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你怕了吗?这场病让欧洲花年才复兴从古至今,人类遭遇了无数的瘟疫,其中有些瘟疫特别严重,对人类后代的影响特别大。在人类历史所经历的无数传染病当中,最严重的一次还数14世纪中叶爆发的黑死病。我们通常认为黑死病是欧洲人的梦魇,但是黑死病虽在欧洲造成重大损失,事实上,它也对传统意义上的亚、欧、非旧世界大部分地区产生了巨大影响。14世纪中期,一种被称为“黑死病”的鼠疫开始在西亚和欧洲大陆上扩散蔓延。这场瘟疫给欧洲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在以后近年的时间里,黑死病就像梦魇一样,时时折磨着那些劫后余生的欧洲人。据说该病是从中国商贸路线上传播到中东地区的,后被中东地区的商业船队带至欧洲。黑死病最早发源于中亚,经丝绸之路于年传播到克里米亚半岛。据不完全统计仅在年—年的三年之内,光欧洲就有近3千万人因黑死病而失去生命。3年里,黑死病蹂躏整个欧洲大陆,再传播到俄罗斯,导致俄罗斯近三分之一至一半的人口死亡。如果再算上以后年的数次鼠疫暴发,欧洲有近一半人因黑死病丧生,全球有近3亿人失去生命。年德国编年史学家吕贝克记载死亡了人,最高一天的死亡数字高达0人!要知道历时六年之久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也只损失了欧洲百分五的人口。两次世界大战损失人口的总和也抵不上这场灾难的一半,甚至就连历史上最著名的英、法百年战争也因黑死病暴发而使交战双方握手言和。这也难怪欧洲人会谈“黑”色变了,从此黑色在欧洲人的意识里成了灾难或不祥的代名词,遇到不好的事时他们总会说黑色什么什么、黑色星期几等等。如果再简单理解一些,也可以这样来看这场梦魇:1.夺走万至两亿条人命,最高估计的死亡人数,相当于当今巴西人口;2.黑死病是现在人取的新名字,在当时,这病称为「瘟疫」;3.当时的人相信,这场瘟疫是神对世人的惩罚,也有人认为是星球的排列,直接怪罪至犹太人身上;4.瘟疫过后,欧洲的人口花了年才复兴;5.年,中国也爆发过,还传至印度造成万人死亡。特别有意思的是在英格兰黑死病肆虐时,苏格兰人也跑来趁火打劫。当他们听说英格兰人中间正在流行着瘟疫时,以为他们的诅咒终于应验了,因为他们一直在诅咒:“让英格兰人遭瘟疫吧!”现在一定是上帝在惩罚英格兰人了。于是,苏格兰人在塞尔克森林聚集起来,准备协助上帝彻底的消灭英格兰人。但这个时候,死神也攫住了他们,在几天的时间里就死了个苏格兰人。剩下的人准备返回自己的家园,却遭到英格兰人的反击,死伤又过大半。2人确诊鼠疫目前已妥善救治
然而,就在11月12日晚,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卫生健康委和北京市朝阳区卫生健康委联合发布信息: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2人经专家会诊,被诊断为肺鼠疫确诊病例。
目前,患者已在北京市朝阳区相关医疗机构得到妥善救治。
按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据统计,加上这一次的两例,-年,全国共报告/已知鼠疫发病28例,死亡11例,病死率达39.2%。但是,也不必过于担心或惊慌,因为这些都是散发病例,离我们最近的一次鼠疫大爆发是在多年前……年11月9日,哈尔滨地区突发瘟疫。据考证,这场瘟疫的疫情源头始于沙俄西伯利亚,经由中东铁路经满洲里传入哈尔滨,首发于哈尔滨傅家甸附近。
