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课堂新生儿*疸6大类型

白癜风 https://m-mip.39.net/czk/mipso_8604561.html

粉哥导读:许多新生儿一出生就要面临新生儿*疸的考验。有些新生儿会患上生理性*疸,这种*疸不需要治疗,是正常生理现象。但有的新生儿会患上病理性*疸,会影响宝宝身体健康和发育情况。

1、生理性*疸

新生儿生理性*疸是新生儿时期所特有的一种现象。生理性*疸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会自然消退,不需要治疗,妈妈不必过分担心。生理性*疸形成的原因是:由于胎儿在宫内低氧环境下,血液中的红细胞生成过多,且这类红细胞多不成熟,易被破坏,胎儿出生后,造成胆红素生成过多,约为成人的两倍;另一方面,新生儿肝脏功能不成熟,使胆红素代谢受限制等原因,造成新生儿在一段时间出现*疸现象。

足月儿的生理性*疸是在出生后第2-3天开始,这时宝宝的皮肤会呈浅*色,眼白部分会呈现蓝色带有微*,尿稍*;到出生后第4-5天全身*到进阶程度。这种*疸会在宝宝第10-14天消退,检查后会发现肝功能正常、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增加。早产儿的生理性*疸会出现得较早、较高,也持续较久,可延迟致3周-4周消退。虽有*疸,但宝宝没有什么不适,一般情况好。生理性*疸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不需治疗。患有生理性*疸的足月儿血清胆红质多12mg%,早产儿可15mg%。如每日增加5mg%,或出生不久即有*疸及*疸较重者,应视为异常,宜进一步查明原因。

2、母乳性*疸

母乳性*疸是新生儿进食母乳后出现的*疸症状,属于特殊类型的病理性*疸。其*疸特点是:在生理性*疸高峰(即宝宝出生5天后)后*疸没有消退迹象反而加重;如继续哺乳,*疸在高水平状态下继续一段时间后才缓慢下降,如停止哺乳48小时,*疸明显下降,若再次哺乳,*疸又上升。由于母乳中含有孕二醇激素,它可以抑制新生儿肝脏中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力,致使血液中的胆红素不能及时进行代谢和排泄,于是血液中的胆红素浓度增加,出现新生儿皮肤和巩膜的*染。

一般新生儿*疸2-3周便会消退,但吃母乳的宝宝*疸症状会持续1-2个月。约有10-15%以喝母乳为主的宝宝,会有母乳性*疸。可以放心的是,母乳性*疸对宝宝的发育和成长不会有任何影响,可以按照以前一样,继续给宝宝喂养母乳。

停止母乳喂养可以减轻母乳性*疸症状。停喂母乳后*疸大约在2-4天内减弱,6-10天内全部消失。停母乳时可用牛奶暂时替代,待*疸好转后可以继续用母乳喂养。

3、溶血性*疸

溶血性*疸最常见原因是ABO溶血或RH血型不合,它是因为母亲与胎儿的血型不合引起的,以母亲血型为O、胎儿血型为A或B最多见,且造成的*疸较重。其他如母亲血型为A、胎儿血型为B或AB,母亲血型为B、胎儿血型为A或AB较少见,且造成的*疸较轻。据报道,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的发病率为11。9%。新生儿溶血性*疸的特点是生后24小时内出现*疸,且逐渐加重,常伴贫血,水肿及肝脾肿大等症状。对于溶血性*疸,早期可进行换血疗法,如果是ABO血型引起的轻微症状,只要采用光照疗法即可。

4、感染性*疸

新生儿免疫功能低下、产妇产道特殊细菌、胎膜早破、产程延长、分娩不洁等均可以引起新生儿感染,继而出现新生儿感染性*疸。感染性*疸是由于病*感染或细菌感染等原因,使得肝细胞功能受损害而发生的*疸。病*感染多为宫内感染,以巨细胞病*和乙型肝炎病*感染最常见,其他感染有风疹病*、EB病*、弓形体等较为少见。细菌感染以败血症*疸最多见。*疸的特点是生理性*疸后持续不退或生理性*疸消退后又出现持续性*疸。

5、阻塞性*疸

阻塞性*疸多由先天性胆道畸形引起的,以先天性胆道闭锁较为常见,其*疸特点是生后1-2周或3-4周又出现*疸,逐渐加深,同时大便颜色逐渐变为浅*色,甚至呈白陶土色,这种*疸一般B超检查即可确诊。新生儿阻塞性*疸可采用 药物,能有效消退*疸症状。

6、药物性*疸

药物性*疸由维生素K3、K4、新生霉素等药物引起者。遗传性疾病如红细胞6- 葡萄糖脱氢酶(G6PD)缺陷、红细胞 酸激酶缺陷病、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半乳糖血症、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囊性纤维病等也可引起*疸。对于药物性*疸的宝宝,医院检查结果和医生意见进行治疗。

本文来源:《腾讯育儿》

申明: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shipp.com/bzaj/86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