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想教育乡村全科每日一练
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公告年?第2号
根据国家医师资格考试整体工作安排,年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时间延后一个月进行,即临床类别7月10日至23日、中医类别7月11日至19日、口腔类别7月11日至19日、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7月23日至29日、公共卫生类别7月11日至12日举行。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考试时间安排不变。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
年4月21日
答案解析
1.(1分)全科医疗第2章对于发热的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低热:温度为37.3?38℃
B.中等度热:温度为37.8?39℃
C.高热:温度为39.3?40℃
D.超高热:温度为40℃以上
E.低热:温度为36.7?38℃
您的答案:
参考答案:A
解析:低热:温度为37.3~38℃(A对),故本题选A;中等度热:温度为38.1~39℃;高热:温度为39.1~41℃;超高热:温度为41℃以上。
2.(1分)全科医疗第2章体温在40℃以上,24小时内波动不超过1℃的发热称为
A.弛张热
B.间歇热
C.稽留热
D.波状热
E.回归热
您的答案:
参考答案:C
解析:稽留热: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h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C对),故本题选C。
3.(1分)全科医疗第2章败血症的热型常为
A.稽留热
B.不规则热
C.间歇热
D.弛张热
E.波状热
您的答案:
参考答案:D
解析:①症疾和急性肾盂肾炎发热,是间歇热最典型的疾病。②稽留热体温常在39℃以上,昼夜体温变动范围较小,一般上午体温较下午低,但24h内波动不超过1℃,可持续数天或数周,体温可渐退或骤退,临床上常见于大叶性肺炎、肠伤寒等疾病的急性期。③弛张热又称败血症热型,是指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h内波动范围超过1℃,但最低体温仍高于正常体温。常见于败血症、化脓性炎症、重症肺结核、川畸病、晚期肿瘤等(D对),故本题选D。④不规则热,指发热时体温波动的范围极不规则,持续时间也不一定,体温曲线毫无规律。体温常在38℃左右或波动于37~40℃之间。临床可见于多种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支原体肺炎、肺结核、胸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风湿热、白血病等。⑤波状热,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性传染病的典型热型。
4.(1分)全科医疗第2章自发病起,发热可分为四个期,除了
A.前驱期
B.低热期
C.体温上升期
D.高热期
E.体温下降期
您的答案:
参考答案:B
解析:发热的临床过程自发病期可分为前驱期、体温上升期、高热期、体温下降期,无低热期(B错),故木题选B。
5.(1分)全科医疗第2章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所致的发热见于
A.中暑
B.脑膜炎
C.大叶性肺炎
D.脱水
E.脑血栓
您的答案:
参考答案:A
解析:①脑膜炎、大叶性肺炎引起发热,主要是病原体所致,属于感染性发热。②脱水引起发热,属于内分泌、代谢障碍所致。③血栓引起发热,属于无菌性坏死物质吸收所致。④中暑可直接损害体温调节中枢,导致发热(A对),故本题选A。
6.(1分)全科医疗第2章下面关于水肿的叙述,说法正确的是
A.水肿是指血管外的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
B.肾源性水肿发生的速度多缓慢
C.肾源性水肿,开始水肿部位从足部开始,下垂部位明显
D.血浆胶体渗透压增高,是水肿形成的机制
E.心源性水肿,一般是由左心衰竭引起的
您的答案:
参考答案:A
解析:①水肿是指血管外的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A对),故本题选A。②肾源性水肿发生速度多较快(不选B),肾源性水肿从眼睑或足部开始(不选C),水肿形成机制包括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不选D),心源性水肿常见于右心衰竭、缩窄性心包炎(不选E)。
7.(1分)全科医疗第2章下面关于水肿的临床表现,说法错误的是
A.心源性水肿从足部开始,下垂部位明显
B.肝源性水肿,不是可凹性水肿
C.肾源性水肿伴随高血压,尿量减少
D.内分泌性水肿,通常从腔前或眼眶周围开始水肿
E.营养不良性水肿,常伴有胸腹水
您的答案:
参考答案:B
解析:肝源性水肿为可凹性水肿,全身性水肿为液体在组织间隙内弥漫分布,若皮肤受压后出现凹陷,称为凹陷性水肿(B错),故本题选B。其余四项描述是正确的。
8.(1分)全科医疗第2章肝源性水肿开始水肿的部位是
A.足部
B.胫前
C.眼睑
D.上肢
E.以上均不是
您的答案:
参考答案:A
解析:肝源性水肿.开始水肿部位是足部,腹水常更突出(A对),故本题选A。
9.(1分)全科医疗第2章鉴别肝源性水肿和心源性水肿,最有价值的项目是
A.心尖区收缩期杂音
B.腹壁静脉曲张
C.肝肿大
D.肝功能异常
E.脾大
您的答案:
参考答案:B
解析:腹壁静脉曲张,是门脉性肝硬化的重要体征,一般不见于心脏病(B对),故本题选B。
10.(1分)全科医疗第2章下面关于发绀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发绀常发生在口唇、甲床等
B.正常血液中含血红蛋白为15g/dl
C.发绀是由于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的绝对量减少所致
D.中毒可引起发绀
E.严重贫血常不表现发绀
您的答案:
参考答案:C
解析:发绀是由于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的绝对量增加所致(C错),故本题选C。其余四项描述是正确的。
“畅想教育试学版乡村全科技能01畅想教育试学版乡村全科技能02
畅想教育试学版乡村全科技能03
请珍惜这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