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烫伤怎么办最佳治疗时长才2分钟哦

烫伤是指单纯由热液体,蒸气、火焰等高温所造成的热烧伤,小儿由于受好奇心强、对危险因素的认知能力不足的影响,在日常环境中存在危险因素时容易发生烫伤意外,重者可造成局部和全身严重伤害,甚至使患儿致残、致死。

宝宝烫伤的病因

小儿常见的烫伤病因:

1、皮肤接触高温物体或高温液体

多见于3岁以下、具有行走等初步活动能力的幼儿,接触如尚未冷却饭菜、开水、烫锅、电热杯等。烫伤部位与正常组织边界较为清楚。

2、接触明火

多见于2岁以上小儿,在缺乏防护情况下接触炉火、火柴、易燃物突然燃烧后烫伤,其受伤边界通常不清楚。

3、爆炸时烧伤

较少,见于烟花爆竹意外。受伤部位烫伤程度较均匀。

4、电击伤

较少,见于雷电击伤或接触高压电。

烫伤临床表现

烫伤局部和全身变化

小儿烫伤的程度取决于烫伤的方式和烫伤面积。其病理变化与临床表现主要反映在局部组织和全身变化两方面。

1、局部变化

皮肤受高热后(超过60℃),组织内蛋白即可发生凝固,以致细胞坏死。局部反应依热物的温度、接触的时间以及受伤皮肤厚薄而异。一般皮肤与70℃热物接触1s即发生水疱,而新生儿却常因50℃的热水袋烫伤。按局部组织坏死的深度小儿烫伤同样分为3度。但由于小儿皮肤很薄,分度有困难。一般临床经验容易估计偏低。

2、全身变化

严重烫伤者可出现休克。烫伤后早期出现休克多由于疼痛和精神刺激引起,一般为暂时性,不严重。而继发性休克是因为毛细血管渗出增加,使组织水肿和创面大量渗液,血浆损耗,血液浓缩和循环血量减少,继而出现组织缺氧、血压下降、脉搏低弱、低血钠与酸中毒、少尿或无尿等。烫伤后6-8h内液体渗出最快,并于36-48h达最高峰,通常超过淋巴回流的能力,以后逐渐减慢。

烫伤面积的计算

观察烫伤时应注意详细了解受伤面积、深度,含五官、关节、面部等特殊部位。精确计算烫伤面积和估计深度,有助于判断损伤的严重性,估计预后,有利于治疗,同时也是液体补给的依据。烫伤面积的测算如下:

1、手掌法

伤员自己五指并拢时的手掌面积,相当于全身体表面积的1%。此方法精确度稍差,常用于急诊室估计小面积的烫伤或用于估计小范围的3度烫伤。

2、体表面积计算法

参照小儿身体各部在不同年龄时的面积百分率进行计算。此方法比较精确。但小儿年龄越小头部的比例越大,下肢比例越小。随着年龄的增大、小儿头部与下肢的比例逐渐与成人相接近。

可参照下列公式校正:

小儿头部面积(%)=9+(12-年龄)

小儿两下肢面积(%)=41-(12-年龄)。

烫伤深度的估计

临床通常采用“三度四分”法进行评定。在烫伤早期,烫伤深度不易准确判断,尤其是深二度烫伤与三度烫伤间的创面界限较易混淆。故在治疗48h后重新核实修正;手掌、足底皮肤厚,早期易将二度误为三度,而婴幼儿皮肤很薄,易将三度误为二度,应加以注意。

烫伤程度的分类

1、轻度烫伤:总面积在10%以下,无三度烫伤。

2、中度烫伤:总面积在11-20%或三度在5%以下或二度烫伤在头面部、手、足、会阴部。

3、重度烫伤:总面积在21-50%或三度在5-15%或合并有呼吸道烫伤,大面积软组织损伤,骨折、肾功能衰竭。

4、特重烫伤:总面积在50%以上或三度在15%以上。由于小儿发育尚未成熟,对休克、感染等抵抗力较差。

孩子烫伤怎么办?最佳治疗时长2分钟!

儿童烫伤,是最不好处理的意外事故之一。首先,烫伤往往疼痛难忍,很容易引发感染,严重的话会危及孩子生命;其次,烫伤后容易留下大面积的疤痕,不但会影响生理功能,还会影响容貌,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心理阴影;另外,孩子懵懂无知、活泼多动,这也导致孩子更容易遭受烫伤。

孩子烫伤后的最佳治疗时间只有两分钟,在这两分钟内我们需要为孩子做什么,爸爸妈妈们,你们知道吗?

切记,在孩子烫伤后,家长必须要做的五件事:冲、脱、泡、盖、送。

1、冲

孩子烫伤后,立即用流动的冷水冲患处15-30分钟!目的是尽快带走烫伤部位的热量,降低组织损伤!

冷水冲是烫伤处理最关键的一步,是第一选择,越快越好!千万不要轻信偏方,忙着涂抹牙膏、酱油、紫药水等,不但容易引起感染,还妨碍医生观察烫伤严重程度,增加清理伤口的难度。

需要注意的是:

使用跟室温差不多温度的冷水就可以,不是水越冰越好,更不能用冰敷,否则会加重皮肤损伤,影响愈合;水流要适度,不要太急冲破水泡;如果烫伤部位在脸上,不方面水冲,那就用冷水浸透毛巾冷敷(不是冰敷)。

2、脱

冷水冲到足够时间,孩子疼痛减轻后,试着轻轻脱掉烫伤处的衣物,不方便的话就用剪刀剪开。

需要注意的是:

脱衣物时动作一定要轻柔,因为有时候衣物会跟孩子的皮肤黏连在一起,强行脱很容易弄破水泡,甚至撕掉一块皮肉,加重伤势。如果已经发生黏连不好脱,就保留黏连部分,只去除周围衣物就行。

孩子烫伤后,最佳处理时间只有2分钟!这些急救措施妈妈一定要知道!