疫情很快蔓延至整个哈尔滨,市内每天平均死亡50余人,最多一天死亡人。东北全境,乃至整个中国都笼罩于黑死病一样的恐怖之中。
年东北鼠疫期间留下的珍贵历史照片(来源:维基百科)当时哈尔滨租界的华俄议事会立即召开会议,研究严防疫病传染的办法,决定聘用有传染病防控经验的医生来阻止疫情扩散。
年12月,当时的清政府紧急电召时任天津陆军军医学堂副监督、早年留学英国并获得剑桥大学医学博士学位的伍连德,让他紧急赴哈尔滨就任全权总医官,调查并处理疫情。
到达哈尔滨的第3天,伍连德得知傅家甸一名与当地人通婚的日本女人死于瘟疫,他决定解剖尸体,查清致死原因。当时中国对现代医学尚无基本认知,就清末人们的观念而言,解剖尸体无疑是对死者的大不敬,伍连德只能秘密进行尸检。
这是中国第一例有记载的病理解剖,伍连德不但找到了病因——鼠疫杆菌,而且还推动北洋政府于年11月22日公布了关于尸体解剖法规的总统文告,这是中国历史上官方准许尸体解剖的首份法律文件。
确认了鼠疫杆菌是引发疫情的病原体后,伍连德立即提出初步的防疫措施:控制铁路、公路交通,以防瘟疫蔓延;隔离疫区傅家甸;紧急征聘医生参与疫情控制等。
此时伍连德发现,这一次发生的疫情显然与以往医学界对鼠疫是由鼠传染给人的认知有很多不同。伍连德通过观察发现,傅家甸地区民居低矮,冬天门窗紧闭空气不流通,室内一人染病很快即感染全家——他认为这种病是在人与人之间通过飞沫和呼吸传播的急性肺部炎症。
在伍连德到达哈尔滨前,日本南满铁路公司也派了一名日本医生前来调查病因,这名日本医生一到哈尔滨就立即雇人捉老鼠,希望在老鼠身上发现鼠疫杆菌,但一连解剖了几百只,却没有发现一例带鼠疫菌的。基于以上事实,伍连德大胆假设,在傅家甸流行的鼠疫无需通过老鼠传播,而是可以通过患者的飞沫传染,是一种人传人的呼吸系统传染病,他将此命名为“肺鼠疫”。
为了防止飞沫传染,伍连德设计了一种极其简单的双层纱布囊口罩,即用两层纱布,内置一块吸水药棉,纱布的两端有洞或绳子,可以挂在耳朵上,使用非常方便。戴上这种口罩就可以将正常人与患者隔离开,防止传染,而且成本很低,人人都可以用得起。后来,在沈阳召开的国际鼠疫研究会上,各国一致赞成采用这种口罩。
伍连德的防控措施非常有效,仅用了4个月的时间,就控制住了鼠疫疫情。从此,伍连德提出的控制交通、隔离疫区、征调医务人员集中控制的疫情控制理念,一直延续到现在。至今,医务人员也仍在使用伍连德所设计的这种口罩,并称之“伍连德口罩”或“伍氏口罩”。
医务人员佩戴伍氏口罩(来源:维基百科)
如今,随着链霉素等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鼠疫只要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可以被很方便的治愈而且随着传染病防控理念和技术的发展,鼠疫也早已不是什么可怕的瘟疫了。
有了先进理念和技术的加持,我们现在才能安下心,回顾此前人类被鼠疫阴影笼罩的岁月,也才更加敬佩像伍连德这样的传染病防控先驱,他们将“国士无双”这个词演绎到了完美。
