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语:过敏性皮炎是一种特异性体质发生的皮肤病,故又称特异反应性皮炎。犬、猫均可发生,常发生于柴犬、喜乐蒂、大麦叮以及其他长毛犬。
一、病因与病理体内1gE参与皮肤过敏性反应是其基本病理机制。发病因素有内源性和外源性两个方面。
①内源性因素有激素异常和个体遗传过敏性素质。
②外源性因素有季节性和非季节性的环境因素,如吸人花粉、尘埃、羊毛羽毛、皮屑、烟草以及木棉等成为吸入性过敏抗原;食入马肉、牛肉、猪肉、外料及严科鸡肉或牛乳、蛋、鱼、虾等蛋白性食物,有时人工香料、着色剂或防腐剂也可成为食入性过敏抗原。
此外,注射药物、蚊虫可咬、内外寄生虫和病原微生物感染以及动物日常接触的理化因素,均可成为外源性接触性过敏抗原。总之,外源性因素是通过吸入、食入和接触三个途经引起发病。
二.症状与诊断根据上述的病因病理可分为吸入性过敏性皮炎、食物性过敏性皮炎和接触性过敏性皮炎。但它们均有以下共同症状。
此病多发于犬而猫少发,尤其1-3岁的犬更易发。以剧烈瘙痒,引人注目;皮肤红斑和肿胀,有的出现丘疹、鮮屑及脱毛,尤以颜面、四肢、腋窝等部位病变特别显著;发病高潮可见全身红斑,到处痛痒难忍,病程延长,皮肤增厚,形成苔藓、皱裂和色素沉着。通常冬季初次发生的,可以自愈;如季节性复发时,患部范围扩大,常并发外耳炎、结膜炎和鼻炎。由于瘙痒,病畜用脚爪瘙痒和到处摩擦,伤及皮肤,常常继发脓皮症,甚至最后形成败血症而死亡。
不同途经引发的过性皮炎,尚有不同之处,吸入性的,季节性发作比较明显;食物性的,常并发消化障得,发作时常与食入某种食物有关;接触性的,则与过敏原接触部位瘙痒感最为显著。
根据病史,临床病状以及发病初期投予类固醇药物具有良好反应的结果可以做出初步诊断,但仍要与外奇生虫感染、脓皮症、皮脂漏症相区别。若作刮皮显微镜观察和皮内抗原检测试验即可确诊。
三.危重指数脓皮症,败血症。
四.治疗与护理截断或清除过敏原,对症治疗是本病的治疗原则,急则治其标,首先止痒和控制炎症。局部用药可用复方康乐需外擦,每日2-3次全身可投于抗组织酸药和苯海拉明每千克体重2-4mg口服,每日4次:或投予钙剂,如10%葡萄糖酸钙10-20mL.释于50%葡萄糖溶液mL,静脉滴注。每日或隔日1次,严重时可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每千克体重0.2-0.5mg,每日1次,连用3天,继发细菌感染时可选用氨苄青素和头孢拉定注射液。
缓者治其本,如发现过敏性抗原,则进行相应的清除病原疗法,如发现明显的虫体,可用“非泼罗尼成份”滴剂或喷剂进行驱虫。
中西结合治疗与护理,在应用抗组织酸和类固醇药物时,必须口服扶正祛风汤、以提高其免疫力和巩固疗效。抗生素可注入身柱,百会,三焦等穴,同时配合应用中草药香波清洁皮肤。加强饲养管理,仔细观察,及时发现过敏原,并清除之。
五.温馨提示过敏性皮炎,常骚痒难忍,虽然用类固醇药物,疗效良好,但容易复发,决不可长期反复应用类固醇药物。否则,将会引起严重后果。
此外,此病还会继发脓皮症,甚至发展为败血症。
END
病情分析/临床症状/中西治疗/行内动态
金牌白癜风专家白癜风专家郑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