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爸爸妈妈们有没有仔细观察过宝宝的小手?最近有家长留言,说娃手上长了好多倒刺。
快看看你们家娃,手上有没有这个恼人的“倒刺”呢?
倒刺是缺乏微量元素吗?为什么会长倒刺?要不要撕掉倒刺?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些问题。
宝宝长倒刺到底要不要撕掉?不少家长常常有这样的疑惑,娃长倒刺了,是不是身体里缺乏维生素了?
事实上,我们通常俗称的“倒刺”,医学上称为“逆剥”。
一般来说,天气比较干燥、宝宝爱咬手指甲都会引起逆剥,这是很正常的现象,而非体内某种元素缺乏。
妈妈们不必太过担心,只要好好护理就没问题。
第一招:剪掉倒刺!
注意!是剪掉倒刺,而不是撕掉!!!
有些老一辈的人带娃时,看见手上的倒刺二话不说,就准备直接撕掉,万万不可!
记得之前看过一则新闻:
大连有个女孩手上长了倒刺后直接徒手撕了,结果几天后手指肿胀化脓,医院后医生告诉她:
撕倒刺可能引发炎症,导致脓毒症、败血症、甲沟炎、骨髓炎等,甚至有截肢的风险。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用消过毒的指甲剪直接剪掉,如果倒刺比较硬的话,可以先用温水将倒刺泡软,然后再剪掉。
第二招:涂上润肤霜!
宝宝之所以手上长倒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太!干!了!所以咱们平时一定要好好护理娃的小手,在干燥的秋冬季节涂抹温和无刺激的润肤乳、护手霜等。
第三招:戒掉过度吃手的坏习惯!
通常情况下,宝宝会在3~4月龄时开始吃手。7~8月龄达到高峰期,2岁后逐渐减退、消失,所以专家一般建议2岁前不用特别干预。但如果娃养成了随时吃手的习惯,每次都是“吃”半小时以上,或两岁以后还在吃,就属于过度吃手;要提早干预,因为有可能造成以下3大危害:危害1:影响口腔发育、变丑!如果孩子吃手时间更久,还会影响上下颌骨、肌肉形态改变——就会慢慢影响脸型。
人民网就曾报道过这样一则新闻:当然,除了「变丑」的坏处之外,还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发音和牙齿切割食物的功能。
危害2:影响手部发育!很多娃吃手不是单纯的吮吸,而是“又啃又吸”,很容易造成手部变形、红肿、破皮,甚至是皮肤感染,影响到宝宝手部发育。此前就有一位2岁宝宝因频繁吃手,导致手部畸形,最后不得不手术矫正:危害3:吃下细菌!俗话说:“病从口入”,宝宝的小手摸来摸去,细菌和病毒很可能被吃进肚子里,容易让宝宝患上肠胃炎、手足口等传染性疾病。很多娃都有啃咬手指的习惯,尤其是长了倒刺以后。
但啃咬手指,不仅很不卫生,还会使得水分加速蒸发,手指表皮更加缺水,从而长出更多倒刺。
所以爸爸妈妈要多加观察宝宝,除了长倒刺之外,关于宝宝指甲还有这些小问题.....
宝宝指甲4大问题误区
1.指甲长白点
误区:指甲有小白点说明宝宝肚子里有蛔虫。
正解:指甲长白点多半是小宝宝自己平时磕磕碰碰造成的。
哪怕形影不离,咱们也无法一刻不停地盯着宝宝小手啊。而且呢,指甲的生长速度很慢(平均一个月长3毫米),也可能是宝宝好几个星期以前受伤了,只不过现在才长出小白点而已。
指甲长了白点怎么办?
一般啥也不用干,小白点会随着指甲的生长慢慢移到指尖,到时候用指甲钳剪掉就行了。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小白点反复出现,或者大面积发白还伴有炎症,那就要带着宝宝及时就医。
2.指甲长条纹
误区:指甲长条纹是因为孩子缺钙缺锌。
正解:指甲长条纹不全代表身体不健康哦。
长竖纹是指甲生长发育的表现,不用太担心。但如果指甲长凹凸不平的横纹,大多是因为缺乏B族维生素。
譬如:食物太精细,炒菜(煮太久)洗菜(泡太久)方法不对,或者孩子肠胃功能不好,都容易导致维B吸收不足。
长横纹怎么办?
维生素B可以通过食物来补充。平时宝宝饮食要注意粗细搭配,粗粮少不了;炒菜时间不要太久,熟了就行,切好的菜不要在水里浸泡太久,以免维生素流失;
还可以在宝宝的食谱中适当增加一些像蛋黄、动物肝脏以及深绿叶蔬菜等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材。
艾灸公开课
长按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