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练I真题练习

治疗白癜风最好偏方 http://m.39.net/pf/a_4784128.html

1.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标准是指婴儿出生后1小时内的体重低于

A.gB.g

C.gD.gE.g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C

①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标准是指婴儿出生后1小时内的体重(BW)低于g(C)。②BW<g称为超低出生体重儿。BW<g称为低出生体重儿。

2.—新生儿,出生时身体红,四肢青紫,呼吸24次/分,不规则,心率90次/分,四肢能活动,弹足底有皱眉反应。最可能的诊断是

A.新生儿轻度缺氧缺血性脑病

B.新生儿中度缺氧缺血性脑病

C.新生儿重度窒息

D.新生儿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

E.新生儿轻度窒息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E

①Apgar评分8~10分为正常,4~7分为轻度窒息,0~3分为重度窒息。按Apgar评分标准,本例皮肤颜色(身体红,四肢青紫=1分)心率(<次/分=1分)、对刺激的反应(弹足底有皱眉反应=1分)、肌张力(四肢能活动=2分)呼吸(24次/分=1分),Apgar总评分=6分,为轻度窒息(E)。②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也分为轻、中、重度,但分度指标为意识、肌张力、原始反射、惊厥、中枢性呼吸衰竭、瞳孔改变脑电图等,与本例所述指标不一致,不能凭题干所给指标判断有无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故不答ABD。

3.女婴,出生30小时。出现嗜睡伴肌张力低下,初步诊断为缺氧缺血性脑病。为了解患儿丘脑、基底节有无病灶,应首选的检查是

A.头颅CTB.脑电图

C.颅脑透照试验D.B超E.头颅MRI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E

①头颅MRI对判断缺氧缺血性脑病(HE)脑损伤具有重要价值,尤其对伤后1~2天的脑组织缺血诊断更敏感。②CT扫描最佳检查时间为生后4-7天,对HE具有辅助诊断价值。③脑电图可客观地反映HE脑损害的严重程度、判断预后,为首选检查项目,但应在生后1周内进行检查。④颅脑透照试验主要用于脑积水的筛查。⑤B超可在伤后72小时内进行动态监测但敏感性不高。可见,HE病后1~2天首选MR,72小时内选用B超,4~7天内选用CT,1周内选用脑电图。若不考虑HE病程,诊断HE首选脑电图检查。本例为出生后30小时,应首选MRI检查(E)。

4.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时发生惊厥,首选的药物是

A.甘露醇B.地塞米松

C.苯巴比妥D.苯妥英钠E.呋塞米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C

①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发生惊厥时,首选苯巴比妥控制惊厥(C)。因为苯巴比妥不仅可镇静止痉,还可降低脑代谢率,改善脑血流,减轻脑水肿,清除氧自由基。②若苯巴比妥无效,或患儿肝功能不良,可改用苯妥英钠。③甘露醇、呋塞米都是治疗脑水肿的药物,而不能控制惊厥。现在不主张使用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治疗本病。

5.导致新生儿胆红素生成过多的疾病是

A.新生儿败血症B.胆汁黏稠综合征

C.先天性胆道闭锁D.新生儿窒息

E.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A

①新生儿败血症可引起溶血,使胆红素生成过多,导致黄胆(A)。②胆汁黏稠综合征、先天性胆道闭锁均可导致胆汁排泄障碍引起黄疸。新生儿窒息使肝细胞葡糖醛酸转移酶活性降低,结合胆红素生成减少,致胆红素代谢障碍产生黄疸。先天性甲减可致胆红素代谢障碍引起黄疸。

