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作文安徽歙县二中高一年级学生优秀

请以“桥”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注意:(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3)题目自拟。(4)不得抄袭。(5)不少于字。

桥,大家所熟悉的事物,在山涧有独木桥,在公路有石拱桥,在城市有立交桥和天桥。各地的桥,每一座桥都不一样,每一座桥的故事也不同。它是人们绝处逢生的一条通道,像一条远方的长虹出现在渴望者的心上。

日常生活中,既有有形的桥,也有无形的桥,比如当你要摆脱困难、跨过厄运时,你所期望的眼前那一座能使你峰回路转、顿入光明之地的桥。这也许是“理解之桥”“友谊之桥”“连心之桥”“智慧之桥”“财富之桥”“命运之桥”“人生之桥”“亲情之桥”。

我们在初中时学习过一组以“桥”为话题的文章,如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刘宗明的《北京立交桥》、碧野的《吴门桥》、水上勉的《母亲架设的桥》以及张祝基的《巴黎的桥》等等。

以“桥”为话题的作文,可以有多种写法,既可以写现实中那有形的桥,也可以写那无形的桥。

常见的写法有:

1.写成说明文。向人们介绍桥的起源、历史变迁、结构形式、种类特点等;也可以选择一两座有代表性的桥,如:大家所熟知的赵州桥、卢沟桥、南京长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上海黄浦大桥等等加以重点说明;当然更可以介绍你熟悉的家乡的桥。

2.写成记叙文。可以以桥为线索,通过描写桥在不同时代的演变发展来突出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科学的昌明。如古代社会是木桥、石桥,当今社会则是钢精水泥桥、斜拉索桥等。当然也可以写家乡桥的发展变迁及与桥有关的人和事。

3.写成故事、小小说或散文。这种写法当然是写与桥有关的故事,如故乡的小桥边儿时的友情,他乡桥边与老朋友的相逢,异国桥头对家乡的思念等等,以桥为背景,寄寓各种情感。

4.写成散文。这种写法可以以桥喻人生,我们目前的生活现实是河的此岸,我们的理想未来在河的彼岸,只有通过奋斗拼搏这座桥梁,我们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5.写成散文。从桥的作用的角度考虑,桥的作用在于联系沟通。任何形式的联系沟通都可以比喻做桥,如对外开放是交流之桥,沟通了国内与国外的联系;党的富民政策是富民之桥,让人民走向了富裕之路;交流谈心是心桥,联系起了人与人的心灵,使自己跟对方靠得更近。

桥韵

安徽省歙县第二中学高一年级(4)班李慧颖

桥是什么?

对啊!桥是什么?

谁会考虑这个问题呢?

著名的桥梁学家茅以升却仔细地考虑过这个问题。他说桥不过是一条板凳,两条腿架着一块板,板上就可以承担重量。把这板凳放大,跨过一条小河,或是一个小谷,就形成一座桥。

不!桥,不是这么简单的!

不是的,绝不是的!

