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荷斯坦杂志
行业牛人齐聚香山探讨奶牛传染病防治
出席开班动员会的领导
兽医防疫工作是奶牛场的核心工作,如果防疫工作没做好,一旦引起奶牛传染病的爆发,对牛场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所以牧场防疫工作要引起高度重视。九月是奶牛场的秋防时节,为了让牧场做好防疫工作,9月1-2日,由北京三元集团畜牧兽医总站主办、金宇保灵生物药品有限公司协办的首农集团年奶牛疾病防治技术培训班在北京首农香山会议中心召开。
出席开班动员会的领导
出席会议的领导及专家有首农集团农牧部部长刘巧香,三元种业党委副书记、首农畜牧总裁曾浩,首农畜牧副总裁郑建华,三元畜牧兽医总站站长陈华林,金宇生物副董事长兼总兽医师魏学峰,金宇保灵研发总监刘国英,山东农大王春璈教授,中国农大曹杰副教授、曹兴元副教授,宁夏大学农学院吴心华教授、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范伟兴研究员、兰州兽研所郑海学研究员、勃林格殷格翰薛文志博士、赛默飞动物健康北亚区市场发展经理翁立楠。来自乐源牧业、首农畜牧各牧场场长及兽医技术人员,以及金宇保灵生物药品有限公司代表近人参加本次培训。本次培训的开班动员仪式由三元种业副总经理张恒涛主持。
三元畜牧兽医总站陈华林站长做培训总结
会议现场
要把疾病的防控上升到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高度
曾浩三元种业党委副书记、首农畜牧总裁
近几年,首农集团在疾病的预防控制方面开展技术研究与推广:一是全面推广了蹄病综合防治技术,研制的修蹄车获得了国家专利;二是在牛场开展了奶牛病毒性腹泻净化技术;三是全面开展了奶牛真胃变胃及代谢病的防治技术;四是在布病的非免疫场开展了奶样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特别要提出的是,经过这几年的努力,在疾病免疫、净化的技术方面,如结核、布病、口蹄疫等疾病,根据选择疫苗情况,采取不同的免疫方式,严格执行疫病的免疫、净化,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下一步,针对牛病毒性腹泻、传染性鼻气管炎等疾病,也会制定出一套防治方案。
要把疾病的防控上升到公司疾病防控水平竞争的高度。据不完全统计,由于奶牛疾病的被动淘汰,每年牛场损失上亿元,如果能够减少三分之一的病牛淘汰,牧场可减少近几千万的损失。如果奶牛不健康,其他的管理就无从谈起,营养调控、采购优质饲料等方面都失去了基础。将来大的养殖集团的竞争,核心竞争就是疾病的竞争,因此对奶牛疾病的免疫、净化,要做到能免尽免、能净化尽量净化,利用3-5年时间打好攻坚战。
这次的奶牛疾病防治培训班是非常重要的培训,特邀请行业知名专家主要围绕奶牛重大疫病防控技术、奶牛围产期管理以及兽药管理等做专题报告,希望参加培训的牧场场长及兽医技术人员们能珍惜这次机会,认真学习,做好牧场疫病的防控。
首农畜牧副总裁郑建华认真做听课笔记
规模化牧场奶牛主要疾病的发病特点与防控要点王春璈山东农业大学教授
规模化牧场奶牛疾病的发病特点:①奶牛大肠杆菌病发病率高,症状复杂,死亡率高;②泌乳牛支原体肺炎发病率升高,淘汰率和死亡率升高;③热应激发生后,规模化牧场奶牛的代谢性酮病、胎衣不下、子宫炎发病率升高。
大肠杆菌病防控:①加强卧床、粪道、运动场的卫生管理与消毒;②严格执行接产消毒程序;③可用安加净碘制剂消毒每天1次,直至无新发病牛为止;④疫苗防疫:分离大肠杆菌,制作灭活疫苗,疫苗接种。
支原体肺炎的防控:①支原体是无细胞壁的微生物,凡作用于细胞壁的抗生素都无效;②确诊后的支原体肺炎,立即淘汰。
奶牛代谢性酮病的防控:①泌乳后期与干奶期进行体况评分,防止体况过肥;②TMR要搅拌均匀,水分含量要合格,防止奶牛挑食精料;③亚临床型酮病灌服丙二醇,每头ml/天,连续灌服5-6天;④临床型酮病灌服丙二醇,静脉注射25%葡萄糖注射液0ml,5%维生素C60ml,每天1次,连续2-3天。
金宇保灵刘国英总监、中国农大曹杰副教授听取王春璈老师精彩报告
陈华林站长认真记录专家报告重点内容
奶牛真胃变位手术与防治解析
吴心华宁夏大学农学院教授
奶牛具备真胃运动迟缓、真胃受到力的作用以及腹腔忽然有空间等三个条件,就可能会发生真胃变位。真胃变位治疗的关键技术是:先将变位的真胃复位,然后使瘤胃稳态恢复,调节PH、渗透压平衡、营养物质平衡等,最后是牛整体内环境平衡的恢复,即酮血症的治疗。
从奶牛生产周期特点探讨真胃变位的预防方案:①加强和健全青年牛和成年牛围产前期的瘤胃功能;②所有牛在产前1个月要给初产牛添加益康XP,每天每头g促进瘤胃发育,保持瘤胃充盈度;③产后做好防止喝冷水;④重视头胎牛瘤胃的培养;⑤转群,围产前期密度;⑥产前干物质采食量最大化,瘤胃充盈度。
首农畜牧金银岛牧场王炎场长认真听课中
参会学员聚精会神认真听取吴心华老师精彩报告
奶牛围产期疾病治疗方案
曹杰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
胎衣不下及产道撕裂牛:如产后体温升高出现产道或子宫感染,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输液治疗,体温正常奶牛,产后5-7天,消毒后对产道检查,判断产道撕裂愈合情况及子宫颈口分泌物,分泌物恶臭超过50%,子宫灌注百福他20ml,每3天1次。
