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脐部护理,别再做错了否则酿大错

编辑:河南医院(新乡医学院第五临床学院)新生儿科崔法新(粪土侯)

新乡市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

新生儿咨询、急救--15670

新生儿科门诊、儿童发育行为门诊:--

编者的

声明:本平台的知识仅供学习,不作为治病的依据,不承担法律责任。

编者写或者转载这些文章的初衷是为了给家长们一个育儿的正确方向,恳切希望家长们多读、常读,慢慢的熟悉、掌握育儿知识,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不犯方向性错误,而能够自由发挥,顺势而为,给孩子、给自己更大的自由度。

◎妈妈学习娃健康

一、脐部护理的不正确做法

每次沐浴完都没有及时用酒精消毒肚脐,为了节省时间,都是用洗澡的毛巾直接擦洗。而用酒精消毒肚脐的时候也仅限于在脐部外周蜻蜓点水,并没有把断脐端的分泌物清理干净。

又比如爽身粉就残留于脐部断端,纸尿裤长期摩擦未脱落的肚脐,脐部断端每天产生的分泌物并未及时清理而残留在脐部,为病菌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基地……

二、肚脐感染怎么就得了败血症?

新生儿败血症的原因很多,主要还是跟宝宝自身的抵抗力弱有关。

一旦致病菌进入新生儿体内,便可大量生长繁殖。它们通过血流,到达全身的脏器,包括重要的心、脑、肾的脏器,从而引起全身的感染症状。甚至后期救回一命,也很可能遗留神经系统方面的后遗症。

脐炎引起的败血症很可能是由于病菌通过污染的脐部入血而引起的。

很多时候,败血症的临床症状并不典型,导致很多家长迟迟不能接受自己孩子“生病了”的事实,觉得“好好的,不就是不怎么喝奶,黄疸升得快了些,也没发烧,怎么就需要住院治疗呢?”

而这也是很多败血症发展到后期得不到控制,从而引起感染性休克的原因——疾病前期,家长用太多时间来思考、接受宝宝生病了的事实,而使败血症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

如果说新生儿高热可以引起家长10分的重视度,但是致命程度只达到4分的话,那么败血症恰恰相反!

一般的败血症临床表现并没有太多的特点,可能仅表现为不吃、不哭、不闹、体温不升、体重不增、黄疸上升快。但败血症的本事就在于能悄悄地来,不引起家长和医生的注意,一般只有3~4分的“淘气度”。而一旦败血症发展且得不到控制,却将是%的致命!

患儿早产黄疸上升快,感染指标虽正常,仍需要警惕感染可能,一定要在病情变化的时候及时就诊。脐部护理是值得注意的事,我们不希望宝宝再受折腾。

三、新生儿脐部护理,别再做错了!

对于新生儿来说,脐部护理目的主要是为了不让新生儿在断脐之后被细菌侵袭,从而引起一系列的疾病,比如败血症。

A、操作规范

河南医院新生儿科专家崔法新表示,少量使酒精进行脐部消毒是安全的。对于脐部消毒,目前有两种观念。一种认为新生儿脐带脱落前后,脐部需要严格的消毒以避免感染。另一种认为,只要保持脐部干燥就行了,不必常规使用碘酒或者酒精,这样做并不增加感染率;而且每天消毒,不利于保持脐部干燥,可能造成脐带脱落延迟。崔法新认为,一定要区分具体情况。在基础卫生条件不好的地方或家庭,坚持严格的脐部消毒是非常有必要的。脐带脱落延迟事小,脐部致病菌导致严重的全身感染就得不偿失了。

一、准备1.人员准备

着装整齐,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2.环境准备

室温在24~28℃为宜,处置台上铺好已消毒的大毛巾。

3.用物准备

治疗盘、弯盘、75%乙醇或0.2%安尔碘、消毒棉签,酌情准备3%过氧化氢溶液、尿布、大毛巾。

二、操作方法

1.携用物至新生儿沐浴室或床旁,核对姓名、性别等一般资料,向母亲解释,取得合作。

2.除去原有脐带敷料,沐浴完毕,将新生儿平放于处置台,松解衣物,暴露脐带,注意保暖。

3.用干棉签蘸干脐轮周围的水,再用75%乙醇或0.2%安尔碘棉签从脐窝根部由内向外环形消毒,一般情况不宜包裹,保持干燥,使其易于脱落(图1)。

图1消毒脐轮

4.有分泌物者用3%过氧化氢溶液棉签清洗数次后再消毒,并保持干燥。

5.结扎线或脐带夹如有脱落、脐带过长等情况,应视情况重新结扎。

6.有脐轮红肿的新生儿,用75%乙醇消毒后,覆盖75%乙醇纱布。

7.穿好衣服,更换尿布,再次核对一般资料,放回婴儿床,整理床单位。

8.整理用物,分类处置。

9.处理完毕,洗手、记录。

三、脐部护理健康教育

1.操作中动作要轻柔,注意保暖。

2.脐带未脱落前,勿强行剥落,脐带一般3~7天脱落。

3.日常保持脐部干燥、清洁,尿布勤更换,如有潮湿应及时更换。

4.观察新生儿脐部有无渗血、潮湿、黏液性及脓性分泌物,观察脐轮及脐周皮肤颜色、脐带脱落及异常气味,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B、分阶段护理