6.最可能的诊断是

A.新生儿败血症B.新生儿肝炎综合征

C.新生儿母乳性黄疸D.Rh血型不合溶血病

E.ABO血型不合溶血病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E

母亲血型为O型,父亲血型为AB型,则婴儿血型应为A型或B型。ABO溶血病常发生于母亲为O型血面胎儿为A型或B型血的情况下,临床症状一般较轻,除黄疸外无其他明显异常,黄胆多于出生后2~3天出现。Rh溶血病常见于h阴性的母亲在第二胎时所怀Rh阳性的胎儿,临床症状一般较重,可有黄疸、贫血、肝脾肿大,黄疽多在出生24小时内出现。本例母亲血型为Rh阳性,不可能发生Rh溶血病,故应诊断为ABO血型不合溶血病(E)。新生儿败血症常表现为“五不一低下”(不吃、不哭、不动、体重不增、体温不升、反应低下)。新生儿肝炎综合征是指1岁以内小儿由不同病因引起的,表现为黄疸、肝功能损害、肝脾肿大的一组症状。母乳性黄胆是指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在出生3个月内仍有黄疸。

7.为明确诊断,最有效的检查是

A.血培养B.肝功能

C.血涂片查红细胞形态D.血型

E.改良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C

改良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Coms试验)为新生儿溶血病的确诊试验(E)。血型检查常用于溶血病的筛查,并不能确诊溶血病,故不答D。血培养常用于诊断新生儿败血症。肝功能测定常要用于诊断病理性黄胆。血涂片红细胞形态检查常用于诊断缺铁性贫血。

8.首先应采取的治疗措施是

A.使用抗生素B.光疗

C.口服苯巴比妥D.输注白蛋白E.换血疗法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B

光照治疗的指征为血清总胆红素>μmol/L,本例血清总胆红素umoL,应首选光疗(B)。ABO溶血病无细菌感染,无血浆白蛋白降低,因此无需使用抗生素和白蛋白。口服苯巴比妥为病理性黄疽的辅助治疗。换血疗法适合于血清总胆红素>μmol/L的重症患者。

(9~10题共用题干)男婴,4天。体温不升伴拒奶2天。足月儿,羊膜早破。查体:T35℃,皮肤巩膜黄染,面色发绀。肺(-),心(-),肝肋下3cm,脾肋下1cm。实验室检查:血型O型,血WBC16.0×/L,CRP20mg/L,总胆红素μmol/L。

9.最可能的诊断是新生儿

A.败血症B.颅内出血

C.低血糖D.肺炎E.溶血病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A

①羊膜早破可造成新生儿感染,引起新生儿败血症。败血症常表现为反应差,体温不升,少吃,肝脾肿大,生理性黄疸逐渐加重,面色苍灰。新生儿白细胞正常值(15~20)×/,C反应蛋白(CRP)<8mgL,本例CRP升高,提示细菌感染。根据题干,本例应诊断为新生儿败血症(A)。②颜内出血常表现为神志改变,前囟隆起,抽搐凝视瞳孔不等大。新生儿低血糖常表现为面色苍白,神志不清,脉搏缓慢,呼吸暂停,体温不升。患婴肺部未闻及湿性啰音,故不答D。患婴出生后第4天,血清总胆红素<μmol/L,应考虑生理性黄疸,而不是病理性黄胆,故不答E,因为新生儿溶血病常于出生后1~2天出现病理性黄胆。

10.最可能的病原菌是

A.肠球菌B.链球菌

C.葡萄球菌D.大肠埃希菌E.铜绿假单胞菌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D

该患儿母亲有羊膜早破,考虑有生殖道感染导致的早发型,病原体以大肠杆菌为主。故选D

11.21-三体综合征染色体核型分析最多见的是

A.47,XX(XY),+21

B.46,XX(XY)

C.46,XX(XY),-14,+t(14q21q)

D.46,XX(XY),-21,+t(21q21q)

E.46,XX(XY)/47,XX(XY),+21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A

①21-三体综合征也称唐氏综合征,根据染色体核型分析分为三型,即标准型(约占95%)、易位型(约占2.5%~5%)和嵌合体型(约占2%一4%)。正常人有23对染色体,即22对常染色体(由大至小分为A-C组)+1对性染色体(女性为XX,男性为XY)。②21-三体综合征标准型是由于亲代(多数为母亲)的生殖细胞在减数分裂时第21号染色体不分离所致,使患儿体细胞多一条额外的21号染色体,其核型特征为47,XX,+21,或47,XY,+21,故答A。

