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免疫力是最好的医生,哪些耳熟能详的中药可以提高免疫力呢?)
《黄帝内经》说“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
一些中药就是我们经常用的食材,比如山楂、核桃、杏仁等,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的药食同源目录中记载了余种中草药。这些中药虽然可以作为食物,但在服用的时候也要根据人的具体情况做具体分析,食疗亦须求其所宜及所忌,万万不能“盲目进补、自食其苦”。很多人以补为乐,认为越是大补的东西越好,这个想法及行为是错误的,中药治病或者食疗养生是以偏纠偏,虚证的人才可以用补益的药物或食材。因此,合理用药以及科学搭配食材才能最大程度地为我们带来健康。以下十种药物是中医的常见补益药,有补气的、补血的、养阴的、健脾的、补肾的等等,对于虚损类人群具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同时,老高建议您在中医师的指导下准确运用。中草药博物馆人参人参被人们称为“百草之王”,是人们冬季进补最常用的滋补食品,更是驰名中外、老幼皆知的名贵药材,具有补肾益肺、补益气血、温补心阳的功效。
《神农本草经》记载其“味甘微寒”,主要有“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的功效,这味药主要大补人体的元气。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该药具有强大的双向调节免疫力、增加记忆力的作用。人参以根入药,人参的根中含人参皂苷、人参烯、人参炔醇、山柰醇、β-谷甾醇及糖类等药理成分。
人参的有效成分为人参皂苷,其中的Rb1和Rg1作为主要的免疫调节能力化合物,对免疫力比较低的人有较好作用。人参皂苷可加快损伤组织的修复。人参可以改善大脑的兴奋与抑制过程,能提高脑力与体力,加强记忆,提高工作效率和学习能力。
——三七长期以来三七就被视为“南国神草”,俗称“金不换”,与人参同属于五加科植物,味甘,微苦,温,为伤科圣药,具有良好的止血活血的功效,对于血脉阻滞的病症有良好的作用,并且具备补益人体的优势。现代药理研究认为该药含有皂苷、多糖、多肽及挥发油、多种氨基酸、脂肪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有效成分,具有良好的免疫调节。《中华药典》、《本草纲目》等中药典籍中对三七有大幅篇章提及。三七的根(茎)、叶、花皆可入药,具有的不同功效与作用。三七根中含有的化学物质是降血脂、抗皮肤溃疡的良药,块烯类化合物也被研究出具有抗癌防癌的显著功效。三七之所以有“止血神药”的美称,大部分源于三七叶的作用。三七花味道甘凉、略带苦涩,可以泡茶,在降血压、降血脂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三七花中有一种总皂甙的物质,可以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因而又具有镇静安神的功效。——西洋参味甘微苦、性凉,主要能补气养阴、清热生津,对于乏力、口干、咽干等症属气阴两虚的朋友很适合。作为能改善免疫力的中药,因疗效显著在保健方面也应用广泛。西洋参的主要活性成分是人参皂苷,富含皂苷、多糖、蛋白等生物活性,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辐射、降血糖等功效,并可对其他药理活性起协同调节作用。——冬虫夏草是我国传统中草药中一味名贵的补益药材,味酸甘、性平,具有滋肾保肺、止血化痰的作用,对于长期咳嗽属虚证的患者比较适合。主要含有核苷、多糖、甾醇、氨基酸等多种活性成分,能有效改善免疫活性、改善肝功能异常、缓解疲劳、延缓衰老,且有降血糖、降血脂、拮抗肿瘤等作用。冬春夏草还可以帮助人体提供充足的能量,具有缓解疲劳、提高身体耐寒能力的功效。冬虫夏草素能抑制链球菌等病菌的生长,又是抗癌活性物质,对人体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有很好的调节作用;虫草酸能改变人体微循环,具有明显的降血脂和镇咳祛痰作用;虫草多糖是免疫调节剂,可改善机体免疫力;核苷有抗病毒功效,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抗惊厥、降温等作用,对体液免疫功能有增强作用。