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左右有一首说唱连谱的网络歌曲叫做《大学生自习曲》,灰谐幽默的歌词,加上那配有FLS的动画效果,真是将当时少部分大学生的自习现状形象逼真地显现出来。时隔20年,再次想起那句,“我说,你是新来的吧”,便想起了年底刚到新兵连的一些事。
在火车上,接兵干部对我讲,咱们去的部队训练强度不大,主要是搞业务,能看到骆驼、胡杨林、弱水河。提到弱水河还有一个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弱水河也叫流沙河,是当年唐生西天取经时收沙和尚的地方,听到这些,我的脑海中浮现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西游记”等等画面。我只盼望着火车赶紧到达部队,可以尽快验证那树、那河、那骆驼。
额是百(白)水滴
二天一夜的绿皮车箱转为半天军事专列后,便到达东风站。刚下火车,当背着背包向前走时,没有想到,一个长长的采访话筒便伸到我的面前。
同志,请问您是来自哪里的。一个女中尉手提着话筒,一个男上尉扛着摄像机,正要采访我。后来才知道他们是东风电视台的。
到了新环境,我这个农村娃,一切感到新奇,正在东张西望,便立马回过神来。
额是百(白)水滴。
哪里?
百(白)水滴。
他俩一看到此情景,感到我的方言太重了,搞不懂,便转向我身后的其它人。
事后一想,真是后悔,您就不会讲普通话,他们知道百(白)水滴是哪里呀,您就不会说:我是陕西省白水县的,这样一次大好的表现机会就没有了?
再说,通过这件事,我也有个小小的感受,那就是出门在外,一定要讲普通话,坚决不能讲土话。要不然,人家城里人怎么说话都那么好听。
一碗红烧肉
到了新兵团,也就是4号,为了保密,这里许多地方以数字命名。比如10号就是铁路管理处等单位的驻地,4号驻地周边都是戈壁滩,四周用铁丝拉着,隔10米左右有个水泥桩子,好像电影里演的,某革命军的驻扎地一样。
我们被分到了十六连。班长带我们放下行李,买完生活用品,就去能容纳近人的大饭堂吃饭。我们9个人,1个班长,8个新兵,围着方桌坐好。只见炊事员2人抬着大铁桶,拿起放在桌子上的空盆给我们打了近一盆红烧肉配土豆。那肥滋滋地肉看着真是眼馋,我下意识地咽了咽口水。班里兰州的城市兵叫王德春,就迅速地拿起班长的碗,给盛满了。紧接着,又打算给大家盛,被拒绝了。还好,每个人可以满满地盛一碗,盆里还剩一点。
也许都是十八九岁的小伙子,也许是二天一夜的方便面、白开水等吃够喝烦了,大白馍头被一个一个的下肚了。班里有个小伙子,名叫刘志敏,后来我们给起的外号叫山东大汉。他一口气吃了4个,还憨憨地说真好吃。我更厉害,直接是5个,好吃是好吃,没敢说出来,怕人家笑话咱。而且,一下子端起碗,大口大口地吃肉,这是我人生的第一次,感到部队的伙食就是美,与上高中时的白开水泡馍相比简直是天上人间。
真真切切
新兵班长叫梁安国,是江苏人,普通话讲的不好,有些话我们有时听的不太清楚。不过,没关系,他多说2次,我们认真听几次就懂了。
我们新兵二班8个人,在班长的要求下,进行自我介绍。本以为班里的高中生不多呢,没想到,4个就是,占半壁江山,着实让我感到压力。这4个人有湖南的陈小明、江苏的丁洪民、山东的刘志敏、陕西的我。当时,就想,如果我们4个都考军校呢,谁的把握性大一些。
还好,班长虽然只有初中毕业,但是他特别崇拜有文化的人。刚来2天,就叫我们写感受。我的感受里引用了“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使全班感到这小子还能摆活二下。
但是强中自有强中手,一山更比一山高,人家王德春比我小2岁,考大学只差10分。他写的感受才叫绝呢,大致意思说,他们家族里有近4个军人,以前只是听说,部队生活如何苦,驻地如何偏远,等到了此地后,才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们说的话语。当时,全班都为他使劲的鼓掌。后来当我和他熟悉甚至于新兵下连,分到一个连队时,才知道他们家最大的官为兰州军区大院里的某处长,算是正团职军官,最小的是一个表哥,是新疆军区某红军师的志愿兵。
我也感到人家确实写得比我好,心中不免有些失落。但是他的亮点是“真真切切”这四个字,我便记住了,以后只要写日记或写作投稿时,能用它都在用。一用它,就想起了那个白白净净叫王德春的城市兵。
可惜,新兵下连不到半年,他就调到兰州军区去了。时间都过了24年了,我们一次面也没有见过。真想问一句,战友,您现在过得好吗,您的愿望实现了吗?
乌鸦满天飞
在渭北高原的老家,一般出现乌鸦或者是猫头鹰,认为是不祥之兆。但是都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我看也是这个道理。
4号驻地是新兵的训练基地,每年12月至次年3月份,都有大量的乌鸦在此栖息,为什么,因为近号军人产生的厨余垃圾,足可以养活这群乌鸦,还无数个小麻雀。它们总是停留在高大且无人修剪的大白杨树上,伺机觅食。不由得让人想起那些古诗词:枯腾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它们是欢迎新兵,也是欢送新兵的使者,一年年都是这么过活的。我想冬天的戈壁滩如果没有那些残羹剩汁,那些乌鸦如何生存。又在想,老天爷不会饿死瞎眼的雀。
此时,乌鸦是侯鸟、是信使、是努力奋斗的强者,无论条件如何恶劣,总是在想办法生活。
我怕死、我会死吗
我在西安火车站就有些感冒,一路上坐着火车去部队,路上人当然不美气(陕西方言)了。当时,就想,我会不会没到部队就死了,也许您会笑话,确实人在生病时最脆弱。
也是冬天,想想如果在家里,生病了,至少可以吃点药,躺在热炕上,想吃什么,叫母亲或者大姐给我做就行了。而那时不行,是在当兵的火车上。出门三步一个天,此时,更加想念母亲她们,差点泪花闪闪。
轮到新兵第一次站岗了,我也上岗了。夜里的戈壁滩特别地静,静得害怕,又听说当时新疆有几个当兵的被少数民族极端分子给杀了。况且,我们驻地在内蒙古,那里的人可都是成吉思汗的子孙,是很狼很野的。边站边想,边想边怕,想想如果有少数民族把我杀了怎么办。我和同班的丁洪民干脆把连大门悄悄地关上,用桌子抵着门,两人靠着桌子硬是把那两个小时给撑了下来。
在后来的军旅生活中,我的胆量有了增长,但仍忘不了新兵时候的怕。那时在想,如果当时真的被蒙古人杀了,如何是好,自己的愿望肯定实现不了,我的母亲该有多伤心啊!真是“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
战友,新兵时,你怕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