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模式推广中
陶行知先生说:“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好的先生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学。”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是课堂是否精彩的关键。本着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大程度地帮助学生抓住课堂45分钟,我校数学教研组在中心校冯钦校长和教研组长宋志光主任的带领下,展开了对李庾南老师的“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模式”的学习,致力于探究出符合我校教学实情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自学是基础
学校教育的重点在于教会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自学要有目的、有方法、有让学生自学的内驱力,并不能一放了之,流于形式。比如在《平面直角坐标系》这一课中,自学环节教师可以运用简易地图,提出能够引起学生探索兴趣的问题,让学生独自思考,寻找出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意义,进而让学生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知识。
二、议论是枢纽
新课改提出要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体,所以在这一环节中我们合理运用了“小组合作学习”。
在课堂学生的座位安排上,我们根据班里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合理划分小组,每个数学课堂按照数学学习小组安排座位,以生带生。
在备课时,教师可以将重难点内容,设计成回答问题、观点辩论等形式帮助学生掌握新知,进而创造一个互帮互助、严肃认真、人人参与的探索知识的良好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学生的议论内容,深浅适宜,重点突出,更可以让学生对议论内容产生联想延申,在不断的课堂议论中相互启发,相互促进。
三、引导是关键
郑渊洁说:“教育不是管理,是示范和引导。”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自学环节要创设合适的情境,引起学生对知识的探究兴趣。在议论环节设计重点突出,具有议论性、启发性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新知。在课堂教学各个环节中,巧用提示、点拨、设疑、建议等方法,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使学生有目的、有方法、有激情、有兴趣地去学习,帮助学生建构完整的中学数学知识体系。
激发学生的求知和学习的欲望,远比教会有限知识有意义得多。希望通过结合教学实情以及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不断深入学习研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对中学数学的探索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中学数学知识的建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作者:苏爱敏
排版:宋莹莹
审稿:马德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