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悼!29岁“最美医生”去世……牙疼的危险你不可不知……
前两天,南京的麻醉医师高苏麟因劳累感染至败血症,引起多发器官衰竭,不幸去世,年仅29岁。高医生曾因为和同事在年救了一名突发心脏病的老人,垫上元医药费就悄然离开,该事件一时间爆红网络,网友们把两位帅哥称之为“最美医生”。
这样一位好医生的离去,让无数医护人员、患者感到无比伤痛和惋惜。
一周多以前,高医生曾经说自己“牙疼”,之后就迅速发展为败血症,多器官衰竭……
牙疼这件事怎么会这么可怕?其实,除了高医生这样的病,牙疼还有可能增加癌症的风险。
牙疼,或许还只是疼痛,但是如果有下面这些症状,可能,就真的是大事了——
因为这些症状,可能是牙周疾病的前奏——而根据8月1日刚刚发布的消息,美国研究发现,曾患有牙周疾病的女性在绝经后癌症总体风险升高14%!
什么什么,小小的口腔问题怎么还跟癌症挂上勾了?
牙周疾病到底是什么?而这究竟是怎样一回事?怀着满腔的疑问,小诺颤抖着点开了新闻——
何为牙周疾病
那么牙周疾病,真的会增加癌症风险吗1?
答案是肯定的。
这个结论来自于一项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支持的大型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这种研究是所有临床研究当中可信度最高的一种。
名来自美国40个中心的绝经后妇女参与了研究,平均观察年限8.32年——这个人数数量级在同等研究当中,绝对称得上有分量。
研究发现,对于绝经后女性来说,除了之前提到过的整体癌症风险升高14%,一些特定癌症的风险也有所增加。
研究同时发现,虽然整体癌症风险增加,但牙周疾病并不会增加某些种类癌症的患病风险。
既然研究结果并没有问题,那么现在最大的问题是:
哪些危险因素可能会导致牙周疾病呢2?
牙周疾病的危险因素中,有很多,都是日常容易忽略的
看完以后小诺的心情愈加沉重了——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牙!
别急,现代医学可以拯救吃货的你。
原来牙周疾病虽然危害多多,但我们依然可以通过积极的行动来保持健康。牙龈炎可以通过良好的口腔卫生和定期的专业清洁来控制和治疗,甚至更严重的牙周疾病也可以成功诊治;每天刷牙和使用牙线,以便清除导致牙龈疾病的细菌;至少每年拜访一次牙医,做好牙齿的保护;如果已经具有牙周疾病症状或者上文提到的危险因素,那么就应该多看几次牙医了。
延伸阅读
美国癌症研究协会:6.6万人随访8年发现,「小小」牙周病竟能让食管癌风险增加%
临床大发现
可不要再轻视牙周病啦!
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研究人员开展的一项涉及约6.6万名女性(54-86岁),平均随访时间8.32年的研究结果显示——牙周病真是个大问题!
他们发现:与没有牙周病的女性比,具有牙周病史的女性,患癌症的总体风险增加了14%(HR1.14;95%CI,1.08-1.20),胆囊癌的风险增加了73%(HR,1.73;95%CI,1.01–2.95)食管癌的风险更是增加了%(HR3.28;95%CI,1.64–6.53)!此外,牙周病还与女性乳腺癌、肺癌和黑色素癌风险相关[1]!
本研究的通讯作者,法罗分校公共卫生学院院长,JeanWactawski-Wende教授表示:“这是第一项主要针对女性、尤其是老年女性的研究。我们的研究规模足够大、研究内容足够细致,不仅可以评估有牙周病史的老年女性患癌症的总体风险,还可以提供有关癌症特定发病部位的有用信息!”[2]
该研究的第一作者,NgoziNwizu博士表示:“我们的研究是第一个报告牙周病与胆囊癌风险之间关系的研究!”[2]
相关的研究结果,于本月初刊登在美国癌症研究协会杂志《癌流行病学:生物标记与预防》上[1]。
JeanWactawski-Wende教授
值得一提的是,这项研究结果与年刊登在《柳叶刀肿瘤学》杂志上的研究结果不谋而合:一项涉及4.8万名男性(40-75岁)的研究也表明,与没有牙周病史的男性比,具有牙周病史的男性患癌症的总体风险增加了14%(HR1.14;95%CI,1.07-1.22)!牙周病与男性肺癌、肾癌、胰腺癌、血癌风险相关[3]。
今年3月份,在神级医学期刊CA上刊登的报告也显示:牙周病是引起结直肠癌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一个危险因素!(详见神级医学期刊CA:小小牙周病竟是结直肠癌和淋巴瘤的高危因素!丨临床大发现)
牙周病是指发生在牙周组织的疾病,是人类口腔中最常见的疾病,也是成年人失牙的首位原因[4],主要包括累及牙龈组织的牙龈病和累及深层牙周组织的牙周炎。
左侧为正常牙齿(健康的牙龈、牙骨质),右侧为牙周病的牙齿(牙龈发炎、牙菌斑、牙周袋)
牙周病是人群中最广泛流行的慢性感染性疾病,患病率会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根据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当前我国有80%-97%的成年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牙周病[4]。在美国,65岁以上人群中,牙周病患病率也高达70%[5]。
牙周病作为多因素疾病,其始动因子是菌斑微生物及其产物的侵袭。研究表明,口腔中约有30种细菌与牙周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4]。口腔中的细菌可以通过唾液进入到食管或结肠中,也可以通过牙菌斑经呼吸进入肺部,还可以通过病变的牙周组织经血液循环转移到远端器官。
已经有许多研究报道,从不同组织器官中分离出了牙周病致病菌,如淋巴结[6]、肺[7]、食管[8]、结直肠[9]等。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导致牙周病的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和具核梭杆菌(F.nucleatum)能通过口腔上皮表面的蛋白(Toll样受体)刺激肿瘤发生;具核梭杆菌还能通过招募肿瘤浸润性免疫细胞,产生促炎微环境,利于结肠直肠癌的形成和发展[10]!
不过,关于牙周病和癌症总体风险之间的流行病学研究还很少,年的研究也只是白癜风有哪些治疗方法北京哪里治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