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的较有效医院 http://m.39.net/pf/a_4659342.html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白癜风治疗的较有效医院 http://m.39.net/pf/a_4659342.html常见细菌、病毒性疾病的防治01细菌性败血症
由嗜水气单胞菌、维氏气单胞菌等引起。
患病鱼体色发黑,头部、腹部、鳃盖和鳍基充血,眼球充血突出。解剖可见腹腔有黄色或红色腹水,肝脾病变。鳜鱼患细菌性败血症时同塘的其它鱼类也同时死亡。
▲患病鳜鱼苗种体色发黑、眼球突出
▲患病鳜鱼眼球充血突出
第一天全池泼洒“水鲜”或“清爽”,第二天全池泼洒“中博红”或“苯扎溴铵溶液”,严重时第三天全池泼洒“顶典”或“贵鱼康”。如确诊有寄生虫感染,应首先使用相应的杀虫剂然后采取上述措施。
02细菌性烂鳃病由柱状黄杆菌引起。
患病鱼上浮独游,行动缓慢,体色变黑,体形消瘦。鳃丝有腐烂的斑点,常粘附污物,严重时鳃盖内膜腐蚀。此病常与车轮虫、斜管虫及锚首吸虫并发或继发,有时也与鳃霉混合感染。
▲患病鳜鱼上浮独游(李远国摄)
▲患病鳜鱼鳃丝腐烂并粘附污物(李远国摄)
第1天全池泼洒“精品一元笑”,第2-3天全池泼洒“顶典”,每天1次。
(1)寄生虫引起的烂鳃病。显微镜检可见车轮虫或锚首吸虫等,应先使用针对性的杀虫剂,然后采取上述措施。(2)鳃霉并发引起的烂鳃病。显微镜检可见霉菌菌丝。确诊有鳃霉时,在使用杀菌药后再使用一次“霉没”或“平凹”。
03鳜传染性脾肾坏死病由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引起。
患病鱼塘水色浑浊,患病鱼离群漫游,黑头黄身明显。患病鱼眼球突出,头部充血,尤其是口腔周围、眼、鳍基充血明显,鳃贫血而呈粉红色、白色或呈花斑状。解剖可见腹部呈“黄疸”症状,肝脏肿大、发黄、发白或有出血点,肠道充血发红,肠内有黄色流晶样物质,胃内无食、胃壁斑块状充血。
组织病理变化最明显的是脾和肾内细胞肥大,感染细胞肿大形成巨大细胞。肾脏、脾脏是此病毒感染的主要器官。
▲患病鱼塘水色浑浊(李远国摄)
▲患病鳜鱼体色发黄(李远国摄)
▲患病鱼鳃丝粉红色(魏丽英摄)
▲患病鱼鳃盖内膜充血发红、鳃丝呈花斑状(李远国摄)
▲患病鱼肝脏肿胀、失血、点状充血(魏丽英摄)
▲患病鱼肝脏失血、体腔内“黄疸”状(李远国摄)
▲患病鱼肠道内黄色流晶状内容物(魏丽英摄)
此病主要以水平传播为主,主要危害10厘米以上鳜鱼。具以下流行特点:
(1)发病急,病情发展快,死亡率高。发病早期一口塘每天死亡十几尾,2-3天内迅速增加到70-80尾,1周内可增至每天每口塘几百尾、上千尾,甚至全军覆没,死亡率90%以上。
(2)具明显季节性。水温20℃以下很少发病,28-30℃是该病最适流行水温。该病主要发生于6-10月高温季节,11月中下旬水温降低后发病死亡率大幅度下降。
(3)外部条件的刺激是疾病暴发流行的诱因。携带病毒的鳜鱼在发病季节对外来刺激极为敏感,特别在季节交替期、气候突变、昼夜温差大、持续阴雨低温天气、水体出现“倒藻”时高发此病;而病原(如寄生虫、细菌等)感染、水环境突变、水质恶化、用药不当、饵料鱼未经消毒或投放量过大等均可诱发或加剧病情发展,养殖户有“越下药,死亡越多”、“越换水越死亡”等说法。
(4)致病病毒可单独感染也可因在感染病毒后抵抗力下降并发多种寄生虫、细菌的感染,且病情易反复。
(5)最先发病死亡的往往是相对个体较大、肥满度较好的鳜鱼,同一口塘的其它鱼类并无此病的症状。
现场诊断该病时判断依据以下几点:
(1)发病塘水体突然变浊,即所谓“转水”或“倒藻”;
(2)鳃丝粉红、发白或呈花斑状;
(3)胃壁呈斑块状充血,肠道充血发红或呈环状充血;
(4)肠内容物呈黄色流晶状;
(5)患病鱼离群漫游,呈明显的“黑头黄身”现象;
(6)患病鱼血液不凝固。
临床实践证明凡发病鱼塘有符合上述3~4种临床症状时,基本可以判断为鳜传染性脾肾坏死病。进一步确诊时须通过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
(1)鳜传染性脾肾坏死病血液不凝固,而细菌性败血症血液凝固;
(2)鳜传染性脾肾坏死病肝脏病变表现为肝脏严重肿胀、失血、呈白肝状,严重时伴有出血点,细菌性败血症肝脏病变多表现为充血发紫或色泽不均;
(3)鳜传染性脾肾坏死病鳃部失血呈粉红色或白色,细菌性败血症一般表现为充血发紫;
(4)鳜传染性脾肾坏死病胃部病变表现为斑块状充血,而细菌性败血症无此现象;
(5)鳜传染性脾肾坏死病肠道病变表现为肠道充血或环状充血、肠内容物有黄色流晶样物质,而细菌性败血症肠道膨大、肠内容物稀薄;
(6)鳜传染性脾肾坏死病发生时养殖水体多发生“转水”或“倒藻”现象,而细菌性败血症无此现象;
(7)鳜传染性脾肾坏死病发生时鳜鱼有漫游于水面的现象,而细菌性败血症暴发时漫游现象少见。
鳜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早期治疗有一定效果,且前提是尽早发现、及时治疗、减少养殖生产对鳜鱼应激性刺激。如果养殖塘未发生“转水”现象,且漫游鳜鱼数量较少,可采取如下防治措施:第一天全池泼洒“水鲜”或“清爽”,隔4-5小时后全池泼洒“聚维酮碘溶液”(用量加倍),第二天全池泼洒“贵鱼康”。
(1)立即停止投喂饵料鱼,减少增氧机开动;(2)禁止随意使用杀虫剂(如硫酸铜等)及强刺激性的杀菌剂(如强氯精、漂白粉等);(3)禁止加水或换水,也禁止使用含氮肥料。
下载安装鱼大夫远程诊断APP
让鱼病的诊断与防治更简便、更专业、更科学
实时专注健康水产养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