如果是的话,那爱心桥算什么呢?那天上迷离的彩虹桥又算什么呢?所以,它并不简单。

在我的内心深处有两座不简单的桥,它们是——

亲情之桥:太平桥

岁月像过滤的筛网,筛去记忆中的泥土,留下了闪光的金子。

我早已欣赏过赵州桥的古朴苍老,领略过长江大桥的矫健雄伟。然而,我却总是时时惦记着家乡古城那座小桥,记着我童年梦幻的小桥。

一到放假,缕缕牵挂总是促使我去寻找那温馨甜蜜的童年回忆。

那是一座拥有高龄的石拱桥,横跨在低吟浅唱的新安江上。

水美,江美,桥也美,桥上那青石板路被行人的足履磨得珠圆玉润了。

大桥给我有趣的童年染上了瑰丽的色彩。然而,转学、搬家、升高中及住校,旋转的生活车轮带走了我的童年和无邪。

当我再次走向大桥时,愉悦平静的感情湖水,不免泛起点点惆怅的涟漪。

听,桥下传来鸣琴一般淙淙的水声。

它,就是太平桥,一座饱含我童年与亲情的桥。

友情之桥:万年桥

窗外雨潇潇,把思绪浸润得葳蕤多姿。

冬已去,春光一缕送来温馨一片,故乡的桥连着难忘的友情。

还记得那座古韵悠悠的小桥么?我记得,我们记得,我们这一群嘻嘻哈哈的小孩、一伙年少天真的伙伴、一群朝夕相处的同窗记得。

我们曾同行,带着真诚,怀着希冀,揣着梦想,走过风雨中的古桥,走过艳阳下的古桥。

几丛青苔,几棵小草,抑或是几粒小螺,悠然展示着小桥的殷实和安宁。

走过前人屐履磨润得青石板路,足音空跫,当是现实与历史相互碰撞的回声古桥的学名叫“万年桥”,我称她“友情之桥”。它曾陪伴我们走过幼稚,走过童真,走向靓丽的花季。

古老的徽州文化造就了你,座座嶙峋的牌坊托举着你,细细柔柔的炊烟笼罩着你,双双深情的明眸挂念着你。

啊!亲情之桥,友情之桥,纯洁的色彩,矫健而有不失优雅的身姿,是我人生道路上的一缕春风,一抹阳光。

音乐桥

安徽省歙县第二中学高一年级(5)班鲍孝兰

你理解音乐可以陶冶人的心境吗?你听过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琵琶声吗?你欣赏过浮云柳絮般的琴声吗?你品尝过让人心碎不已的歌声吗?或许有过吧!但你领悟到了音乐是一座桥了吗?一座让人对未来充满憧憬的桥。

——题记

蝴蝶飞呀飞,蝴蝶飞呀飞,就像童年在风里跑,感觉年少的彩虹,比海更远比天还要高人的童年就如一只美丽的小蝴蝶,在蓝色天空中游戏,在风中不断追逐自己的梦。

童年也像追逐成长吹来的风,轻轻的吹着梦想慢慢地升空。梦想中有一座长长的桥通往理想的天堂,天堂是一座城堡,城堡中装满了美好的一切。但是小蝴蝶必须更快地振动翅膀,因为它现在还只站在桥的这一头,以后的路,还很长很长,生活这本书才刚刚打开。

蝴蝶飞呀飞,飞向未来的城堡,打开梦想的天窗,让那成长更快更美好。星光依旧灿烂星光依旧灿烂,真心依旧没有改变,有了泪和汗,才能洗尽离合悲欢人已慢慢长大,思绪也渐渐成熟,但心中那份对梦想追逐的真心始终没有改变。

站在桥上,回头看看走过的路,路上的每一个脚印都洒满了泪水和汗水。一路走来的艰辛与挫折使年轻的心逐渐成熟,日益疲惫,但那份执着的信念主导了一切。

轻轻地背上背包,望望桥尽头那座充满神秘色彩的城堡,甩甩头,迈开了那坚定的步伐。

相聚是我的所有的期盼,青春是无悔的路,彩虹是心与心化成的誓言,风雨过后浮现。

明天会更好轻轻敲醒沉睡的心灵,慢慢张开你的眼睛,看看忙碌的世界是否依然孤独的转个不停脚步近了,目标近了,眼睛亮了,内心沸腾了,心跳加速了,一切都生动起来了,桥的尽头清晰可见,心头那份执着的信念有了归宿。

突然之间觉得一路走来的挫折与艰辛变得很美好,很有价值。只要迈出那一步,你就走进了日夜追寻的城堡。但这并不代表你拥有了它。它还需要你去拼搏,去奋斗,因为生活的长河中,从来就没有一帆风顺的船。

让我们的笑容充满青春的骄傲,让我们期待明天会更美好。

音乐是桥吗?

是吧!只要你用心去体会。

上面两篇习作的体裁同为散文,但是却各有千秋,可读性都很强。

李慧颖同学的《桥韵》写的是有形的桥,鲍孝兰同学的《音乐桥》写的是无形的桥。

李慧颖同学不愧是古徽州人的后代,她的《桥韵》以桥寓情,借桥抒情,内容上带有浓厚的徽州文化的历史积淀,具有乡土地域风味;结构上采用总分总的形式,中间夹有小标题;语言纯熟老到,用词准确。

而鲍孝兰同学的《音乐桥》则以桥喻人生,诠释事理,洋溢着新时代的文化气息,打着深深的时代烙印;结构上大胆地从音乐中汲取写作的养分,借鉴了乐曲安排结构的方法来剪裁布局文章的材料;其次,文章用大家熟悉的流行歌曲的歌词作小标题及用来作为文章行文的线索贯穿全文,显得新颖活泼,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再次,语言上也富有特色,哲理性很强,含义深刻。

(指导教师程鸣评析)

母亲的三巴掌

安徽省歙县第二中学高一年级(5)班江秀清   

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但做的都是不普通的事。这就是我们的母亲,一个伟大的人。是她赋予给我们生命,也是她赋予给我们幸福。我们的童年是无忧无虑的,因为母亲为我们做好了一切。她为使我们吃的饱穿的暖,自己却在默默忍受着辛酸。   

这就是母亲,世界上最最伟大的人!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终于能深味它的内涵了!小草是无法回报太阳的恩泽的,正像我无法回报母亲一样。   

清晰地记得,有多少次母亲让我面壁思过,有多少次在我的屁股上打上了这么几巴掌,不遗余力地将我推上了人生的正轨。更清楚地记得母亲的三巴掌教会了我诚实、宽容与坚强!

