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的预防和治疗一
淡水鱼败血症即是淡水鱼爆发性出血性败血症综合病,集出血、烂鳃、赤皮、肠炎等症状于一体,该病有危害重、流行广、周期长、易反复等特点。病原及病因: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是由多种病原菌引起,如嗜水气单胞菌、豚鼠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等。这几种致病菌在水体中普遍存在,属于条件致病菌,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会造成淡水鱼大量发病;如天气水温突变、水质突变、寄生虫大量寄生、鱼体自身免疫力下降等都会成为发病诱因。流行病学:淡水鱼败血症流行时间为3-11月,5月-9月是高发期,水温9-36#;均有流行,最适发病温度为25-32#;。主要危害鲫鱼、团头鲂、花白鲢、鲤鱼、鳊鱼、草鱼等淡水鱼,从鱼种到成鱼均会感染,发病严重的池塘发病率高达%,死亡率高达95%以上。
症状:病鱼体表多处或全身充血发红或出血,鱼体各器官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病鱼上下颌、口腔、鳃盖、鳍条等充血或出血,以头部和腹部为主,甚至肌肉也充血、出血;严重时病鱼眼球突出,肛门红肿,腹部膨大,剖开腹腔后可见大量清澈或带血腹水,肝、脾、肾肿大出血,肠道出血发红呈严重肠炎等。发病阶段不同,池塘病鱼表观症状或轻或重。
预防:1.放苗时合理搭配鱼种类与数量,保持适宜的养殖密度;2.做好日常水质调控,定期消毒、肥水、改底、补充菌种;3.定期检查鱼体,做好寄生虫的防治工作;4.控制投料量,不盲目加料、减料;5.定期内服抗生素和保健产品,做好疾病预防,以防为主、防治结合;6.日常池塘管理要细心,及时发现鱼异常,早发现早治疗。治疗:1.先进行水质检测、鱼体检查、了解近期用药和水质变化等;2.如果水质较差建议先调水(碧水解毒安2亩/ml+新特效底爽5亩/袋或靓底40亩/桶);然后消毒(中仁金碘3亩/ml+双黄精华3亩/瓶,如检查寄生虫过多先杀虫,根据不同寄生虫选择合适的产品)3.内服:每公斤饲料添加恩诺沙星10g+菌必治5g+出血止10g+黄芪免疫促长素10g,内服5~7天。(发病严重时根据池塘中吃食鱼体重计算抗生素用量效果更佳;停止死鱼后,需要继续投喂药料2-3天巩固疗效,避免复发;注意多种抗生素交替使用,避免产生耐药性影响药效)。
丁雪斌周洋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