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老了你却辞职修行生个孩子就能治愈矫情

图文无关

今天看了一条新闻《复旦硕士放弃高薪去禅修》:

复旦硕士生张立勇毕业后从事IT业,年薪四五十万,因工作压力大第2年就抑郁了,工作3年后辞职回家种地,最后去禅修中心边做义工边修行。

他说:“不想盲目追逐,要活出生命的意义。”并称如果只为赚钱,就不会回去工作,可在农村的父母无法理解。

记者说他的生活很佛系,他说他闭门修行不关心世事,不知何为佛系。

很多人被张立勇圈了粉,称他活出了真我。因为职业关系,我身边辞职去修行“活出真我”的人特别多。

辞职修行的“真我”,大致分为几类:

第1类:功成名就的社会精英。

财务早自由了,年轻时奋斗吃了不少苦,人到中年开始享受生活。他们的修行,有告老还乡的味道:要么去山谷里修个城堡,要么在闹市建个院子。聚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先天下之乐而乐。

第2类:事业遇到瓶颈的中产阶级。

上升无望,内心焦忧,希望暂时跳出庐山,满血复活后杀个回马抢。他们的修行,有寻终南捷径的情愫:要么背包四海巡游,要么租个小院开民宿。身边聚集了一群粉丝,每天兜售理想。

第3类:刚参加工作不久的避世青年。

他们对工作有着不切实际的幻想,工作能力却让所有人对他丧失想象。被上司批评了两句后,看了杂志上关于类型1的报道,或者在网上读了类型2写的文章,一冲动就写下“世界那么大,我要去看看”的辞职报道。他们的修行,不经过大脑,用脚投票:要么搭车穷游,要么做义工换住宿。

类型1和类型2在人群中都是万里挑一,但却吸引了全社会的注意力,让类型3很快丧失免疫力。让一群本应该过正常人生活的年轻人像野狗像盲流,不断被潮水左右着方向,却还以为在不断改变潮水的方向。

当辞职修行失败之后

3年前曾经去一个偏远农村,采访过一群年轻人。他们参加工作后不久,就被公益组织召唤,辞了工作,到农村关爱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在农村的修行,一修就是整整三年。

我们到这个村庄时,正值这个项目解散,十几位年轻人将各奔东西。临行前,他们坐在一起畅谈3年来的乡建生活。所有的年轻人,都像被打了鸡血一样,对组织满怀感激。感激有个机会,能屏蔽世俗的烦扰,忘我修行。

分享会结束,我提出一个尖锐的问题:你们有没有想过,项目解散后,你们绝大部分人,都要重返城市。而毕业后3年,是融入社会最佳时间窗,在这三年,在你们忙着修行时,曾经和你们同一条起跑线上的同学,已经成长为职场白骨精。而你们在乡村3年已经变成地道的农民,不是说农民不好,是因为思维方式已经完全不适应现代社会。

接下来你们要结婚生子,要赡养父母,而你们做义工的微薄收入,连日常生活都入不敷出……

很多同学针锋相对:我没想过要孩子,我父母不要我养。更有甚者说:我们为什么要适应社会,我们正在改造社会……

改造社会?你们还太年轻,被别人以改造社会为幌子卖了身还在替他们数钱:

曾经采访过某位乡建偶像的乡建项目。我被感染了,辞职返乡修行。过两年后,有位耿直的记者爆出了偶像乡建项目失败的消息。偶像很不高兴,要记者删文,记者不甩他。我也在朋友圈转发了这篇文章。偶像看到了后,要我删掉转发。

我回复他:我转发,并不是想对你使坏,而是我朋友中很多人,包括我,都是看了你们的经历,被感染。辞了工作,走上了在农村修行这条路。年轻人不懂事,容易被理想感染。但如果偶像崩塌,他们也应该有知情权。