那时候母亲是弓,我是箭,每次箭的离弦,都需要弓的极力弯曲,都伴着弓的翘首张望。弓因箭而弯。我也曾责怪母亲,我也曾怨恨过母亲。直到有一天我才明白母亲是以她独特的方式爱着我!需要我去读懂。   

记得有一次,那是一个夏天,放暑假了,这无疑就是我们这些孩子最开心的`时候。骄阳炙烤着大地,孩子都互相在串门,你来我家,你来我家。多好玩啊!那时候,我的小伙伴可多了,随便去那一家玩都行。

那天,我们在“小富翁”家玩,这是我们给取的绰号,因为她们家有钱,所以大家都这么叫她。小时候,最受欢迎的游戏就是捉迷藏了,大家都一直同意玩这个。但我们对“小富翁”家并不熟,如果让我们去抓人,那就太不合算了,所以只好“小富翁”来抓我们了。

“1、2、3”随着声音,大家都躲了起来,我躲在了“小富翁”的房间里。她的房间真好看,我正在欣赏,一步小心打翻了一个可爱的小花瓶,我急了,急得像只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小伙伴们闻声都过来了。 

“小富翁”生气极了,还说要我赔一个,我哭哭啼啼地说:“不是我打碎的。”

“你撒谎。”“小富翁”生气地说,“我去告诉你妈妈。”说完,边扭头向我家走去。   

回到家,我看到的是母亲严肃的脸,我害怕了。

母亲问我:“你打碎了人家的花瓶?”

“没有”我支支吾吾地说。

母亲挽起袖子往我的屁股上打,虽然是简简单单的一巴掌,可我却感觉到了钻心的疼痛,一巴掌过后,母亲走到了外面,我听到了母亲的哭泣声,我体会到了母亲教我做人诚实的真谛!   

还有一次,妹妹来到我家,妹妹一向是个调皮的小女孩,每天一来我家就总是缠着我,我很讨厌这样,好像每时每刻都有被人监视着。

那天,妹妹用水枪在我的房间喷洒,也许是她年幼不知道房间成了她打水仗的好地方,我见了,像一支立了弦的箭一样,三步并作两步夺上前去抢过她的小水枪,摔在了地上,妹妹先是呆了一下,然后放声大哭,母亲听见了哭声,马上赶了过来,看见妹妹哭了,给我的迎面就是一巴掌,我十分委屈,捂着脸就跑了出去。   

夕阳落了下来,我迎着夕阳的光辉整理着我情绪,忽然感到刚才的一巴掌的疼痛已经渐渐消逝,我看见了母亲在寻觅我的身影。

我知道这一巴掌给我的教训就是“宽容”,只要退一步,就会海阔天空。就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母亲的巴掌给予我的不只是做人的真理,还有那精神上的支持。

那年,我上二年级,学校有个朗诵比赛,当时老师并没有要我去比,我毛遂自荐,可惜我毕竟没有很好的优势,并没有得奖。

这对我来说是个很沉重的打击,回到家,我哭了,我以为母亲会安慰我,但母亲没有,她拉起我,又是给了我一巴掌。

然后对我说:“你给我记住,失败不可耻,可耻的是你没有坚强地爬起来。”

母亲的一番话和那一巴掌在我的心里翻江倒海,巴掌还火辣辣地留在我的脸上。但这巴掌的意义却永远留在了我的心。   

母亲的三巴掌,疼痛但又意义深刻。

母亲是以独特的方式爱着我!需要我去体味。   

母亲的第一巴掌告诉我:诚实比什么都重要。母亲的第二巴掌告诉我:人如果拥有了宽容,那是美丽的。母亲的第三巴掌告诉我:做个坚强的人不可耻!   

母亲带我去游览山水,告诉我山之雄厚,水之智慧,告诉我自然之伟大,社会之深厚。她带我走遍祖国各地,告诉我祖国之伟大;她教诲我尊敬老师,告诉我老师之伟大……可是,母亲!您却没有告诉我:一个母亲,其实可以比一切都伟大。您让我知道了,要想自己的生命流光溢彩,就必须拥有一种感恩的心态!   

母亲,儿时面对您严厉的巴掌,我不知道是该勇敢接受,还是该选择逃避。但现在我选择勇敢接受。因为,在悲伤时,您的巴掌虽疼痛,但却是慰藉;在沮丧时,您的巴掌虽疼痛,但却是希望;在软弱时,您的巴掌虽疼痛,但却是力量。

母亲,我在您小小港湾中躲风避雨,您为我开阔了视野,您是我永远的挚友,生命的动力!

这篇文章是以“母爱”为话题的优秀习作。小作者善于开动脑筋,想人所未想,写人所未写,逆向思维,剑走偏锋,通过描述母亲的三巴掌将母亲对自己真挚而深切的爱,写得酣畅淋漓。

(指导教师程鸣点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shipp.com/bzsx/110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