第一阶段脐带未脱落之前

在脐带未脱落以前,一定要保持局部清洁干燥,特别是尿布不要盖到脐部,以免排尿后尿液浸湿到脐部创面。此外家长要经常检查包扎的纱布外面有无渗血,如果出现渗血,则需要重新结扎止血;若无渗血,只要每天用棉签蘸碘伏/络合碘/酒精后轻拭脐带根部,以及容易忽略的上缘,即可等待其自然脱落。

第二阶段脐带脱落之后

一般情况下,宝宝的脐带会在结扎后的5至7天左右脱落。脐带脱落后,脐部仍可见少许血性分泌物,家长可继续用碘伏/络合碘/酒精等消毒、清洗,然不要让尿布湿触碰脐部,来保护宝宝的肚脐。

在肚脐愈合的过程中,脐带残端先是变硬、变黑,因时常与尿布或衣服发生摩擦,脐窝内会有少许出血、少量清亮的渗液或淡黄色稠厚的液体(黏如蜜糖),家长无需担心,这都属于脐带愈合中的正常现象。

但如果黄色渗液类似于尿液并伴有尿味,或渗液具有恶臭味,则属于结构异常或局部感染,这就需要及时带宝宝就医诊断处理了。

若出现了以下情况及时就医:

宝宝的脐部红肿,或者流脓、有恶臭味等;

因过敏引起宝宝脐周的皮肤出现红疹等;

若脐根部受爽身粉等异物刺激引起脐周长出新的肉芽也需要及时就医;

一旦新生儿出现不吃、不哭、不闹、体温不升、体重不增,这“五不”的话,更需要考虑及时就医,明确宝宝是否有感染。

01脐炎

脐部流水或有脓性分泌物。脐轮皮肤红肿或去除脐窝痂后有脓性分泌物。脐部分泌物有臭味,除局部消毒、清洗外可能还需用抗生素治疗,医院检查。若有发热泪盈眶、精神弱、吃奶差者,还应警惕有无败血症,需紧急求医,绝不能耽误。

02脐肉芽肿

脐带脱落后,如果脐根部的创面受异物刺激(如爽身粉、血痂)或感染,会在局部形成小的肉芽组织:直径1厘米,表面湿润,有少量黏液或血性分泌物,日久不愈。此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用硝酸银烧灼或搔刮局部或电灼,均可以治愈。如果以上方法无效,应手术切除。

03脐茸

脐带脱落后,创面有红色、表面光滑湿润像黏膜样的肿物,很像小息肉,有少量分泌物,称脐茸。脐茸与肉芽肿不同,它是肠黏膜组织,为胚胎时期卵黄管的残留物。脐茸的治疗方法与肉芽肿相同。

04脐瘘

脐带脱落后,脐正中有黏膜样物,中心有孔,有肠内物流出,并带有臭味,周围皮肤发生糜烂。此为胚胎时卵黄管与脐部相通,卵黄管未闭合残留所致,需住院切除治疗。

05脐疝

脐部有一圆形或半圆形肿物,哭时增大,安静时恢复,手指探入可触到根茎部的边缘。这是脐部的腹直肌鞘未合拢,腹压增高时,腹膜、肠管等由此部位向外突起所致。小的脐疝在1岁以后会自愈,或用胶布加压法固定,大的脐疝需2~4岁后进行手术治疗。

06脐湿疹

因过敏因素引起肚脐及周围皮肤的皮疹,表现为丘疹、糜烂、渗出及脱屑等。可以用1%~4%硼酸液外洗、涂氧化锌油等方式治疗。

12月9号--12月13号崔法新及同事们门诊具体排班表

12月9日(星期一):崔法新(15670)全天,上午09:00--12:00,下午坐诊14:40---17:30

12月10日(星期二):马俊枝()全天,上午9:00-12:00,下午14:40---17:30

12月11日(星期三):马俊枝全天上午9:00-12:00,下午14:40---17:30

12月12日(星期四):上午停诊,崔法新(15670)下午2点30--5:30坐门诊。门诊大楼二楼诊室

12月13日(星期五):上午马俊枝9:00-12:00,下午郭霄宇()坐门诊,4:30分由赵卫芳()进行育儿知识讲座

新生儿科儿童发育行为门诊具体                







































了解下白癜风
绿色祛除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shipp.com/bzjb/43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