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急性肾衰竭,这些你都了解吗

急性肾衰竭(ARF)通常在数小时或数天内(一般2天)迅速起病,多数患者在发病前无临床症状。

急性肾衰有何临床表现?

ARF通常发生于患有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如肺炎或败血症。因此,大部分患者无法及时发现ARF症状。ARF引起的常见临床症状有:

?尿液颜色变暗

?意识混乱

?尿量减少

?代谢废物积聚导致皮肤发痒或皮疹

?胸闷或胸痛

?呼吸急促

?下肢水肿

?不明原因的恶心

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严重症状,如癫痫发作和意识丧失。

分期

根据尿量和血肌酐水平,ARF可分为3期,其中1期最轻,3期最重。

1期:血肌酐突然增加0.3毫克/分升(mg/dl),或相比基线增加1.5-2倍。尿量0.5ml/kg,持续6小时或以上。

2期:血肌酐相比基线增加2-3倍。尿量0.5ml/kg,持续12小时或以上。

3期:血肌酐相比基线增加3倍或4.0mg/dl。尿量0.3ml/kg持续24小时或无尿12小时。

因3期较为严重,需立即给予肾脏替代治疗。一般来说,临床医生在ARF进展至3期以前就需给予干预。

病因

患病以及住院治疗的人群易患ARF,尤其是重症监护室(ICU)的患者,据估计住院患者和ICU患者ARF的发生率分别为7%和66%。导致ARF的病因大致可分为肾前性、肾性和肾后性3类。

?肾前性:部分因素可影响肾脏血流,使其无法正常运转,如低血压,失血过多和脱水。

?肾后性:尿路梗阻导致肾脏无法正常运转,常见原因有肾结石,癌症和男性前列腺肥大。

?肾性:各种因素直接损伤肾脏,如肾脏感染,肾血栓,肾毒性药物等。常见可损伤肾脏的药物有:利福平、苯妥英、质子泵抑制剂、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

治疗

ARF的治疗主要是消除根本病因,不同病因的治疗方法亦不相同。如失血过多所致者,给予输血和补液以恢复血容量;药物所致者给予停用并减少肾毒性药物的使用。细菌感染者需使用抗生素治疗,血压过低者需给予升压药。肾功能严重受损者需给予透析治疗。

危险因素和预防

目前已经明确的ARF危险因素有:

?年龄≥65岁

?慢性疾病病史,如心脏病和糖尿病

?高血压病史

?肾脏病病史

?外周动脉疾病病史,四肢血流量受损

具有ARF既往史的患者,以后也有可能再次发生ARF,同时还会面临其他并发症风险,如卒中、心脏病、肾病。

急性肾衰竭通常难以预测或预防,但可采取以下措施降低其发病风险:

?健康的生活方式:运动锻炼,合理、均衡饮食。

?控制血压和血糖

?避免滥用经肾脏代谢的药物,尤其是布洛芬和阿司匹林。大量服用上述药物可增加急性肾衰竭风险。

医脉通编译自:Whattoknowaboutacuterenalfailure.medicalnewstoday.5March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shipp.com/bzjb/101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