关于鼠疫鼠疫是一种传染病,由鼠疫耶尔森菌引起,这是一种动物源性细菌,通常可在小哺乳动物及其跳蚤上发现。它通过跳蚤在动物之间传播。人类感染的途径是:染病跳蚤叮咬;在未加保护的情况下接触传染性体液或受感染物质;吸入肺鼠疫患者的呼吸道飞沫/微粒。鼠疫可造成非常严重的人类疾病,特别是败血性(细菌通过血液循环引起全身感染)鼠疫和肺鼠疫,如果不加治疗,病死率为30%-%。除非得到早期治疗,否则肺鼠疫向来是致命的。肺鼠疫传染性极强,可以通过空气中的飞沫在人际传播,从而引发严重的疫情。-年全球共报告了例鼠疫,其中包括例死亡。如今,很容易用抗生素治疗鼠疫,并可采用标准防范措施预防感染。鼠疫感染的症状体征感染鼠疫的人通常在1-7天潜伏期后,出现急性发热以及其他非特异性全身症状,例如突然发热、寒战、头痛和身体疼痛、虚弱、呕吐和恶心。鼠疫感染可按感染途径主要分为3种:腺鼠疫、肺鼠疫和败血性鼠疫。腺鼠疫,是最多见的临床类型,除具有鼠疫的全身症状以外,受侵部位所属淋巴结肿大为其主要特点。一般在发病的同时或1-2天内出现淋巴结肿大,可以发生在任何被侵犯部位的所属淋巴结,以腹股沟、腋下、颈部等为多见。其主要特征表现为淋巴结迅速弥漫性肿胀,大小不等,质地坚硬,疼痛剧烈,与皮下组织粘连,失去移动性,周围组织亦充血、出血。由于疼痛剧烈,患侧常呈强迫体位。肺鼠疫,根据感染途径不同,肺鼠疫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原发性肺鼠疫是临床上最重的病型,不仅病死率高,而且在流行病学方面危害也最大。主要表现为发病急剧,寒战、高热,体温达40-41℃,脉搏细速,呼吸促迫,呼吸频率25次/分钟或更快。病人颜面潮红、眼结膜充血,由于缺氧,口唇、颜面、四肢及全身皮肤发绀。患病初期干咳,继之咳嗽频数,咳出稀薄泡沫痰,痰中混血或纯血痰。受累的相应肺叶可以叩及到局限性浊音,而且随着病情加重,浊音界迅速扩大。肺部听诊有散在罗音(包括干性、湿性或捻发音)。心脏查体常常表现为心界扩大,心律不齐,有时可闻收缩期杂音。胸部X线可见多叶段分布的斑片状边缘模糊的高密度阴影。若不及时给予有效治疗,病人多于发病2-3天后死于中毒性休克、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继发性肺鼠疫,在发病之前,往往有腺鼠疫或败血型鼠疫的症状。当继发肺鼠疫时,常表现为病势突然增剧,出现咳嗽、胸痛、呼吸困难,鲜红色泡沫样血痰。败血症型鼠疫,亦称鼠疫败血症,为最凶险的一型。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感染鼠疫菌后尚未出现局部症状即发展为败血症的为原发败血型鼠疫,而继发于腺鼠疫、肺鼠疫或其他类型鼠疫者则为继发败血型鼠疫。败血型鼠疫的主要表现为恶寒、高热、剧烈头痛、谵妄、神志不清、脉搏细速、心律不齐、血压下降、呼吸促迫,广泛出血,如皮下及黏膜出血、腔道出血等,若不及时抢救常于1-3天内死亡。肺鼠疫与败血症鼠疫因发绀和皮肤出血坏死,死亡后皮肤呈黑色,故有“黑死病”之称。△其他类型鼠疫如皮肤鼠疫、肠鼠疫、脑膜鼠疫、眼鼠疫、扁挑体鼠疫等,均各有其相应的症状,但极少见。鼠疫“藏”在哪里鼠疫是一种动物疾病,除大洋洲以外,所有大陆都存在该疾病。凡是在鼠疫自然疫源地(细菌、动物宿主和媒介)与人类共存的地方都有人类鼠疫风险。非洲、亚洲和南美洲都发生过鼠疫流行,但自年代以来,大多数人类病例发生在非洲。流行最广的3个国家是刚果民主共和国、马达加斯加和秘鲁。在马达加斯加,几乎每年流行季节(9月至次年4月)都有腺鼠疫报道。鼠疫的诊断确诊鼠疫需要实验室检测。最好的办法是确认淋巴结炎的脓液、血液或痰液样本中是否含有鼠疫耶尔森菌。一种特定的鼠疫耶尔森菌抗原可通过不同技术进行检测。其中一项办法是实验室验证快速试纸检测,目前世卫组织正支持在非洲和南美洲广泛应用这一方法。鼠疫的治疗不加治疗的鼠疫可能迅速致死,因此及早诊断和治疗对于存活和减少并发症至关重要。如果患者得到及时诊断,可使用抗生素和支持性疗法有效对抗鼠疫。