12.新生儿散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最早出现的症状是

A.腹泻B.贫血

C.发热D.心率正常

E.生理性黄疸消退延迟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E

①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由于缺乏甲状腺激素,肠蠕动减弱,故胎粪排出延迟、生后腹胀、便秘,而不是腹泻。甲状腺激素缺乏可导致基础代谢率降低,心率缓慢、体温低、四肢冷(DE错)。②新生儿甲减早期可有生理性黄疸消退延迟、嗜睡、少哭、吸吮力差(C)。贫血为甲减的晚期表现。

(13~14题共用选项)

A.尿氨基酸分析B.尿有机酸分析

C.血氨基酸分析D.尿三氯化铁试验

E.Guthrie细菌生长抑制试验

13.新生儿期苯丙酮尿症的筛查,宜选用

14.儿童期苯丙酮尿症的筛查宜选用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13.E14.D

13.①苯丙酮尿症患儿由于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苯丙氨酸不能正常转变为酪氨酸,造成体内苯丙氨酸蓄积,导致通过代谢旁路产生的苯丙酮酸及其代谢产物从尿中大量排出。新生儿筛查苯丙酮尿症(PKU)多采用细菌抑制法(Guthrie法)以测定血中苯丙氨酸浓度。新生儿哺乳后3天,针刺足跟采集外周血,滴于采血滤纸上,放在含有抑制剂的变异型枯草杆菌培养基上进行培养,根据细菌生长带的大小,可以估计血中苯丙氨酸含量。若血中苯丙氨酸浓度>0.24mmol/L即为筛查试验阳性(E)。14.尿三氯化铁试验适用于较大儿童PKU的筛查,如果尿中苯丙酮酸增多,则呈现绿色反应,称为阳性(D)。新生儿由于苯丙氨酸代谢旁路尚未健全,患儿尿液测定应为明性,故本试验不适于新生儿PKU的筛查。③尿氨基酸分析不能用于诊断PKU。尿有机酸分析常用于PKU的生化诊断。血清苯丙氨酸测定常用于PKU的确诊,而不是筛查。

15.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分类为

A.原发性、继发性、散发性B.散发性、地方性

C.碘缺乏性、非碘缺乏性D.遗传性、非遗传性

E.碘缺乏性、非碘缺乏性、混合性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B

①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按病变部位分为原发性甲减和继发性甲减。原发性甲减按发病机制和起病年龄,又分为先天性甲减和获得性甲减。②先天性甲减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所造成的一种疾病,根据病因不同又细分为散发性和地方性(B)。散发性甲减系先天性甲状腺发育不良、异位或甲状腺激素合成途径中酶缺陷所造成。地方性甲减是由于水、土、食物中缺碘所致。

(16~17题共用题干)7个月患儿,发热3天,体温39~40℃。流涕,轻咳。查体:一般情况好,除咽部充血外,未见其他异常,一直服用中药治疗。今日热退,因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而就诊。

16.最可能的诊断是

A.风疹B.水痘

C.麻疹D.猩红热E.幼儿急疹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E

突发高热3~5天,热退疹出为幼儿急疹的特点,故本例应诊断为幼儿急疹(E)。

17.本病的病原体为

A.麻疹病毒B.腺病毒

C.人疱疹病毒6型D.柯萨奇病毒E.水痘病毒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C

幼儿急疹的病原体是人类疱疹病毒6型(C)。麻疹病毒为麻疹的病原体。腺病毒为咽结合膜热的病原体。柯萨奇A组病毒为疱疹性咽峡炎的病原体。水痘病毒为水痘的病原体。

18.男孩,2岁。高热4天,发现面部、躯干红色皮疹。出疹后第3天突发惊厥1次,伴呕吐3次。查体:T38.5℃,嗜睡,全身皮肤可见红色斑丘疹,疹间皮肤正常,心音有力,肺部无啰音,脑膜刺激征(+)。最可能的诊断是

