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歌工人的赞曲唱响全国石家庄日报

白癜风治疗有效的方法 https://m.39.net/baidianfeng/a_4174829.html

新闻+

72年前,话剧《红旗歌》首演后,立刻引起轰动,并迅速传遍大江南北,引发了全国性的演出风暴。后来,由吴祖光执导摄制成电影,成为轰动一时的文坛盛事。这部话剧以石家庄的大兴纱厂为创作基地,以纱厂女工为创作原型,是第一个描写工人生产的剧本。其同名主题曲也随着话剧的火爆传唱到全中国,成为一首不朽的红色经典歌曲。

纱厂里诞生的《红旗歌》

每一次搭车经过省会裕华路地道桥时,78岁的王振美总会将目光转向东南角,那里曾经是石家庄国棉七厂(下文简称“棉七”)的厂区,是她曾经奉献青春岁月的地方。如今,那里已经变成一片花园洋房,尽管过去的旧厂房几乎痕迹全无,但老人当年挥洒汗水的记忆却从没有磨灭和消散。

新华书店当年发行的《红旗歌》。

“我算是老棉七人了,很了解棉七。当时进厂时,我们就知道它的前身是大兴纱厂,在这里还曾经创作出《红旗歌》,那会儿厂里的很多老师傅还会哼唱几句呢。”王振美老人说。

说起棉七的前身大兴纱厂,许多石家庄人都很熟悉它。它兴建于年,年10月竣工投产,是石家庄最大的民族工业企业。年石家庄解放后,大兴纱厂在极短的时间内恢复生产,实现了战火创伤下民族工业的再兴。

华北大学文工三团演出《红旗歌》。

在大兴纱厂的辉煌历史上,《红旗歌》是值得用浓墨重彩来歌颂和纪念的。作为解放区文学的红色经典之一,这部话剧的作者有六个人,是集体讨论创作,执笔人是诗人鲁煤。周扬在《论〈红旗歌〉》中说:“它是第一个描写工人生产的剧本。”

年11月,石家庄解放后的第三天,华北联大文艺学院的部分师生就踏着未散的硝烟走进了这座城市,深入大兴纱厂体验生活,其中就有鲁煤、陈淼、刘沧浪等人。他们被女工们的生产热情所感染,开始创作大型话剧《红旗歌》。

电影《红旗歌》剧照。

鲁煤在回忆录《从石家庄出发,“打着红旗进北平”》中就记载了这段生活的内容:“年6月,我自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文学系毕业后,留学院搞创作。该校各学院分散驻扎在冀中束鹿县的几个村庄里,我院驻在小李庄。石家庄解放后的第三天,我们创作组几个同志,打起背包徒步行军到石家庄,分别下到工厂里深入生活,我来到大兴纱厂……《红旗歌》创作最初有同在纱厂深入生活的陈淼、辛大明同志,后期有参与该剧导演的刘沧浪、陈怀皑、刘木铎同志参加讨论,由我执笔……”

年12月,《红旗歌》完成初稿,由纱厂党委女书记戴新民送交当时的中共华北局宣传部部长周扬同志审看。周扬对剧本给予了肯定,指示由华北大学派文工团来厂体验生活,排演此剧。周扬指出,解放区的戏剧多是表现农村生活的,有优秀的代表歌剧《白毛女》,却没有表现城市生活的话剧,现在把《红旗歌》搞好,正好填补了这个空白。

年4月,《红旗歌》在正定县华北大学最后完成,并以边写边排演方式由华北大学第三文工团排演出来。这是第一部正面反映工人新生活题材的大型话剧,表现了石家庄解放前后共产党对普通工人的发动、引导和帮助,剧中主人公从一位觉悟不高的普通女工成长为一位新型的产业工人,也展望了社会主义新生活的光明前景。

这是曾经的大兴纱厂,它是石家庄近代纺织业的先导。

红色经典传遍全中国

鲁煤曾经自述:“《红》剧于年4月在正定县华北大学最后完成,以边写边排演方式由华北大学第三文工团排演出来,四月下旬带到新解放的北平于‘五一’劳动节首演……并于7月间给第一次全国文代会演出以后,立即在上上下下、文艺界与社会各阶层引起轰动。中央领导文艺工作的周扬看彩排后立即批准公演。”

