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女儿的信回答你的问题ldquo关

亲爱的女儿:

几天前你看到一条关于“鼠疫”信息“宁夏银川确诊一例输入性鼠疫病例,已启动鼠疫疫情防控四级应急响应”,你感到很惊奇,问我:“鼠疫不是已经灭绝了吗?怎么还会出现?”“鼠疫只是由老鼠传播的吗?”

我一下子就被你问住,对于这方面的知识我仅仅从加缪的小说《鼠疫》和薄世宁老师的《医学通识》课上有一点儿了解,也仅仅知道“鼠疫是国际检疫传染病和我国法定的甲类管理传染病,其传染性强,如果不治疗,病死率很高”,这些最表面的信息而已,再其他的就一无所知了。

这两天我“恶补”了一下这方面的知识,做了一些简单的笔记,在这里简单的和你分享一下。

一、鼠疫是什么?

百度上讲“鼠疫是鼠疫耶尔森菌借鼠蚤传播为主的烈性传染病,是广泛流行于野生啮齿类动物间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高热、淋巴结肿痛、出血倾向、肺部特殊炎症等。”

对于这段话,我的理解是:

1.鼠疫的传染是借助老鼠身上的跳蚤来传播的;

2.它的病源主要来源于野外的一些类似草原上的旱獭之类的野生动物;

3.传染后的表现症状为发烧、淋巴结肿大、胸痛。

二、鼠疫的历史

说的鼠疫的历史,人类史上有三次鼠疫大爆发,从很多文献的记载中可以看出,这三次鼠疫的死亡人数比世界大战多得多。

第一次鼠疫大爆发发生于公元6世纪中叶,发源地在中东,后蔓延至整个地中海东岸,一直持续到8世纪才最终消失,死亡人数前后共计近1亿人。而受这次鼠疫影响最大的就是当时盛极一时的东罗马帝国,也就是拜占庭帝国,由于鼠疫让大量人口死亡,各地民众纷纷爆发叛乱,即将达到巅峰的拜占庭帝国就这样莫名其妙地走向衰败。

第二次鼠疫大爆发发生于公元14世纪,因为其症状皮肤呈黑紫色,为被称为欧洲黑死病,死亡了万人。它是年底从西班牙开始,之后是法国、罗马帝国(也就是今天的德国和奥地利一带),年扑到了英国,在这里达到了顶峰,英国人损失了40%的人口,也就是加缪小说《鼠疫》中所描述的那段历史。但说来也奇怪,年之后,这个疫情迅速地就缓解了,衰竭了,黑死病很迅速就从欧洲绝迹了。

第三次鼠疫大爆发始于19世纪的晚期,爆发在东亚,准确地讲就是中国。先爆发在中国的云南,然后蔓延到了广东,然后登陆了香港。香港的城市人口密度当然比较高了,所以很迅速地就杀掉了两千人,剩下三分之一的香港市民是逃散一空。紧接着年的时候,鼠疫又在中国的东北大爆发,然而,中国的伍连德医生在只用了4个月的时间就控制住了鼠疫的传播,让死亡人数下降到了0。

三、鼠疫的分类

再说你看到的那条新闻,上面说那个患者在6月与其丈夫受雇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的一个牧民家从事放牧工作,8月中旬出现恶心、呕吐症状,21日被确诊为腺鼠疫病例。

这里提到了一个名称“腺鼠疫”,那什么是腺鼠疫?这就是说到鼠疫的分类,就像我们现在讨论的“新冠疫情”变异出不同的类型一样,鼠疫也分为好几类。

百度上讲“鼠疫分为四大类:腺鼠疫、肺鼠疫、败血症型鼠疫、其他类型鼠疫”。

腺鼠疫是一种最常见鼠疫,相比其潜伏期比较长,能达到8天左右,主要表现为寒战、高热,中枢性呕吐、呼吸急促。

肺鼠疫就是历史上第三次爆发的那一次,它是通过呼吸道传播,特点是传播速度快,爆发的速度也快,若不及时治疗,患者死亡也快。

败血症型鼠疫就是第二次大爆发的欧洲黑死病,它最明显的神志不清、意识恍惚,呼吸困难,由于全身缺氧,皮肤广泛出血、瘀斑、看上去呈黑紫色,腋下、腹股沟的淋巴肿大,也呈黑紫色。

其他类型鼠疫,包括肠鼠疫、脑膜炎型鼠疫、眼鼠疫、皮肤鼠疫等,均很少见。

四、鼠疫的防治

其实从去年的新冠疫情到现在,我们对传染病防治有了很多必要的基础常识和很多非常好的习惯,比如有了很好个人的防护意识,勤洗手、戴口罩、接种疫苗,快速切断传播途径,管控好传染源,时刻提醒自己注意做好个人防护。

如今对于这类传染疾病医学上已经有了很好的有效治疗方法,只要及时治疗,就能解决问题。

另外,对于防范鼠疫还有“三不要”,就是不接触、不剥皮、不煮食病(死)动物;去草原旅游,不要在旱獭洞周围坐卧休息,以防跳蚤叮咬;不到疫情病人或疑似病人家中探视。

五、这件事给我的启示

1.从历史上的三次鼠疫大爆发的过程中可以看到,正是由于人类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像鼠疫这样的曾经高死亡率的传染病一个个都被攻破,被控制,今天的新冠疫情也是一样,相比之下,恐慌才是最大的“杀伤性”传播,理智合理的去看待每一件事,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心理健康习惯,才是最好的防护和防控方法。

2.学习对于一个人是非常重要的,有时候我们很容易犯懒,对于一些不知道的自然现象或知识,喜欢道听途说,喜欢就自己知道的一点儿乱猜测,其实这是非常害人害己的,对于知识,我们更应该秉持科学的学习态度,尽可能地全面去学习和了解,开阔自己的眼界和知识面。就是我们在得到高研院常说的那句“只有保持空杯,才能更好的干杯”。

好了,今天就写这些,回头再读,发现这不像是一封信,更像是我的学习笔记,好吧,就这样吧,也希望我记录的这些能对你有用。

爱你的妈妈

年9月2日

我是俞燕文,一个和女儿一起学习成长的母亲,一个愿成为你的写作陪同者。

喜欢我的文章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shipp.com/bzaj/102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