若不及时治疗,肺鼠疫可能在发病18至24小时内致命,但如果及早使用常见抗生素对付肠道细菌(革兰氏阴性杆菌),即可有效治愈该病。(一)一般治疗与监测指标卧床休息,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发热38.5℃,或全身酸痛明显者,可使用解热镇痛药。高热者给予冰敷、酒精擦浴等物理降温措施。儿童禁用水杨酸类解热镇痛药。必要时可应用镇静安神、镇痛剂。腺鼠疫肿大的淋巴结切忌挤压,皮肤病灶可予0.5%-1%的链霉素软膏涂抹,必要时可在肿大淋巴结周围注射链霉素并施以湿敷,病灶化脓软化后可切开引流。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和生命体征,对出现呼吸道症状者,每天定时或持续监测脉搏容积血氧饱和度(SpO2),定期复查血常规、尿常规、血电解质、肝肾功能、心肌酶谱、痰培养、血培养(第一次标本应当在抗菌药物使用前留取)和X线胸片,有条件者行动脉血气分析、肺部CT检查等。
(二)病因治疗
近年来,尽管有许多新型抗生素问世,但是由于鼠疫病例稀少,它们尚未经过大规模鼠疫治疗的实践检验,无法证实其疗效优于传统的鼠疫治疗药物。鼠疫的治疗仍以链霉素(SM)为首选,并强调早期、足量、总量控制的用药策略。用量根据病型不同、疫源地不同而异,肺鼠疫和败血型鼠疫用药量大,腺鼠疫及其他各型鼠疫用药量较小。在应用链霉素治疗时,为了达到更好的预后,常常联合其他类型抗生素,如喹诺酮、多西环素、beta-内酰胺类或磺胺等。若因过敏等原因不能使用链霉素者,可考虑选用庆大霉素、氯霉素、四环素、多西环素、环丙沙星等。
按临床分型给予不同治疗
腺鼠疫
链霉素成人首次1g,以后0.5g-0.75g,q4h或q6h肌注(2-4g/d)。治疗过程中可根据体温下降至37.5℃以下,全身症状和局部症状好转逐渐减量。病人体温恢复正常,全身症状和局部症状消失,按常规用量继续用药3-5天。疗程一般为10-20天,链霉素使用总量一般不超过60g。腺体局部按外科常规进行对症治疗。
肺鼠疫和鼠疫败血症
链霉素成人首次2g,以后1g,q4h或q6h肌注(4-6g/d)。直到体温下降至37.5℃以下,全身症状和呼吸道症状显著好转后逐渐减量。疗程一般为10-20天,链霉素使用总量一般不超过90g。减量时要特别注意不要大幅度减量,防止病情反复。儿童参考剂量为30mg/kg/d,q12h,并根据具体病情确定给药剂量。
其他型鼠疫的治疗
可参考腺鼠疫治疗方法。
皮肤鼠疫按一般外科疗法处置皮肤溃疡,必要时局部滴注链霉素或敷磺胺软膏。
眼鼠疫可用金霉素、四环素、氯霉素眼药水点眼,并用生理盐水冲洗。
有脑膜炎症状的病人,在特效治疗的同时,辅以氯霉素治疗,成人50mg/kg/d,儿童(1岁)50mg/kg/d,q6h,静脉滴注,疗程10天,但应当注意氯霉素的骨髓毒性等副作用。
其他可选用药物:
氨基糖甙类:
①庆大霉素(GM):链霉素过敏或妊娠情况下使用。用法用量:成人3mg/kg/d,q8h,肌注或静脉滴注,疗程10天,严重感染可用至5mg/kg/d;儿童6-7.5mg/kg/d,婴幼儿7.5mg/kg/d,q8h,肌注或静脉滴注,疗程10天。
②卡那霉素(KM):链霉素过敏或妊娠情况下使用。用法用量:成人0.5g,q8h,肌注或静脉滴注,疗程10天;儿童15-25mg/kg/d,q12h,肌注或静脉滴注,疗程10天。静脉滴注时将一次用量用ml输液稀释,滴入时间为30-60分钟,切勿过速。