子宫内膜炎:有全身症状的奶牛,使用非甾体抗炎药+输液支持疗法治疗。暨头孢噻呋钠肌肉注射,每天1次,连用3-5天,氟尼辛葡甲胺25ml静脉推注,每天1次,连用3天。
酮病:大群预防方案根据上月酮病风险评估结果确定,存在低酮病风险,所有新产牛产后连续灌服丙二醇3天,存在高酮病风险,所有新产牛产后连续灌服丙二醇7天。产后第一天灌服产后料包,不再单独使用丙二醇。
三元畜牧兽医总站张春起副站长
乐源牧业参会代表
奶牛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及残留避免
曹兴元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
子宫内膜炎抗菌药物治疗:胎衣不下,但无全身症状的奶牛仅需密切监测而无需用药;胎衣不下伴有全身症状的奶牛,给予抗菌药物治疗,未治疗动物可发生死亡;子宫灌注应主要限于毒性子宫炎出现全身症状的奶牛。
犊牛腹泻的抗菌药物治疗:腹泻犊牛首选给药为肠胃外给药阿莫西林或氨苄西林或增效磺胺或单独口服三水合阿莫西林或联用克拉维酸钾;第二选择为三代或四代头孢菌素,肠胃外给与头孢噻呋对沙门氏菌感染有效;第三选择氟喹诺酮类,治疗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性腹泻。
败血症的抗菌药物治疗:该病致死率高,犊牛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新生犊牛败血症常伴随初乳摄入不足,存在并发疾病如腹泻、脐静脉炎,子啊牛场水平改善卫生环境和管理条件,是预防本病发生和减少抗菌药物使用的重要手段。
认真做好听课笔记
口蹄疫流行态势与规模化牛场的口蹄疫防控
魏学峰金宇生物副董事长总兽医师
国内FDM传播与流行的四大路径:①仔猪及肉猪的移动与调运;②奶牛的移动与调运;③肉牛及架子牛的移动与调运;④架子羊与肉羊的移动与调运。这之间已经构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传染的复杂局面而未引起足够的注意,束手无策。
规模化牛场应采取的防控措施:①除其他综合防控措施外,疫苗免疫是最有效的控制手段,肉牛养殖场的生产方式使其成为最易受FMD等烈性传染病的攻击对象:犊牛和架子牛的来源或产地分散;免疫状态极差或不确定,检疫、隔离措施不到位;长途跨地或跨省区运输,导致发病;免疫工作不到位。②使用高效口蹄疫疫苗防控。
牛布病、结核病防控进展
范伟兴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研究员
口蹄疫流行变异和防控
郑海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研究员
参会学员认真听取精彩报告
牛病毒性腹泻流行现状、趋势及其防控
薛文志勃林格殷格翰动保亚洲区法规事务注册主管
牛病毒性腹泻病是全世界流行的一个重要的牛传染病。临床表现为不同症状,在美国每年造成5亿美元以上的经济损失。能够引起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免疫抑制、生殖系统等疾病。现阶段主要的防控手段是疫苗免疫,可以防控呼吸性疾病:预防BVDV病毒感染,阻断病毒减少牛的次生性感染;防控胎牛感染:防止持续性感染以及胎牛流产。
奶牛结核病的防治
翁立楠赛默飞动物健康北亚区市场发展经理
牛结核病的净化是可能的,这是一个态度问题,需要诊断检测方案的正确组合,并随净化项目的推进不断调整诊断组合方案。结核的防控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情况制定不同的防控计划,在启动结核防控计划前,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包括政治决策者、政府组织、民间组织、公共卫生组织、兽医、农场管理者以及农场主等。根据OIE批准的要求,BOVIGAM的使用,显著降低结核在感染群体的经济影响,作为基础检测,可在爆发后确认无疫状态,群体封闭时间可从6个月缩短到1周。
参会学员认真听取精彩报告
关于BVDV、IBRV二联灭活疫苗(NMG株+LY株)
刘国英金宇保灵研发总监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BVDV、传染性鼻气管炎IBRV二联灭活疫苗(NMG株+LY株)特点:①BVDV与IBRV疫苗毒株采用中国毒株:更好的抵抗中国流行毒株。②国际领先的生产工艺:采用国际领先的微载体悬浮培养工艺,使用完全自动化的生物反应器培养细胞接种病毒,具有病毒表达量高,病毒滴度高、稳定均一等特点。③国际领先的抗原纯化浓缩技术:能使BVDV和IBRV抗原富集,更好的保持病毒免疫原性,从而保证疫苗的高效力和高安全性。④解决牛场BVDV、IBRV困扰的现实问题:提高牛群免疫力,降低其他牛呼吸道疾病的发生,降低牛场经济损失。⑤一针防“两病”。⑥灭活疫苗安全性高,不会加重腹泻症状:怀孕牛可免疫,无流产、死胎、产生持续感染牛的风险;无粘膜病、免疫抑制现象以及子宫感染胎牛风险。
喜欢我们,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