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资倒计时:2天
1、题干:肥厚型心肌病是以下哪个部位的肥厚为特征
A、①+②B、②C、②+④D、①E、③+④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解析:肥厚型心肌病以心室肥厚为主,①和③为心房,②和④为心室(C对)。
2、题干:患者,女,23岁,发热,并出现特征性皮肤损害,如图所示,治疗本病的首选药物是
A、环磷酰胺B、布洛芬C、阿司匹林D、吲哚美辛E、糖皮质激素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解析:根据图片可知该患者面部有蝶形红斑,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红斑狼疮一般用糖皮质激素治疗。(E对)
3、题干:根据患者的心电图结果,患者出现了那种心率失常
A、窦性心动过速B、窦性心率不齐C、期前收缩D、心房颤动E、心室颤动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解析:心室颤动心电图特征QRS波群与T波完全消失,代之以形态大小不等、频率不规则的颤动波,频率~次/分(E对)。
4、题干:根据患者的心电图结果,患者出现了哪种心率失常
A、窦性心动过速B、窦性心率不齐C、期前收缩D、心房颤动E、心室颤动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心房颤动心电图特征:窦性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形态及规律不一的f波,频率~次/分钟,QRS波群形态正常(D对)。
5、题干:图示肌内注射定位法不适合的人群是
A、青少年B、孕妇C、老年人D、慢性肾衰竭成年男性E、8个月大婴儿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解析:肌内注射时,2岁以下的婴幼儿不宜在臀大肌进行注射(E对)。
6、题干:指导腰椎间盘突出的病人在术后进行直腿抬高试验(如图)的目的是
A、防止足部肌肉萎缩B、防止深静脉血栓C、促进血液循环D、防止神经根粘连E、防止伤口感染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腰椎间盘突出的病人术后进行直腿抬高试验的目的是防止神经根粘连(D对)。
7、题干:无菌注射器(如图),护士可用手触摸的部位是
A、(1)B、(2)C、(3)D、(4)E、(5)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注射器能够接触的只有针栓、空筒外面[如题干图中的(4)]及活塞柄(D对)。
8、题干:如图所示的热型,该患者的热型属于
A、稽留热B、弛张热C、间歇热D、不规则热E、回归热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解析:①稽留热:体温持续在39.0~40.0℃,可持续数天或数周,在24小时内波动范围小于1℃。常见于伤寒、肺炎球菌性肺炎等疾病。②间歇热:即高热期和无热期交替出现,反复发作。常见于疟疾等疾病。③弛张热:体温多大于39.0℃,但波动幅度比较大,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在1℃以上,最低体温仍然高于正常水平。常见的疾病有败血症、化脓性疾病(B对)。④不规则热:体温24小时变化不规则,持续时间不定。常见于流行性感冒、肿瘤等。
9、题干:如图所示的热型,该患者的热型属于
A、稽留热B、弛张热C、间歇热D、不规则热E、回归热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解析:①稽留热:体温持续在39.0~40.0℃,可持续数天或数周,在24小时内波动范围小于1℃。常见于伤寒、肺炎球菌性肺炎等疾病(A对)。②间歇热:即高热期和无热期交替出现,反复发作。常见于疟疾等疾病。③弛张热:体温大于39.0℃,但波动幅度比较大,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在1℃以上,最低体温仍然高于正常水平。常见的疾病有败血症、化脓性疾病。④不规则热:体温24小时变化不规则,持续时间不定。常见于流行性感冒、肿瘤等。
10、题干:如图所示的热型,该患者最可能的疾病诊断是
A、流行性感冒B、疟疾C、肺炎球菌性肺炎D、败血症E、伤寒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①稽留热:体温持续在39.0~40.0℃,可持续数天或数周,在24小时内波动范围小于1℃。常见于伤寒、肺炎球菌性肺炎等疾病。间歇热:即高热期和无热期交替出现,反复发作。常见于疟疾等疾病。③弛张热:体温大于39.0℃,但波动幅度比较大,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在1℃以上,最低体温仍然高于正常水平。常见的疾病有败血症、化脓性疾病(D对)。④不规则热:体温24小时变化不规则,持续时间不定。常见于流行性感冒、肿瘤等。
1.获取更多护考信息,加入护考交流群,
(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