正如鲁煤所说,在北平首演后,李伯钊在5月8日的《人民日报》发表文章说,“《红旗歌》应该得红旗,这是群众的呼声。”茅盾在年11月的《中国青年》上发表《从话剧红旗歌谈起》,破题就谈:“……我看了话剧《红旗歌》,这是个好剧本,看过的人,没有不称赞的。”老舍在看该剧的当天晚上记下日记:“看了《红旗歌》,不错。”曹禺称赞剧本运用鲜活的群众语言,“台词儿写绝了”……

年7月在第一次全国文代会上演出后,《红旗歌》受到了来自新解放的南京、上海等城市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好评,成为解放区话剧的代表作,为解放区文艺赢得了荣誉。

在新中国成立前后两年间,全国各省市至少有30多个剧团排演过此剧,演遍了全国。在南京“突破了从来该地话剧卖座的纪录”。上海戏剧、电影界组成以导演沈孚,演员蓝马、黄宗英等豪华演出阵容,日夜两场,连演3个多月。他们在演出总结报告中说,此剧的演出“将新中国的戏剧运动,推前一步”。《中国话剧通史》称它对当年的话剧创作有开拓意义。

周恩来总理喜爱此剧,邀请为文代会演出此剧的三团全体演职员到中南海演出,热情鼓励和慰问剧团的同志们。

年,《红旗歌》被改编为电影,由吴祖光执导摄制,上映后同样收获好评无数,成为轰动一时的文坛盛事。

当时日本和民主德国很快将《红旗歌》译成日语和德语出版。一些戏曲工作者还将《红旗歌》改编为戏曲,如上海有越剧爱好者将其改为越剧剧本,由劳动出版社出版。

年,中国话剧诞生百年,《红旗歌》被收入《中国百年话剧选》,这更突出了它“红色经典”的历史地位。

无论是话剧《红旗歌》还是电影《红旗歌》,它们的同名主题曲也同样红遍大江南北。这首歌是由贾克(《民主青年进行曲》编剧之一)作词,韩里作曲的,在话剧演出时、电影放映时,只要一响起,观众们都会跟着一起哼唱。

虽然《红旗歌》首演距今已经72年了,当年观看那场话剧的观众们也大都不在人世了。可提起这部话剧以及它的同名歌曲,不管是老棉七人还是新棉七人都骄傲不已,因为他们都和话剧里演的、歌里唱的那样,曾将或正将青春与梦想烙印在工作岗位上,展示着工人的力量。

光荣历史给人无穷力量

新浪博主“杂家野味”小时候就住在棉七边上,他的很多朋友、亲戚、邻居都在棉七上班,一代一代的纺织工人都在那里用奋斗书写着青春和梦想。正如《红旗歌》的主人公一样,他们平凡又不平凡,用自己的辛勤汗水坚守岗位,为国家建设和社会生产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今年是大兴纱厂建厂百年,王振美老人特意让儿子搜到了电影《红旗歌》,随着电影情节的推进,她也仿佛回到了当年:随着厂里广播的响起,工人们下班了。有师傅骑着自行车,载着妻子,去厂里的菜市场买菜。有师傅端着陶瓷茶盅,穿着厂服,戴着白手套,准备去厂里的小学接孩子放学……

“嗨、嗨、嗨,生产竞赛火样红,红旗飘飘放光明……”电影结尾处,当《红旗歌》的音乐响起时,老人也随着音乐哼唱起来。

72年的岁月变迁,《红旗歌》的创作基地大兴纱厂旧址随着整座城市面貌的改变而变换了模样,可它塑造的新中国文艺舞台上最初的一批工人、干部形象永远不会变化。《红旗歌》激荡着的热情与希望,给石家庄红色历史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值得人们永远铭记!

来源:石家庄日报客户端

记者:李莉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shipp.com/bzjb/120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