——黄芪药用历史悠久,《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味甘,微温,能补虚,主小儿百病。中医认为黄芪的功效在于补一身之气,尤其是补益让人体免遭外邪侵袭的卫气。黄芪治表虚自汗、气虚内伤、脾虚泄泻、浮肿及痈疽等。黄芪最主要的是补中益气,利水消肿,对虚胖虚肿症最为适宜。药理研究表明黄芪含有多糖及多种微量元素,能增加人体血液中的白细胞,抵抗化学物质、放射线或其他原因引起的人体白细胞减少,显著提高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和白细胞的吞噬功能,是重要的免疫调节剂。由于黄芪能防止肝糖减少,对肝脏有保护作用。——灵芝《神农本草经》记载其“味苦平。主胸中结,益心气,补中,增慧智,不忘。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民间多把它称为仙草,象征吉祥如意。药性平和,被人们广泛用于养生食疗。它是一种重要的药用真菌,灵芝及其孢子粉的生物活性成分种类多样且含量较为丰富,是改善人体免疫力的最好天然药物之一。主要生物活性物质为灵芝多糖及灵芝三萜,在抗肿瘤、免疫调节、抗氧化、对放射性损伤及化学治疗药物损伤的保护等方面作用效果明显。由于灵芝中含有锗,其能使人体血液吸收氧的能力增加,因此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并有延缓老化的作用,还有增强皮肤本身修护功能的功效,因此常被用来治疗各种慢性病,所致的面色黄萎及由于气血不足而致的面部光泽等症。灵芝味甘苦,对人的脾脏有一定的益处,另外灵芝还具有理气化瘀的功效。因此在中医上常用来治疗虚劳体弱、神疲乏力、心悸失眠、食欲不振的患者。灵芝中的锗可诱导人体产生并激活NK细胞和巨噬细胞活性,参与免疫调节,提高身体的免疫力。灵芝中的多糖具有双向调节机体免疫力,抗肿瘤和护肝的作用,灵芝中的生物碱可以抗炎镇痛。——石斛《神农本草经》记载其“味甘,平。主伤中,除痹,下气,补五脏虚劳、羸瘦,强阴。久服,浓肠胃、轻身、延年”。对于脾胃虚弱、身体消瘦的人尤为适合。该味药被称为食材界的“软黄金”,是名贵的药食两用植物,其鲜茎可泡茶、炖汤,在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等地有长期食用习惯。石斛内含多糖、生物碱、氨基酸及其他一些微量元素,在美容养颜、延缓衰老、改善免疫力方面有很好的作用。能增强记忆力、抑制肿瘤、改善糖尿病症状、抗缺氧、对放化疗以及熬夜、烟酒过度者有显著效果。——枸杞子世间有谚语“去家千里,莫食枸杞”,此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枸杞子有良好的补精益气、强阴起痿的功效。枸杞的性味甘平,归肝、肾、肺经,而且它全身都是宝,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中载:“春采枸杞叶,名天精草;夏采花,名长生草;秋采子,名枸杞子;冬采根,名地骨皮”、“久服坚筋骨,轻身不老。耐寒暑,补精气不足,养颜,肌肤变白,明目安神,令人长寿。”。枸杞的叶、花、根也同样是中药材。产于宁夏的最为地道,具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润肺止咳、防老抗衰等功效。对肝肾阴虚、双目干涩,视力减退的人比较适合。从古至今,枸杞子一直是人们用于养生的重要食材,直接嚼服即可。现代药理证明其含枸杞多糖、玉蜀黍黄素和多种维生素、氨基酸等,具有非特异性免疫增强作用。中医常用它来治疗肝肾亏虚、腰膝酸软、健忘、头晕目眩、消渴引饮、虚劳咳嗽、遗精等病症。药理学研究证实枸杞子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具有延缓衰老、抗脂肪肝、调节血脂和血糖、促进造血功能等方面的作用。——阿胶《神农本草经》时代的阿胶是由牛皮熬制而成的,为补益药材,对肝虚、平常脚酸不能久站的人尤其适合。《本草纲目》把阿胶誉为“补血圣药”,与人参、鹿茸一起被民间誉为“滋补三宝”。现在市面上的阿胶是驴皮熬制,它的功能类似古阿胶。现代药理证明其能提高血红蛋白含量和白细胞数量,从而改善机体免疫力。——黄精味甘、性平,无毒,《本草经集注》记载其“补中益气,除风湿,安五脏,久服轻身,延年,不饥”。因此很多人都以黄精作为养生辟谷的主要食材,服用的前提是需要九蒸九晒且炮制得法,否则补益功效大打折扣。现代药理发现黄精内含甾体皂苷、多糖、低聚糖等生物活性物质,有抗疲劳、抗氧化、抗病毒、延缓衰老等功效,长期服用能增加机体免疫力。本文节选自《活出健康——免疫力就是好医生》,主编王贵强、王立祥、张文宏,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增强免疫力的应对方式