③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链霉素过敏或妊娠情况下使用。用法用量:成人7.5mg/kg/次,q12h(每日总量不超过1.5g),肌注或静脉滴注,疗程10天;儿童开始10mg/kg/次,以后7.5mg/kg/次,q12h,肌注或静脉滴注,疗程10天。静脉滴注时用-ml输液稀释,30-60分钟滴入,儿童则为1-2小时。
氟喹诺酮类:喹诺酮类该类药物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属于浓度依赖性抗生素,目前主要用于联合用药。肺鼠疫和鼠疫败血症患者可采取氟喹诺酮类(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的一种作为联合用药。
环丙沙星:成人-mg/d,静脉滴注,或mg/d,口服,q12h,疗程10天。其他氟喹诺酮类可参照药物说明书使用。
四环素类:对临床各型鼠疫患者可采取四环素作为联合用药。
四环素:成人:2g/d,q6h,口服;儿童(9岁以上):25-50mg/kg/d(2g/d),q6h,口服。
(三)其他治疗
包括抗休克治疗、呼吸支持治疗、纠正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维护其他重要脏器功能、临床营养支持、预防性治疗。
鼠疫的预防预防性措施包括:当所处环境中有动物源性鼠疫活跃时,向人们发出通知,并建议采取预防措施,防止跳蚤叮咬,而且不要处理动物尸体。人们通常还应避免直接接触受感染的体液和组织。在处理可能受感染的患者和采集样本时,应采取常规预防措施。世卫组织不建议接种疫苗,但高危人群(例如经常暴露在感染风险下的实验室人员以及卫生工作者)除外。此次鼠疫首诊医生:报平安,我很好此次北京通告中两例肺鼠疫患者的首诊大夫向大家报平安:我很好。事件始末11月3号,周日,我值班,作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外二线医师,急诊是我负责的地盘之一,也就是,如果急诊大夫遇到了需要呼吸专科大夫协助解决的呼吸系统疾病就会给我们打电话。晚上快半夜的时候,急诊大夫呼叫,说来了俩比较重的肺炎患者,让我下去看。我去看了,一例为中年男性,发热伴呼吸困难10天了,医院治疗效果不佳,病情逐渐加重,医院的大医院来。另一例为他的爱人,在他发烧在医院住院期间照顾患者,几天后也出现发热、呼吸困难。于医院。(图文无关,侵删)经过这么多年的专科培训,对于绝大多数呼吸系统疾病的诊疗,我已驾轻就熟。但是这一次,我看了又看,完全推测不出是什么病原体导致的肺炎,只觉得是少见病,仔细问了接触史,并没有问出异常。第二天,患者病情加重,收入我科ICU(RICU),在RICU,虽然并不知道患者是什么病,但是对于我们RICU的大夫来讲,大多数的病人都是重病人,如大家所熟知的SARS、甲流、禽流感等,我们RICU都很有经验。因此,患者在RICU得到了积极的检查和治疗,并于1周后明确诊断为肺鼠疫。不恐慌、早预防、不传谣
本文综合整理自:急诊医学资讯、WHO、医脉通、
在下刀掌门、津工E家、健康界、腾讯医典、临床诊疗指南传染病学分册、鼠疫诊疗方案(试行),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图文无关,侵删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鼠疫诊疗方案(试行)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