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你以为真正需要的,重要不可失去的,也

白癜风308激光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210626/9111799.html

天气越来越热,衣服必须勤换勤洗。

周一上班,我打算穿短袖。短袖,我有16件,究竟选哪一个呢?

考量好一阵,决定穿米*色的,*色代表活力,显得年轻。

人靠衣装,佛靠金装。什么场合穿什么衣服,不可掉以轻心。我的职业是教书,衣着反映出自己的审美情趣。

然而,这件短袖放在哪里,我记不得了。

大衣柜找过,没有;小衣柜找过,没有;床板下找过,没有;拉杆箱找过,还是没有。

越找,越心烦。为了赶公交,我立即停止寻找,套上手头一件短袖,夺门而去。

我的衣服太多,具体数目,我不知道,一年购置衣服的金额,我清楚,少说也有元。

每次添加衣服,总有一个借口:因为旧了,买新的;因为喜欢,买新的;因为流行,买新的;因为攀比,买新的;因为打折;买新的。

后到的衣服一件接一件,先来的却赖着不走。为什么呢?舍不得扔掉。说不定啥时候还能派上用场。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结果,柜子里堆满衣服,柜子外的衣服也一摞一摞的。上百平米的房子好像还不如别人60平米的大。

东西多了,空间自然就小了。

不光衣服太多,在我家,日常用品同样太多。

卫生间三个盆子,一个洗脸,一个洗脚,一个洗头。洗衣机两台,一台洗内衣,一台洗外套。

厨房三把刀,一把切蔬菜,一把切肉类,一把切水果。案板四个,一个包饺子,一个擀面条,一个做烙饼,一个蒸花卷。

曾经,外甥女在大同教育培训机构上班,租住在翰林别院小区。辞职搬家时,单皮鞋就冒出22双。

所有物品,雇了四辆小货车才拉走。

莫非那些东西,没有一个应该丢弃吗?没有一个不要不行吗?我看未必。

大学生毕业也是这样,物件超多,一部分带不走或用不着,拿到跳蚤市场处理。

其实,有些东西早该换个地方或者换个主人,可是,他们不着急,非得等到毕业离校的一天才想办法解决。

在城市拆迁现场,也不乏同类景象。为了得到拆迁奖励,该扔的,人们赶紧扔;该卖的,赶快卖。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对资产的占有欲,让我们忘记了生活中真正宝贵的需求,比如朋友、事业、亲情、幸福。

尘世之间,大家眷恋太多,想着山,念着水,背负太多的东西。殊不知,没有无成本的占有,你所占有的东西,同时也在占有你。

比如汽车,提供了方便,但你得办保险,去保养,建车库,还要加油车检,等等,这一切,注定会耗费你的注意力。

唐朝刘禹锡写的《陋室铭》,我很喜欢——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伟大天才乔布斯,是一个从来不换装扮的人。他几乎数十年没有换过装束,每一次发布会几乎都是同样的穿着。下身浅蓝色牛仔裤,上身黑色毛衣。他并不是不换衣服,而是他买了几十身同样的衣服。

他这么做的原因非常简单也非常惊人。因为他不想浪费时间挑选今天该穿什么这种无聊的问题上。

我一度非常不理解,每天不花时间想穿什么,就能节省很多时间吗?直到我读了这么一本书,书的名字叫《我决定简单地生活——从断舍离到极简主义》。

书里详细地介绍了乔布斯的生活方式,用了一个新的词语,叫做极简主义。

极简主义的体现并不只是在穿着上,在乔布斯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如此。

比如,他的家里也一样地简单朴素,几乎没有什么家具和摆设。根据前往过他家里做客的人说,他的家里几乎空无一物,除了爱因斯坦的肖像、一盏桌灯、一把椅子和一张床。

虽然这些东西很少,并不代表它们很普通,它们当中的每一样都是乔布斯花费了大量精力从海量商品当中挑选出来的。

少是不够的,少只是极简主义的浅层部分,专注、有效才是核心。

还有一个小故事,说的是乔布斯买了数十件相同款式的手表,每天带着去上班。只要每次有人夸他的手表,他就会立即摘下来送给他。

因为乔布斯觉得“宝剑配英雄”,夸奖自己手表的人,都是和自己有着相同审美和相同判断的人,值得这样的奖赏。

极简主义同样在苹果公司的风格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和其他所有手机厂商不同。在乔布斯的时代,苹果每年只推出一个种类的iPhone,整个苹果的产业线也非常精简。

比如最经典的iPhone的设计理念,就是极简。因为乔布斯想要手机看起来和使用起来尽可能地简便,所以他去掉了硬键盘和所有可以去掉的按钮,正面只保留了一个home键。

这样的设计在当时是不被理解也是惊世骇俗的。诺基亚的总裁甚至嘲笑iPhone就是一款玩具。结果呢?我们大家都知道了。

当我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发现极简主义并不是简单地凡事追求尽量简便,力求去掉不那么需要的东西。其实极简更多的是一种理念和生活方式,也是自身与外界的一种新的平衡。

有一点非常震撼我。

日本有一位极简主义者,他所有的行李可以被装进一个旅行包当中。

他就每天背着他的全部行李环游世界,在此过程当中他通过一台Mac创作音乐,用来挣钱谋生。

他没有房,也没有车,除了背包之外一无所有,似乎是一个彻彻底底的loser。但是,刨开这些表象之外,他其实拥有了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没有的富足。因为他把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到了两件他最喜欢的事情——旅行和创作音乐。

