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窝渗液、脐部红肿和脐带炎是新生儿脐带常见的问题。由于脐窝内稍湿且体温适宜,是细菌良好的生长繁殖基地。引起脐炎的细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或混合细菌感染等。新生儿脐炎最早可表现为:脐轮或脐周皮肤发红,或脐带脱落后伤口不愈合,脐窝湿润、流水、有部分渗出物。以下将针对这些问题介绍一些具体预防、处理方法和护理措施。(1)脐窝渗液:脐带自然脱落后,宝宝的父母若发现脐窝有些湿润而脐周皮肤正常,脐窝处分泌物看似黄黄的凝状果冻,无脓液无臭味,此时不必过于担心,这是正常现象。需要做好新生儿的日常观察和清洁护理,预防脐带炎发生。若脐带脱落后,脐窝出现潮湿并有少许脓性分泌物,可在每天宝宝洗澡后用蘸取75%酒精的棉签仔细分离脐窝和脐根部,再用新的棉签自脐窝中心向外转圈消毒擦净,使脐窝干燥。若出现脓性分泌物较多,伴有臭味等严重情况,及时就诊。(2)脐部红肿:若脐带脱落2天之后脐部皮肤出现红肿、脐窝湿润,父母须警惕脐炎的发生,医院就诊。(3)脐带炎:即婴儿脐周围皮肤发生红肿,脐窝有浆液脓性分泌物,带臭味,脐周皮肤红肿加重,或形成局部脓肿,败血症,病情危重会引起腹膜炎,并有全身中毒症状,发热,不吃奶,精神不好,烦躁不安等。慢性脐炎时局部形成脐部肉芽肿,为一小樱红色肿物突出、常常流粘性分泌物,经久不愈。出现上述情况,新生儿父母须保持宝宝脐部的清洁干燥,勤换尿布,以75%酒精涂抹消毒;严重者医院就诊。父母怎样呵护宝宝的小肚脐?应当提醒新生宝宝父母的是,对新生儿脐部进行细致观察和护理是预防新生儿脐炎的关键,包括如下步骤:第一,要保持肚脐干燥。宝宝的脐带脱落前或刚脱落脐窝还没干燥时,保证脐带或脐窝及其周围皮肤的清洁和干燥。待脐带脱落、脐部完全无分泌物、周围无红肿时才可让婴儿在盆中洗澡,并注意沐浴后的脐部护理。如不慎将脐部弄湿,应以干棉签擦拭干净,再消毒待干燥。第二,要避免摩擦。纸尿裤大小适当,换尿布时注意尿布不要覆盖于脐部,以防大小便污染脐部。不可使尿裤的腰际刚好在脐带根部,这样在宝宝活动时易摩擦到脐带根部,导致破皮发红,甚至出血。给宝宝包尿布的时候,尽量低于脐带处,或者选择那种专门给脐带留出空间的新生儿尿布,可以让脐带处完全裸露在外面,不会受到污染,时刻保持清洁干爽。第三,宽松穿着。天气较暖和的时候,上衣宽松,尽量不穿紧身衣,便于空气流通,加快干燥速度。第四,科学擦拭。一般来说,使用75%的酒精进行消毒干燥。仅消毒表面是不够的,消毒时应当以左手食指和拇指暴露脐孔,右手用蘸有消毒液的小棉签自内向外成螺旋形彻底消毒,注意脐轮下缘凹陷部分的消毒。同时,应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防止根部感染。如有脐孔潮湿、渗血、分泌物增多等应加强消毒。
第五,不宜使用龙胆紫(俗称紫药水)和脐带粉。因为粉剂撒在局部后与分泌物粘连成痂,影响伤口愈合,也增加感染机会;而龙胆紫只能起到表面干燥作用。第六,在接触新生儿之前,必须洗净双手。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