A.麻疹并发热性惊厥B.麻疹脑炎

C.化脓性脑膜炎D.风疹脑炎

E.风疹并发热性惊厥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B

①2岁男孩,发热4天出疹,全身皮肤可见红色斑丘疹,疹间皮肤正常,应考虑麻疹。麻疹脑炎为麻疹的少见并发症,大多发生在出疹后2~6天,临床表现为嗜睡、烦躁、共济失调、呕吐、惊厥、昏迷、脑膜刺激征等。本例出疹后第3天出现惊厥呕吐,嗜睡,脑膜刺激征,应诊断为麻疹脑炎(B)。②发热性惊厥可自行缓解,恢复后一切如常,故不答AE。化脓性脑膜炎常为化脓性细菌感染所致,而本例为麻疹病毒感染,故不答C。风疹一般于发热第1~2天出疹,伴有耳后、颈部淋巴结肿大,且风疹并发脑炎者少见,故不答D。

19.猩红热的病原菌是

A.草绿色链球菌B.金黄色葡萄球菌

C.B组α溶血性链球菌D.A组β溶血性链球菌

E.B组β溶血性链球菌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D

猩红热是A组乙型(β)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出疹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发热、咽炎、草莓舌、全身皮疹、疹退后脱皮。

20.男,5岁。高热1天,第2天出疹,全身皮肤弥漫性充血发红,可见密集均匀的红色细小丘疹,面部潮红,唇周苍白,咽扁桃体充血水肿,舌乳头红肿突起。最可能的诊断是

A.风疹B.麻疹

C.幼儿急疹D.猩红热E.水痘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D

①猩红热常表现为发热1~2天出疹,全身皮肤弥漫性充血发红,皮疹为密集而均匀的红色细小丘疹,呈鸡皮样,触之砂纸感,舌乳头红肿突起,称为草莓舌。根据题干,本例应诊断为猩红热(D)。②风疹、水痘常为发热1~2天出疹,无草莓舌。麻疹常于发热3~4天出疹。幼儿急疹常为热退疹出。

21.女孩,5岁。发热,体温38℃,发热1天后出疹,从面部开始,24小时皮疹遍布全身,72小时皮疹消退,枕后、耳后淋巴结肿大。最可能的诊断是

A.手足口病B.幼儿急疹

C.风疹D.猩红热E.麻疹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C

①风疹常于发热1~2天出疹,1天内出齐。出疹常从面部开始→颈部→躯干→四肢,但手掌、足底常无皮疹。患儿多有枕后、耳后淋巴结肿大,皮疹多于3天内迅速消退,疹退后不留色索沉着。根据题干,本例应诊断为风疹(C)。②手足口病常表现为手足口臀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皮疹具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特点。幼儿急疹常表现为热退出疹。猩红热多于发热1~2天出疹,常从颈、腋下、腹股沟等处开始,24小时遍及全身。麻疹常于发热3~4天出疹。

22.下列关于PPD试验的说法,最准确的是

A.粟粒性肺结核PPD试验有时可呈阴性

B.PPD试验阳性可肯定有结核病

C.初次感染结核菌后2周,PPD试验呈阳性

D.卡介苗接种成功,PPD试验呈强阳性

E.凡是PPD试验阴性可除外结核病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A

①粟粒性肺结核属于重症肺结核,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可导致结核菌素试验(PPD试验)呈假阴性反应(A对)。②PPD试验阳性仅提示机体曾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并不表示一定有结核病。③小儿感染结核分枝杆菌4-8周后PPD试验才会呈阳性,因此初次感染结核菌后2周,PPD试验应为阴性。④卡介苗接种成功,PPD试验呈阳性。强阳性表示体内有活动性结核病。⑤PPD试验阴性可见于重症结核病、麻疹、水痘等,并不能除外结核病。

23.小儿原发型肺结核出现类似百日咳样痉挛性咳嗽,是由于胸内淋巴结高度肿大,压迫

A.气管B.气管分叉处

C.支气管D.细支气管E.喉返神经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B

原发型肺结核常表现原发灶+淋巴管炎+肺门淋巴结结核,肿大的肺门淋巴结压迫气管分叉处可出现类似百日咳样痉挛性咳嗽(B对),压迫支气管可引起喘鸣,压迫喉返神经可致声嘶。