偶像很快回复:我的新项目正在启动,你转发这条,让所有人都知道我失败了,那我的新项目就再也没办法进行了。

老吾老,才能及人之老;幼吾幼,才能及人之幼。

不管是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的公益组织,还是做复兴乡村的典型,如果修得自己都不婚不育,对自己父母朋友或粉丝都不管不顾,那修行召唤将成为一纸修书。

本应该全情投入拼搏的年纪,却选择了ALLIN修行,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看起来佛系而洒脱,其实和传说中的“三和大神”无异:

在深圳龙华三和人才市场周围,生活着一群与家人朋友断往来,拿着日结工资,整日泡网吧玩游戏的年轻人。

他们来到深圳打拼,不甘心盲目追求,不想做没有生命意义的工作,但本身却没多少技能。身上带的钱花光了后,只能到三和人才市场找日结临时工,做一天临时工泡三天网吧,每天只吃一顿8块钱的盒饭,晚上住15块一晚的通铺。

最终,他们从好高骛远的青年蜕变成三和大神。三和大神的人生信条是:不到花光最后一分钱,绝不去找工作。

世俗的名利追逐,甚至是真实的生命,对三和大神来说都没有任何意义,他们只在意游戏中的修行。面对世人的冷嘲热讽,他们冷眼旁观: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很多年轻人,以为辞职修行是件浪漫的事情,他们以为他们能修成姜太公最终主持封神榜,但却没想到绝大数都修成三和大神成为负面典型。

修行只不过一场练级游戏

修行不分贵贱和年纪,但辞职修行却对出身和年龄却分得很清。草根出身,没有任何人为你兜底,天生只有为人兜底的命。那就应该白天打满鸡血搬砖,晚上打手电筒看搬砖攻略。至于辞职修行?在还是癞蛤蟆前,还是先死了吃天鹅肉的心。

禅修哥和三和大神,其实是同一类人。说得好听一点,叫断舍离,说得通俗一点叫放弃。禅修哥和三和大神其实潜伏在我们每个人的意识中。我的很多大学同学,甚至我自己,在大学时代就差点成为三和大神中的一员:

有一次,老四三天三夜没回寝室,我和老大担心,去学校几公里外的网吧一条街找他。后来,终于在网吧找到了,老四躺在椅子上打盹。问他为啥不继续PK,他说:“游戏有防沉迷系统,每天要强制下线一小时。”

我和老大劝他回学校,他死活不肯。说再过几分钟一小时就满了,又可以上线练级了。这时,他旁边一哥们,不知为何,突然抽筋吐血倒地。网管来了,一边招呼人把人抬走,一边和围观群众说:“没事,他就是玩网游太久,休息几天就好了,你们继续玩吧!”

网管把地上的血拖干净,这台电脑立马被人占了。老四还准备玩,我和老大怒了,把他拖走了。他一下机,他的电脑立马被人占了。(那时,学校配电脑的同学还比较少,机位还很稀缺)

老四后来大学没有毕业,只拿了个肄业证。因为他把几年的学费都上网了。后来,庆幸的是,老四没有成为一边打游戏,一边等待死亡的三和大神。因为,他结婚了,很快有了孩子,他成为了一个每天熬夜挣奶粉钱的正能量大叔。

还有另一位大学同学,在修行路上走得更远:上大学四年,他只交过一年学费,剩下三年的学费,都交给了网吧。有一次,该同学没钱充游戏点卡了。他回到了宿舍。一手拿着可乐,一手拿着鸡腿向我们诉苦:“能不能借我一百块钱,这个月我没钱吃饭了!”

毕业后,他也只拿了个肄业证。同学都担心,他以后要废了。但没想到走入社会,他的人生却开挂:没毕业证他找工作四处碰壁,受尽别人的嘲笑,最终只能冒充大学生给中学生补课,他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尽可能压缩游戏练级时间,后来补课的需求太旺盛,他竟然开了家公司专门给孩子辅导作业,几年后竟然混成了“校长”。

问他现在还在游戏中练级修行吗?“校长”怒了:“每天要对几百号学生负责,觉都没时间睡,哪还有练级的心情?”