想想看,没有那么多纷纷扰扰,有的只有远方和音乐。永远知足,永远开心。因为东西多了包装不下,所以根本不会想要那么多。没有欲望,也就不会有求而不得的痛苦。

每当我为了琐事苦恼的时候,我总会翻开这本书看看。看看书里的另一种生活,看看没有烦恼的生活究竟是什么面貌。

慢慢地,我发现在生活当中二八定律依然适用,我们忙碌、烦恼的事情80%其实是徒劳无功的。

20%在关键节点的努力决定了我们的现在,但是烦恼的事情太多,很多的人找不到属于自己的那20%。

这是一个物质主义的时代。物质主义激发了人们内心的占有欲,当人拥有很多物品,就渴望得到更多,对生活更加难以满足。

和物质主义相对的,是极简主义。它倡导人们将注意力从人们渴望的事物上转移到正在拥有的事物上,转移到自己和周围人的身上。

人们不停地购买、占有、囤积各类物品,但究竟在多大程度上需要它们呢?

有时,更少才是更多,更多选择并不代表更高品质。

有一首《知足歌》,发人深省——

世间万事怎能全,

少得温饱即感天。

我虽淡饭充饱腹,

还有饥饿叫可怜。

我虽布衣遮身暖,

还有露体冷凄然。

我虽破屋蔽风雨,

还有茅蓬常漏天。

我虽妻小多负累,

还有孤苦独自眠。

我虽薄田种几亩,

还有地无一垄田。

对物质的占有欲使人分心,无法将精力分配到真正值得的事情上,影响亲密关系的维持。物质主义还加剧了人们的焦虑,容易引发抑郁情绪。

比物质的简化更重要的,是精神生活的简化。

最难取舍的是寓有情感的物品(SentimentalItems),它们可能见证了一段重要人生记忆。

可是,我们不是物品所能代替的,我们的记忆就在体内,而不在那些物品之中,对那些东西的执念反而会囚禁我们。

可以为这些物件拍照,将老照片扫描下来,随后将其捐赠出去。一件对我们来说仅是为了感怀的物品,对其他人来说可能更有实际用途。

极简主义生活一般表现为:1、环境:简洁;2、物质:单一;3、事业:专注;4、爱情:专一;5、社交:简单;6、言语:简短。

《新视野大学英语》安排了一个单元,更少就是更多。Lessismore.让我们一起品读其中一段的英汉对照——

Minimalism(极简主义)isaboutgettingridofexcessstuffandkeepingonlywhatyouneed.Minimalistliving,insimplestterms,istolivewithaslessaspossible,mentallyandphysicallyuntilyouachievepeaceofmind.

Resultsthatensuearelessstress,moretime,andincreasedhappiness.Minimalistsliketosaythattheyrelivingmoremeaningfully,moredeliberately,andthattheminimalistlifestyleallowsthemtofocusonwhatsmoreimportantinlife:friends,hobbies,travel,experiences.

Ofcourse,minimalismdoesntmeantheresanythinginherentlywrongwithowningmaterialpossessions.

Todaysproblemseemstobethatwetendtogivetoomuchmeaningtoourthings,oftenforsaking(抛弃)ourhealth,ourrelationships,ourpassions,ourpersonalgrowth,andourdesiretocontributebeyondourselves.

极简主义是指去掉多余的,仅保留需要的部分。用最简单的话来说,极简的生活方式,就是生活得越简单越好,直到获得心灵的平静,这种简单既是精神上的,也是身体上的。

这样的生活方式会减轻压力,带来更多自由时间,并增强幸福感。极简主义者会说,他们生活得更有意义了,更从容了,极简的生活方式让他们着眼于生活中更重要的事物:朋友、爱好、旅游和体验。

当然,极简主义并不意味着拥有物质财富从本质上来讲有什么不对。现在的问题似乎在于,我们往往太重视所拥有的东西,而常常抛弃了健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们的热情、个人成长,以及帮助他人的愿望。

有时梦想着商场回归到小时候原来的小卖部的老样子,一个大缸里面是酱油,另一个大缸里面就是醋,大家都拿瓶子去打酱油打醋,一个瓶子能反复用,一直用的碎为止。那个时候少用了多少塑料瓶子和玻璃瓶子?

可惜如今包装越来越厉害,一个粽子一块月饼都要用左一层右一层的塑料纸盒铁盒包装起来,包装比食品造价还贵。

虚荣的人们就快被自己制造的垃圾掩盖了!已经快透不过气来了!不管是家办公室都存着很多没用的东西,都是非常漂亮可爱的废物。真不舍得扔,可是不扔真没有什么用。

扔!扔!!扔!!!物尽其用,不要浪费,可实际上不知道浪费了多少东西,扔了多少可用的东西。我希望过极简主义的生活,但不是把这些我舍不得扔的物品扔掉以后的极简主义!

减少要扔掉的东西。不买那么多,就自然不会产生那么多垃圾。物尽其用不去浪费,这才是极简主义的根本。

极简主义不是扔出来的,极简主义是少用精用物尽其用!

亲爱的朋友,你真正需要的,可能没有你以为的那么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shipp.com/bzaj/112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