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治疗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秋冬季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
一、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为甲、乙、丙三型流行性感冒病毒,通过飞沫传播,临床上有急起高热、乏力、全身肌肉酸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病程短,有自限性,中年人和伴有慢性呼吸道疾病或心脏病患者易并发肺炎。
1、流感的症状有哪些?
起病急骤,畏寒、发热,体温在数小时至24小时内升达高峰,39~40℃甚至更高。伴头痛,全身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中毒症状;颜面潮红,眼结膜外眦及咽部充血;道症状较轻,咽干喉痛,干咳,流涕、流泪、可有腹泻、呕吐和腹胀等消化道症状。
2、流感应如何防治?
(1).避免接触传染源。病人及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发病后1~7天有传染性,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猪、牛、马等动物均可能传播流感。早期发现和迅速诊断流感,应及时上报、隔离和治疗患者,减少传播,降低发病率,控制流行。
(2).切断传播途径。病毒存在于病人或隐性感染者的呼吸分泌物中,咳嗽、说话、喷嚏时散播至空气中,流感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因此,要少去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回家后要注意洗脸、洗手、漱口等。
(3).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与年龄、性别、职业等都无关。可通过疫苗、药物预防等。
3、流感预防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增强自身的抵抗力和增进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应加强锻炼,营养膳食。
(2)通风是最好的消毒方法,因此居室、办公室要经常通风透气。
(3)为避免传播感染,应尽量少到人群集聚的公共场,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尤需注意通风。
(4)注意气温变化,适当增减衣服,避免外感风寒。
(5)及时医治易诱发流感的疾病如营养不良、贫血、肠寄生虫症等病,以防双重感染。
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又称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经呼吸道传播所发生的一种化脓性脑膜炎。它发生在冬春季节,主要表现是突发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皮肤黏膜瘀点和脑膜刺激征,严重的还会有败血症、休克及脑实质损害。
1、流脑的传染源是什么?
流脑的传染源是带菌者和病人,病人在发病后10天内都有传染性。
2、流脑的传播途径是哪些?
流脑是经呼吸道传播的。带菌者或病人的咳嗽,讲话、打喷嚏时的飞沫散播在空气中,健康人吸入这种带有脑膜炎双球菌的空气就有可能感染流脑。与带菌者或病人握手、拥抱、接吻等密切接触也有可能会感染流脑。
3、流脑主要有哪些症状?
得了流脑的主要症状是:发热、头痛、咽痛、全身酸痛、颈痛、喷射状频繁呕吐,四肢躯干以及粘膜可以发现瘀点(出血点)、瘀斑(出血斑)。症状重的出现高热、抽筋、昏迷。严重的病人可以在24小时内死亡。
4、预防流脑有哪些措施?
(1)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2)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3)多晒太阳,勤洗衣服,勤晒被服;(4)多到室外活动,加强体育锻炼;(5)不去或少去人群集聚或通风不良的场所;(6)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食用适量大蒜;(7)15岁以下的儿童要打流脑疫苗进行预防;(8)养成不随地吐痰、不对着别人咳嗽、打喷嚏、吐口水和勤洗手、勤剪指甲等良好的卫生习惯;(9)有发热医院诊治。
三、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发热、咳嗽、流涕、结合膜炎、口腔麻疹黏膜斑及全身斑丘疹。本病传染性很强,多发于冬春季节;传染方式主要为空气飞沫传播。
1、流行特征传染源
麻疹患者是本病的传染源,传染期为发疹前后各5天。
传播途径主要经空气传播,眼部分泌物中的病毒也可通过直接接触传播。
易感性人对麻疹普遍易感。患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流行特征麻疹多见于儿童,5岁以下发病率最高,6个月以下婴儿极少发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发病率以冬春季较高,流行多集中在春季。
2、主要并发症
肺炎是麻疹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麻疹致死的主要原因。肺炎多见于出疹期,为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或细菌病毒混合感染。并发肺炎表现为高热不退,咳喘加剧,呼吸急促,发绀等,严重者致心功能不全,心率增快,血压下降,肝脏肿大。
脑炎可发生于出疹期或恢复期。主要表现有高热、昏迷、惊厥、肢体强直或痉挛,甚至有呼吸衰竭等症状。麻疹脑炎多见于2岁以下婴儿,一般发生率为1—50/万。
3、治疗与预防
患儿在家中隔离,室内保持安静,温度和湿度适宜,光线不能过强。发热期应供给足量水分,给富有营养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保持眼、皮肤、耳、鼻及口腔清洁,防止继发性感染及角膜软化。高热中毒患者应防止电解质紊乱。治疗中医以清热解毒为主,西医给予抗感染及对症治疗。
4、主要预防措施:
(1)加强有关麻疹防治知识宣传教育。
(2)搞好麻疹疫苗接种工作。
(3)教室、宿舍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清洁。
(4)一旦发现麻疹患者,马上进行隔离,隔离至出疹后5天,如有并发症则延长至出疹后10天。
(5)如发生麻疹流行,应避免去公共场所游玩。
四、轮状病毒性腹泻
轮状病毒腹泻是一种由轮状病毒所引发的胃肠道感染性腹泻。轮状病毒性腹泻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发病高峰多在秋季,故又名“婴幼儿秋季腹泻”。轮状病毒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到目前为止,尚无特效的轮状病毒治疗药物。
1、轮状病毒的主要传染源是什么?
患者与无症状带毒者是主要的传染源。
2、轮状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有哪些?
主要通过人传人,经粪―口或口―口传播,亦可能通过水源污染或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生活接触传播。
3、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特征是什么?
轮状病毒感染后多数无症状,有症状者常为5岁以下儿童。潜伏期约为2~3天,发热、呕吐和腹泻是最常见的早期症状,多数患儿在病初即可发生呕吐,常先于腹泻;大便次数增多,每日多在10次以内,亦可达数十次,量多,黄或淡黄色,水样或蛋花汤样,无腥臭味,粪便中钠与氯升高;少数可有呼吸道症状如咳嗽、流涕等;常出现脱水和酸中毒症状。
4、如何预防轮状病毒性腹泻?
及早发现和隔离病人;对病人粪便应消毒处理;重视水源及食物卫生,餐具中进行消毒;婴儿室应有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应提倡母乳喂养婴儿;6~24月龄的婴幼儿可口服含有各型轮状病毒的减毒疫苗,刺激局部产生IgA抗体,以达到预防感染的目的。口服减毒轮状病毒疫苗是现阶段最有希望的预防方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