3、泡

完成前两步后,如果只是小面积的烫伤,可以在一盆冷水(不是冰水)中浸泡半小时左右,以便缓解疼痛,稳定孩子情绪。

需要注意的是:

如果孩子烫伤面积比较大,就不要长时间浸泡了,否则容易导致体温流失,引发不必要的感冒或其他不良状况;仍然不要给孩子涂抹任何东西。

4、盖

用一块无菌纱布轻轻盖住烫伤部位。如果家里没有无菌纱布,用干燥清洁的毛巾等也可以,但是千万不要用有毛、絮状物的东西,因为这些东西很容易粘连在伤口上。

需要注意的是:仍然不要给孩子涂抹任何东西。

5、送

经过上述四步处理,就可以送医诊治了。送医过程中注意保暖,仍然不要涂抹任何东西。

烫伤检查

应做血、尿、便常规检查,血电解质、血气分析、肝、肾功能、心肌酶谱等检查。根据临床选择X线、超声、心电图等检查。

烫伤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严重烫伤者可出现休克,肾功能衰竭,少尿或无尿等。出现低血钠与酸中毒。可合并有呼吸道烫伤,大面积软组织损伤,骨折。可发生感染,发生败血症多见铜绿假单胞菌败血症。

烫伤治疗

主要包括早期处理、液体疗法、创面的处理、败血症的防治以及特殊部位烫伤的处理。

1、早期处理

小面积烫伤,治疗重点在创面本身。对怀疑存在中度以上的烫伤或伴有头面部、会阴部烫伤的病孩,均应收住院治疗。处理时应注意保护创面,保持呼吸道通畅,并迅速建立静脉输液通道,使用镇静和止痛药物。边输液,边估计烫伤面积和深度,测体重和预算休克期输液量(可先输入电解质液如林格乳酸钠液或葡萄糖盐水);并进行血生化检测。对于大面积烫伤或会阴部烫伤,还应留置导尿管,并测定每小时尿量和尿比重,预防破伤风和感染。

2、液体疗法

输液总量按“累积损失量+生理需要量”计算。累积损失量是每1%体表烫伤面积每kg体重2-4ml,即累积损失量=每1%烫伤面积×每千克体重×(2-4)ml。选择溶液时,胶体液和晶体液的比例应根据烫伤的深度和面积决定。中、小面积浅度烫伤胶体和晶体液的比例为1:1-1:3,胶体液可采用右旋糖酐或代血浆,晶体可选用生理盐水或平衡液(2份生理盐水+1份1.25%碳酸氢钠溶液)。大面积深度烫伤者胶体和晶体液的比例按1:1计算,其中胶体应以血浆为主。此外,由于三度烫伤红细胞破坏及损失较多,治疗中应注意输注全血。全血与血浆的比例可按1:2计算。每天生理需要量可按ml/m2体表面积计算或按婴儿-ml/kg,儿童70-ml/kg计算。

3、创面的处理

四肢、躯干部位的烫伤可采用包扎法(创面涂抹磺胺嘧啶银)。头面部、会阴部因受进食、呼吸及两便排泄的影响,在渗出量较多时可采用暴露法。深度烫伤者的创面应早期切痂,以期减少瘢痕增生而造成的畸形和功能障碍。

4、败血症的防治

烫伤感染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铜绿假单胞菌最多。感染的最大危害期是早期水肿回收期(48h后)的毒血症或败血症以及三度烫伤脱痂期(2-3周)的败血症,局部组织坏死,使浅度变为深创面不能如期愈合。

5、特殊部位烫伤的处理

头面部烫伤由于渗出多,水肿严重,创面宜采用暴露法,并加强护理,注意呼吸、进食、五官分泌物等变化。手部烫伤后易形成瘢痕挛缩,常造成畸形和功能障碍,因此在初次清创后以包扎为宜,并放置功能位;同时尽量抬高患肢以减少水肿。会阴部烫伤除采用暴露法外,还应加强局部护理和清洁,避免尿、粪污染创面。对于明确三度烫伤部分,创面宜早期切痂,移植大片自体皮,并在创面愈合后及早开始功能锻炼及理疗。

烫伤治愈后远期影响

大面积深度烫伤,有严重合并症者和年龄幼小病死率高,挛缩畸形影响功能和面容。

怎么预防小儿烫伤

1、预防小儿烫伤应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小儿要远离危险,提高父母和保育人员对烫伤事故的警惕性。

2、加强防范措施,如热水瓶等对小儿具有危险性的物品应放在小儿碰不到的地方,要加护栏,洗澡时要先放冷水再加热水,以防小儿烫伤等等。

3、注意看好儿童,让他们远离热水瓶、烧水壶、汤锅等。

4、为孩子洗澡时,一定要先放凉水,然后再兑热水,等水温合适后再行洗澡。

5、家里炒菜做饭时,别让孩子进入厨房,油的沸点高,一旦烫伤会很严重。

赞赏

长按







































黑色素生成能力检测
北京中科医院是治啥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shipp.com/bzjb/17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