有些人生来“底子好”,看似大大咧咧,却从不被小病小灾困扰;但也有些人即使多穿衣、注意保养,也躲不过细菌病毒的侵袭。这都取决于免疫系统的强弱程度。
免疫力好比身体里的军队,当有外界异物(病毒、细菌等)侵袭时,会对其进行识别,必要时与之“作战”。小伤口、普通感冒过一段时间能“不治而愈”。大家都知道,免疫力低下健康就容易出问题,比如体质虚弱、营养不良、精神萎靡、疲乏无力、食欲降低、睡眠障碍等。但免疫力超常也不是好事,它会引起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疾病等。想要增强免疫力,可不是靠突击就可以的,做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运动有度、情志有衡,长期调养才是硬道理。科学的营养摄入与提高免疫力息息相关。营养讲求系统性,食物种类要齐全,数量要充足,比例要适当,供需要平衡。好好吃饭,很重要! 怎样能增强对抗疾病的免疫力?01选择新鲜食材每天吃些新鲜的蔬果,并在平时的基础上加量。并且食物种类、来源及色彩要丰富多样,每天不少于20种食物,不偏食,荤素搭配。肉类、鱼虾类尤其要吃鲜活的,少吃腌制食品、加工肉类、甜食和含糖饮料。存放时间过长的食物,容易滋生细菌,在腐败变质的过程中会产生多种毒素,即使高温烹饪也无法去除。而且冰箱也不是保险箱,不要以为食物放进冰箱就万事大吉。冰箱只能推迟食品变质的时间,但不能杀灭细菌。冷冻的肉类在解冻过程中会受到污染,微生物会迅速繁殖引起变质,还能产生有毒的组氨物质,食用后引起食物中毒。所以食物不能在冰箱里久存,解冻后不宜再存放,尽快加工食用。剩菜吃不完就倒掉,时间长会产生亚硝酸盐等,进入人体就会转化为致癌物亚硝胺,不要放冰箱里面第二天、第三天再翻热。怕浪费的话,做菜时就要控制好量。02增加粗粮杂豆精白米面中所含的营养素非常少,在加工的过程中损失了大量的膳食纤维、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成分。而且主食的品种也越来越单一,精米细面一统天下,粗粮、豆薯变得很少上桌,而它们正是维生素、膳食纤维等的最佳来源之一。就连我们太精细的烹调方式,比如过久地焖、煎、炸、煲,也会造成营养素的大量流失!在现代都市人越来越精细单一的饮食结构中,粗粮杂豆的营养多样性不可或缺。它们不仅是日常膳食中重要的能量来源,也是寒凉天气里补充元气、增强抵抗力的得力帮手。日常饮食中学会搭配,用粗粮杂豆替换部分主食,不仅能增加饱腹感,减少热量的摄入,避开精细主食营养素缺乏的坑,还有利于降血糖、降血脂,尤其是对慢性疾病的患者而言。03拒食生冷、野味生冷食物如生鱼片等,如果食材处理不当容易造成细菌或寄生虫感染,并且易导致过敏,降低免疫力。水产品易受生长环境中的病菌污染,如诺如病毒和肠炎弧菌等,食用未煮熟的海鲜、肉类会引发食物中毒,急性肠胃炎,甚至罹患败血症。不止海鲜和肉类,蔬菜也不是样样都能生食。未煮熟的豆角、发芽的土豆等也含有大量毒素。高温煮熟可以有效地杀死一些致病菌和破坏毒素,所以居家烹饪这些食物,一定要彻底煮熟。蔬菜中的很多营养成分通过加热烹饪,才能更好地与胃肠道中的油脂混合,从而得以吸收利用,如维生素K、胡萝卜素等。完全生吃并不利于这类营养素的吸收。对于那些消化能力弱的人来说,生吃蔬菜对胃肠功能也构成了挑战。最理想的做法是少部分容易消化的蔬菜生吃,不易消化吸收的菜品还是烹饪后再食用。我们呼吁的“请远离野味”不只是针对动物,野菜中也有对人类不友好的角色。如野生水芹含毒芹毒素,蕨菜含原蕨苷,未成熟的黄花菜含秋水仙碱等,这些毒素即便高温烹饪也不一定能够灭活。野生植物成分不明,而且还存在重金属污染、沾染寄生虫等风险,人类虽然是杂食动物,可也不是什么都能入口的。所以老高再次呼吁,请购买正规渠道的食材,远离一切不明来源的食物。保护好我们的胃肠,增强身体抵抗力。04规律作息,戒烟戒酒适度劳逸是健康之母,人体生物钟正常运转是健康的保证,而生物钟“错点”便是亚健康的开始。睡眠不足会让身体产生的免疫细胞数量锐减,免疫系统功能降低。