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接诊的早产儿增多,原

37周之前的分娩

都被称为早产儿

这样的孩子极易出现各种并发症

出生后都需要收治于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

要待2-3个月

等到体重达2公斤

才能出院

广西妇幼保健院的医生说,这两年,医院救治的25周、26周的早产儿多了起来,高龄产妇增加、试管婴儿增多等都是主要成因。

今年以来,广西妇幼保健院一共救治了位早产宝宝,胎龄最小的只有26+3周,体重最轻的仅g。该院新生儿科副主任医师闭宏娟介绍,高龄妈妈的增多,是导致早产宝宝增多的原因之一,而且多以25-26孕周出生的早产儿为主。好消息是,现在随着医学技术的长足发展,这类25-26孕周出生的“超级早产儿”宝宝是能够抢救成活的。另外,试管婴儿的增多、病毒感染、妊娠综合症等也都是早产儿不断增多的主要因素。

如果宝宝早产

父母该如何喂养

由于早产儿各器官发育尚不够健全,出生孕周越小,体重越轻,其预后就越差,常常会发生呼吸窘迫、肺部发育不全、神经系统异常、发育迟缓、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败血症等重症疾病,因此,早产儿出生后要特别留意观察,精心照顾。

对于早产宝宝来说,当他们的吸吮、吞咽和呼吸三者之间发育协调,就可以自己吃奶了。喂哺早产儿以母乳最为相宜,应尽量鼓励早产妈妈维持母乳喂养。但由于宝宝的胃容量小,每次喂奶的量也许不像足月宝宝那样多,而且他们吃奶很容易累,常吃吃停停,休息一会儿再吃,这是很正常的现象。有的宝宝脾气急,吃奶很快,常会憋得喘不过气来。这时要让宝宝休息一会儿,喘几口气后再接着喂。每天最好喂足够的奶量,保证宝宝每天体重增加15-40克。

在喂养时,首先是注意保温,由于早产儿体质较差,体温调节能力不足,室温应保持在24℃-26℃,湿度在55%-65%之间。其次要给早产儿补充充足的微量元素,如维生素、钙、镁、锌、铜、铁等。早产儿喂养要注意预防感染,家里要保证清洁,做好消毒。每次给早产儿喂食前都应严格保证奶瓶、奶嘴的无菌,保证“一婴一用一消毒”。

通过早期营养强化及管理,定期评估生长发育,接受专业医护的指导,以及必要的早期训练及康复治疗,可以更好地促进早产宝宝健康成长。

做好这3点

预防早产发生

最多见的是感染问题导致宝宝早产,所以我们重在预防。对于高龄产妇而言,最主要的预防措施就是要充分休息,要做好孕前的一系列检查,补充合理的营养,做好产前咨询。

1

定期产前检查,积极治疗泌尿道、生殖道感染,孕晚期节制性生活,以免胎膜早破。

2

积极治疗妊娠合并症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预防胎膜早破及感染。

3

宫颈内口松弛者,应于妊娠14-18周进行宫颈内口环扎术。

早产儿姿势性斜头

需尽快矫正

在医院的早产儿随访门诊统计中,高达50%以上的早产儿都有姿势性斜头,而这些头颅畸形矫正的时间最好是前三个月,所以建议有早产儿的家庭,医院进行专业的检测和评估,若错过了最佳时机,孩子的头型就固定了,很难矫正过来。

如果婴儿长期保持一个姿势睡觉,头部与床相接触的部位长期受压,会使这部分的颅骨生长受限,而其他没受压的颅骨生长迅速,例如额部、另一侧的枕部就会隆起来,从而呈现出像阳阳一样的斜头外观。头颅畸形除了影响外观外,还可能导致斜颈、两面颜面不对称、颞下颌关节不对称、斜视、脊柱侧弯等一系列后遗症。

专家建议,要定医院进行检测、评估,以免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影响孩子一生。

早产

成我国新生儿死亡首因

17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妇幼司、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机构在北京共同举办“年世界早产儿宣传活动”,呼吁关心关爱早产儿群体,让每个“小天使”有爱有未来。

中国每年约万新生儿出生,其中约万是早产儿,居全球第二位。早产儿已成为我国新生儿死亡首因,也是婴儿死亡首因。

如何呵护提前降生的“小天使”们?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母乳喂养是降低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死亡率的重要手段之一,并能减少早产儿近期和远期的多种并发症;如果所有妇女能在产后1小时内母乳哺喂新生儿,每年可拯救万新生儿的生命。干预妥当,全世界四分之三的早产儿死亡都可以避免。

此外,让早产儿俯卧于家长胸前、皮肤充分接触的“袋鼠妈妈式护理法”等相关保健适宜技术,可以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提升早产儿生命质量。国家卫生计生委将继续实施新生儿复苏、早产儿干预研究等多个项目,大力推广早产儿护理适宜技术,制定《早产儿保健工作规范》,提高早产儿保健管理水平,有效预防和减少早产儿死亡和残疾,进一步提高其生存质量。

来源:当代生活报、新华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shipp.com/bzaj/77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