体CAR-T细胞治疗产品获许可进入临床!
执笔小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