芝加哥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相对于每天睡7-8小时的人,每天只睡4小时的人,血液里的流感抗体只有前者的50%。很多人有在夜间工作或者娱乐的习惯,其实熬夜会影响肝脏的自我修复,过度熬夜会让肝脏疲惫不堪,而平时过度劳累会降低免疫力,两者相加对肝脏的损害很大。成年人每天睡眠时间应不少于7小时,老年人也不能低于6个小时。早睡早起才能身体棒,熬夜对健康的严重透支绝不是第二天补觉能拯救的。同时,戒烟戒酒也应提上日程。医学证明,吸烟时人体血管容易发生痉挛,局部器官血液供应减少,营养素和氧气供给减少,尤其是呼吸道黏膜得不到氧气和养料供给,抗病能力也就随之下降。只要摄入酒精就会损害健康,不存在摄入多与少的差异。喝酒是没有所谓的“安全阈值”的,也就是说,只要喝进嘴里,疾病风险就要高于那些不喝酒的健康人。喝酒不止减少寿命,还会带来一系列的健康问题。而且中国人酒精代谢存在基因缺陷,与欧美人相比,亚洲人对酒精更为敏感。嗜酒、醉酒、酗酒会严重削减人体免疫功能,必须早日戒除。05坚持运动不疲劳适当运动可增强肺活量,使呼吸道纤毛的活动强有力,进入鼻腔的细菌便会随着摆动被甩出。加强运动可以提高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美国阿帕拉契州立大学研究指出,每天运动30-45分钟,每周5天,持续12周后,免疫细胞数目会增加,抵抗力也会相对增加。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一项报告显示,运动能够帮助“冲洗”肺部细菌,提高免疫系统检测疾病能力。现代人热衷于都市生活、忙于事业,身体锻炼的时间越来越少。因此老高建议,在身体基础状况正常的情况下保证每周五天,每次不低于30分钟的运动量即可。运动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什么呢?运动总量。美国国家运动指南的推荐,每周应该进行两种类型的体力活动:改善心肺功能的有氧运动和增强肌肉力量的无氧运动。只玩一种运动你可能容易受伤!居家也可以做些适当的锻炼,如中医提倡的八段锦、太极拳等,锻炼四肢,提高身体素质和心肺功能,达到强健身体、气血流畅的效果,从而提升人体阳气以及代谢功能,增强自身对疾病的抵抗能力。06每天保持好心情据老高介绍,有研究表明,一个简单的嘴角上翘就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就可以让人心里愉悦起来。笑能提高免疫力、改善代谢,这些已经在医学上得到证实。笑还能帮助免疫恢复。大笑给免疫系统的恢复和巩固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如今已经有部分研究证实,大笑可以通过抑制体内压力荷尔蒙的产生从而达到优化免疫系统的效果。笑其实是一种很好的锻炼。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发现,笑能增加血液和唾液中的抗体及免疫细胞数量,缓解疲劳,是提高免疫力的良药。因此善待压力,把压力看作是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学会适度减压,以保证健康、良好的心境。面对各种压力,我们可能出现一些糟糕的情绪,会感到恐慌、焦虑、无助,为了不被压力和糟糕情绪压垮,我们要及时调试糟糕的情绪。可以试着给家人朋友打电话倾诉烦恼,互相鼓励,温暖支持。也可以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适当转移注意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抵御疾病的好帮手。相关链接:
柳叶刀:一次肠镜可保肠道17年平安?这22类人应尽快去做,能救命!
全球13%的癌症来自于病毒或细菌的感染,我们可以这样预防……
增强免疫力的应对方式,特殊时期躲过细菌病毒的侵袭!
宅家也能科学运动,学会这几招,更好的预防病毒和细菌感染
酒精进入体内的24小时,都经历了什么?从入口那刻起,一场破坏之旅就已开启!
隐藏极深的5种致癌物,快看看您家餐桌上有没有?
长期吃素真的能防癌吗?其实还有更好的选择……
请转发给您身边的朋友们!
医院医生高启龙,大家可以叫我高博士或者老高,了解更多肿瘤科普知识,欢迎识别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