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升高,鲫鱼细菌性败血症杀伤力很大,可

病原

嗜水气单胞菌、点状气单胞菌,革兰氏染色阴性。

流行情况

当前是鲫鱼产籽的阶段,常可看见鲫鱼在池塘边的杂草堆里相互追逐,而杂草堆又是比较脏的地方,用手将其拉起,带有黑色的泥且伴有浓烈的臭气,若鲫鱼长时间在这杂草堆里活动,对鱼的吻部、鳃部和下颌有明显的影响。

同时在这个阶段鲫鱼的摄食量会明显增大,当前普遍池塘都在投喂沉性料,如果食台周围残饵粪便淤质过厚,鲫鱼在这里找食,也必然会造成吻部周围,造成细菌感染。

这种病流行季节长,从2月底至11月,水温9~36℃之间流行,尤以28℃左右,最为严重。

该病流行与鱼类放养密度过大、饵料营养不全或变质、水质恶化和防病措施不严都有关联。

症状及病理变化

发病初期,病鱼外观体表有轻度充血,肠道内尚有少量食物,有时鱼还未出现外观症状,就已经死亡。

严重时会出现体表及肌肉充血或出血,眼球突出,肛门红肿,腹部膨大,解剖时可见腹腔内有淡黄色或淡红色的腹水,肝、脾、肾肿大,肝、肾颜色变浅呈贫血状。鳃贫血呈苍白色,严重时鳃丝末端腐烂。

防治措施

①清除池塘中过多的淤泥,防止高温或养殖后期,底质恶化。

②放养密度要适宜。

③用“速立灭Ⅱ型”+“福底Ⅱ型”全池泼洒消毒,连用2天,同时口服抗菌药。

执业渔医:李威

湖北仙桃五湖店

来源:好润生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shipp.com/bzxn/57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