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骨脂注射液副作用 https://m-mip.39.net/nk/mipso_4345636.html
01
正常体温及生理变异
传统观念所说的正常体温37℃是一个笼统的数值。一般成人清晨安静状态下的口腔(舌下)温度波动于一个狭小的范围(36.3℃~37.2℃),且不同个体的正常体温略有差异,少数人可低于36℃,也有的人可高于37℃。另外,老年人代谢率较低,其体温低于青年人。
体温可因内外因素的影响而稍有变动。其常见原因如下:
一、运动
剧烈运动、重体力运动、劳累、进食后由于机体产热增加,因而体温高于正常。这也正是运动、纳食后能御寒的道理。?
二、环境
长期在热环境下工作、盛夏、或衣着过多,机体散热减少,体温可高于正常。
三、妇女排卵期、妊娠期
成年女子在两次月经之间排卵,排卵后的体温较排卵前高0.3℃~0.5℃,直到月经前1~2天才恢复正常。许多妇女怀孕后,体温高于孕前。这些现象是由于体内孕激素水平升高所致。
四、手术
许多较大手术后1~2天,无创口感染,体温会升高,一般不超过38℃,这是机体对创伤的反应,可持续3~5天。
以上这些体温变化,是人体在内外环境变化下的正常反应,一般不需治疗。
02
热度高低辨病
当口温高于37.3℃或肛温高于37.6℃,一日间的变化超过1.2℃,即称之为发热。按照发热的高低,可区分为下列几种临床分度:
低热:37.4℃~38℃
中等度热:38.1℃~39℃
高热:39.1℃~41℃
超高热:41℃以上
病人高热不退,不怕冷,多见于里实热证。是正盛邪实,里热内蕴,蒸达于外之象。长期低热原因很多,常在午后和夜间低热,早晨热势减退是阴虚所致。病人常兼有五心烦热、口干咽燥、颧红、盗汗、体倦乏力、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症。气虚也可导致长期低热。气虚发热除表现发热日久不退和热度不高外,并伴有面色?白、食欲不佳、倦怠乏力、气短懒言。
03
体温上升期分型辨病
发热的临床表现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体温上升期、高热持续期、体温下降期。
体温上升期在临床上表现为疲乏、不适感、肌肉酸痛、皮肤苍白、干燥、无汗、畏寒或寒战等。体温上升有两种方式:
一、骤升型
体温在几个小时内达39℃~40℃或以上,常伴有寒战,见于大叶性肺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
二、缓升型
体温于数日内缓慢上升达高峰,见于伤寒、结核病等。伤寒以阶梯状上升的高热为症状。
04
高热持续期分型辨病
在高热持续期体温已达高峰,临床表现为皮肤潮红而灼热、呼吸加快、可伴出汗。按高热持续时间,此期可分为:
一、稽留热
体温持续于39℃~40℃左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波动范围不超过1℃。见于大叶性肺炎、伤寒、斑疹伤寒的发热极期。
二、驰张热
体温在39℃以上,但波动幅度较大,24小时内体温差达2℃以上。体温最低时一般仍高于正常水平。可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化脓性疾患。
三、间歇热
高热期和无热期交替出现,体温波动幅度达数度。无热期持续一天乃至数天。反复发作。可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
四、回归热
体温急骤升至39℃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降至正常水平,高热与无热各持续几天,见于回归热、何杰金病、周期热。
五、不规则热
发热无一定规律,可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等。
注意,以上体温变化,均指未用抗生素和解热剂情况下的体温变化。目前,由于抗生素的普遍应用和解热剂的应用,使一些疾病的热型变为不典型。此外,热型和个体反应性强弱亦有关,如老年人休克型肺炎,发热可不高或无发热,而致不具有肺炎的典型热型。
05
体温下降期分型辨病
由于机体防御功能和适当的治疗,疾病得到控制,体温恢复正常。体温下降方式有
一、骤降
体温于数小时内迅速下降至正常,有时可低于正常,伴有大汗,见于疟疾、大叶性肺炎、急性肾盂肾炎、回归热。
二、渐降
体温于数天内逐渐降至正常,如伤寒、风湿热。
06
发热伴随症状辨病
一、发热伴寒战
常见于大叶性肺炎、败血症、急性胆囊炎、急性肾盂肾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钩端螺旋体病、疟疾、急性溶血性疾病。
二、发热伴眼睛充血
常见于麻疹、流行性出血热、斑疹伤寒等,类似兔眼表现。
三、发热伴出血
常见于重症感染和血液病。前者如重症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登革热、病毒性肝炎、斑疹伤寒、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钩端螺旋体病。后者如急性白血病、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恶性组织细胞病。
四、发热伴淋巴结肿大、并伴触痛
可能为局部感染所致。如全身淋巴结肿大,提示可能有淋巴结结核、白血病、淋巴瘤、转移癌等。
五、发热伴关节肿痛
可见于败血症、猩红热、布鲁菌病、结核病、风湿热、结缔组织病、痛风等。
六、发热伴有皮疹
常见于出疹性的传染病。如麻疹、猩红热等。
七、发热伴咳嗽、咯痰、胸痛
常见于呼吸系统疾病。
八、发热伴有腹痛、腹泻、恶心、呕吐
常见于消化系统疾患。
九、发热伴尿频、尿急、尿痛、腰疼
常见于泌尿系感染。
07
结语
如上所述,发热的原因很多,有生理性的,也有病理性的,患者切不可误认为发热都是由于感染引起而滥用抗生素、退热药。尤其在出现以下情况时,医院就诊:
高热持续不退;
长期低热;
发热伴异常消瘦;
高热突然下降到正常体温以下;
发热伴剧烈头痛;
发热伴面色发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