24.男,4岁,因反复低热、咳嗽和盗汗15天就诊。查体:T37.5℃,右眼球结膜充血,内眦部有一疱疹,咽部充血,右颈部可触及黄豆大小淋巴结,无明显压痛。心、肺无异常,肝肋下1.5cm。外周血WBC5.6×/L,L0.70。若胸部X片示肺门有直径3cm的圆形致密阴影,其肺部病灶的病理改变应为

A.渗出、水肿、坏死B.充血、水肿、渗出

C.渗出、增殖、坏死D.充血、水肿、坏死

E.充血、水肿、增殖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C

原发型肺结核常表现为原发综合征,即原发灶+淋巴管炎+肺门淋巴结结核。肺门淋巴结结核的病理改变为渗出、增殖、干酪样坏死(C)。

25.男孩,10岁。反复低热伴头痛3月余,头痛加剧伴视力障碍1周。眼科检查发现视神经乳头水肿。脑脊液沉渣涂片墨汁染色见厚荚膜发亮圆形菌体。最可能的诊断是

A.结核性脑膜炎B.病毒性脑炎

C.隐球菌性脑膜炎D.化脓性脑膜炎

E.中毒性脑病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C

①脑脊液沉渣涂片墨汁染色见厚荚膜发亮圆形菌体,为隐球菌的特征性表现,故答C。②ABDE墨汁染色均不会找到隐球菌。

(26~28题共用题干)女孩,5岁。精神欠佳半个月,发热、头疼、呕吐10天。半个月前开始出现精神不佳,10天来每天发热,最高体温38.1℃,进食减少,伴头痛,呕吐。2个月前患“麻疹”。查体:精神差,消瘦,右眼外展受限,颈抵抗(+),Kernig征(+),Bmdzinski征(+)。PPD试验(-)。

26.最可能的诊断是

A.结核性脑膜炎B.化脓性脑膜炎

C.流行性脑脊髓膜炎D.隐球菌性脑膜炎

E.病毒性脑炎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A

结核性脑膜炎多亚急性起病,常表现为低热,性格改变,颅内压增高(头痛、呕吐),颈项强直脑膜刺激征阳性。右眼球外展受限为展神经受累的表现。麻疹患者因免疫反应受到暂时抑制,可导致体内原有潜伏的结核病灶重趋活跃,甚至发展为结核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患儿PPD试验常为阴性。根据题干,本例应诊断为结核性脑膜炎(A)。化脓性脑膜炎好发于2岁以下幼儿,起病急,进展快,常表现为高热,惊厥,意识障碍,颅内压增高,脑膜刺激征。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好发于2岁以下儿童,起病急,中毒症状严重,常有皮肤瘀点。隐球菌性脑膜炎病程进展缓慢,以颅内高压为主要表现。病毒性脑膜炎全身中毒症状较轻,病程自限,一般不超过2周

27.为明确诊断首选的检查是

A.脑电图B.血沉

C.头颇CTD.脑脊液检查E.胸部X线片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D

为明确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应首选脑脊液检查(D)。ABCE均不能确诊本病。

28.提示该疾病进入晚期的表现是

A.颅神经受损B.昏迷

C.惊厥D.腹壁反射消失E.肢体偏瘫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B

昏迷是结核性脑膜炎的晚期表现(B)。颅神经受损、惊厥、腹壁反射消失为中期表现。肢体偏瘫为早期表现。请注意:惊厥为中期表现,频繁惊厥为晚期表现。

医师考试的时间安排

是这样的

↓↓

实践技能年06月10—06月23

笔试一试年08月20—08月21

笔试二试年11月13—11月14

21年医师课程已开课,昭昭团队老师,带您系统复习,高效备考。想要用最少的时间快速提分、通关?那就加入我们吧!助你高效、省时、省力通关

58

年医考倒计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shipp.com/bzaj/86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