上大学,对绝大部分年轻人来说,是第一次远离父母束缚,是独自修行的开始。但对另些同学,却是堕落的起点。很多人大学修行四年,没有修成正果,却堕落成游戏的奴隶。

出社会后,自给自足,不需要对任何人负责,不要为任何人兜底。很多人于是进入漫长的“后学生时代”,一头扎进各种修行中,就像学生时代一头扎进种种游戏里。

在各种修行产品面前,我们每个人都是小白,我们都高估了自己的自制力。每款爆款修行产品后面,都站着一群洞悉人性的产品经理。你为什么刷抖音、吃鸡停不下来,因为互联网产品经理们,把欲望、人性都拆解成各种算法,这精巧的算法比毒品还猛,靠自制力根本没办法挣脱。

父母老了,你却选择修行?

修行,无论是禅修和穷旅,看起来高大上,

其实本质和和吃鸡、刷抖音、搓麻将一样。

都是吃时间和意志的魔兽。

为了防止他们吃掉你时间消磨你意志后,让你去死。

结婚生子是最好的办法,最好像我一样,生两个,立马就治愈你的矫情。

我不能辞职修行,我要为家人兜底

我们每个人,都有惰性。如果没有对比,没有制约。我们每个人都会堕落到底。

十多年前,我乐衷做的事情,就是骑自行车旅行。那时我认为骑行,是我的修行方式。我以为我骨子里是个吉普赛人,会一直在路上。

我骑的第一个长途,是沿着京杭运河骑行。18天,骑行了多公里。当时,我还没有自行车,有位和我爸一个年纪的大哥知道我的计划后,就把他刚花元买的山地车借给我。

那一年他刚刚退休。他决定去实现他年轻时环游中国的梦想。我旅行归来,还车时他和我说:“很羡慕你,年纪轻轻,就能说走就走。”

那时我以为我骑了个长途就上了天(这和很多人认为去了西藏心灵就被洗涤一样),很拽的回他:“那你年轻时为啥不走呢?”

“不是我不想去,是因为我不仅仅是我自己的,我要努力工作为全家人兜底。”他这一兜底就兜了30多年,先是为父母,后来是为自己的事业和孩子。好在辞职旅行的梦想虽然推迟到30多年,自己才50多岁,一切还来得及。

后来有一次我陪他骑完了山东半岛海岸线后,和他定下了10年之约:每年骑自行车陪他骑一次长途,我们一老一少翻越了过秦岭,跨越了祁连山后。我开始结婚生子,穿越世界的旅行嘎然而止,10年之约也烂尾。而他却一直在路上修行:不声不响穿越了川藏线,骑完了中国0公里海岸线,……

每次见面时,我们俩聊的还是工作和旅行,只不过我们换了人:我说的是工作无休止的烦恼,他说的是路上。

年轻的草根,就像张白纸。而在红尘中的每一种经历,都像是画笔。你的人生是画出《春江花月夜》还是《百鸟朝凤》,完全取决于你的经历。如果你在年纪轻轻就辞职修行,那相当于斩断了那只笔。当你老了,交白纸的终将变成白痴。

“父母在,不远行”的时代已经过去,“父母在,不修行”应该是底线。

辞职修行几年后,你就人到中年,父母也到了病患高发期。你先要让自己能生活,让父母在生病时,要么自己在床头端茶送水,要么能伺候人民币。千万别说你在修行后,“真我”变成“真饿”,对要靠你兜底的人无能为力,只能每天给她祷告,愿她洪福齐天。

日本的“御宅族”就是辞职修行的前辈:辞职在家修行,足不出户几十年。

要辞职修行做真我,没问题,请拿出努力和实力,不要以修行为借口做缩头乌龟。以修行之名,啃老啃出了天际线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shipp.com/bzsx/126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