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披露29名师生感染情况,病毒传染力超

前几日,#哈尔滨、深圳首次公布师生感染情况#登上热搜↓↓

4月22日,广东深圳市召开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深圳市卫健委副主任吴兵介绍,截至4月2日,深圳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病例46例,另有33例无症状感染者尚在接受医学观察。在深师生中,共有27人报告感染新冠病毒。

教师6人深圳市共报告在本市工作的教师感染者6人,其中5例确诊病例(出院4例,在院例),例无症状感染者,已解除隔离。学生2人

在深圳各学校读书的学生中,共报告感染者2人,其中确诊病例6例,均已出院;无症状感染者5例,解除隔离4例,在院例。其中——

小学生0例,7例确诊,3例无症状感染者;中学生7例,5例确诊,2例无症状感染者;大学生4例,均为确诊病例。截至4月2日的报告病例,但含深圳在内的广东全省初、高三生,将于4月27日返校复课。

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7省开学复课,最先返校的一批已经开学近一个月,但都未出现一例新冠感染病例。

也就是说,哈尔滨、深圳这29名师生是开学前的病例!学校并未出现聚集性感染!

幸亏这位22位同学还没有开学,也幸亏这7位老师也没有到校上课,否则不知会影响到多少学生,多少老师,多少家庭,想想都可怕。

威胁开学复课因素众多

引爆哈尔滨此轮疫情的是从美国返回哈尔滨的22岁女留学生韩某,截至目前,哈尔滨已有86例感染者,但韩某已自愈,其家人和众多密切接触者并没有感染。

现有研究更支持归国留学生韩某为此轮哈尔滨疫情传播源

困扰人们多日的哈尔滨疫情反弹的传播链源头浮出水面,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张学在会上介绍,4月5日,黑龙江省疾控中心将有关两个批次采样,送至中国疾控中心,进行全基因组测序。“我们送的两批样本,拿到了2人的全基因组序列数据。中国疾控中心、哈尔滨医科大学生物信息专家对基因组序列数据分析发现,这些基因组序列间99.99%是一致的。其中有8个人的基因组是完全相同的。另外三人仅相差-2个核苷酸。”张学说,对2人的基因组分析,确定为个传播链。也就证明,病毒是通过一个人传开的。“通过基因测序分析明显看到,这个传播链的新冠病毒基因组序列,与中国人群中以往测过的病毒基因组序列是明显不一样的。”张学说,测序结果支持传播源来自国外,是境外输入病例。综合考虑基因组测序分析、流行病学调查证据关联等信息,目前更支持韩某是此次疫情反弹的传播源。针对韩某结束居家隔离后,与家人聚餐并曾前往上海手术,到目前为止,并未造成其他人被感染的问题,张学分析,微生物感染有一个过程,IgM出现于感染的早期,IgG出现于感染中后期。IgG出现时可能已经完全治愈了。“等韩某解除在哈尔滨的居家隔离时,有关部门对其几次进行核酸检测,都呈阴性。但两次IgG抗体检测是阳性,证明其已有了特异性抗体。”它就相当于人的免疫系统把病毒给消灭掉了,此时的病毒通过飞沫、气溶胶等方式传染的可能性也就降低了。这种情况下,韩某接触的其他人没有被感染是有可能的。从传染病学角度讲,也是说得通的。”高校开学查出无症状感染者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趋稳,全国多所高校都陆续发布了返校通知,安排学生分期分批、错时错峰返校开学。4月29日9时,重庆市北碚区疾控中医院采集送检的湖北返校学生鼻咽拭子过程中,发现一人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经过专家组会诊,诊断为新型冠状病毒无症状感染者。这名无症状感染者是一名西南大学体育学院级研究生,今年24岁,户籍地是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返校前4天均在武汉,健康证明和健康码信息完整。因为身体一直没有病症,所以没有做过核酸检测,一家三口也没有出现任何不适症状。该生乘坐西南大学武汉专列返校。现在已经初步判定重庆同车、同行人员等8人,其中密切接触者是名西南大学的学生。目前同车、同行密切接触者已统一转运至北碚区集中隔离点进行医学观察。张文宏医师说,无症状感染者有较强的免疫能力,可以在感染病毒后4天内不发病,病毒在其体内存在时间超过三周,也可成为传染源,具有一定传播风险,具有传染的可能性。

西南大学

关于一例武汉输入无症状感染者张某

核查处置情况的报告

各地绝对安全吗?山西新增本地确诊病例例持湖北绿码自鄂返晋后20天确诊!新增例确诊病例生活就诊轨迹如下:男,年0月生,现住址为太原市杏花岭区坝陵桥街道教场巷30号。年4月3日9时06分乘坐武昌-太原K次列车(3车厢2号下铺)。年4月4日6时45分到达太原火车站,随后乘坐出租车回到现住址家中(健康码为绿码),当日纳入社区管理。年4月2日6时30分在小区院内惠民菜店采购食材。年4月29日9时50分从小东门街新开南巷口站乘坐3路公交车,到新晋祠路理工大宿舍站下车,前往郡宇集团公司。3时30分从新晋祠路理工大宿舍站乘路公交车,在并州饭店站下车,随后转乘3路公交车,在小东门街新开南巷口站下车,回到家中。年4月30日9时40分前往坝陵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核酸检测,检测结果阳性。重庆连续多日新增湖北返渝无症状感染者!

年5月3日,重庆高新区诊断名湖北来渝人员为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现寻找其密切接触者。患者活动轨迹如下:

①年4月30日8:20-20:20,乘坐重庆北广场到房地产学院的公交专线(渝BP),在微电园站下车。

②年4月30日20:22-2:00,换乘25路公共汽车(渝A),到达大学城东路3站下车,步行回家后未出门。

4地5例出现持绿码确诊

“一些无症状感染者没有任何记录,这样就很难发现。在武汉也没有进行核酸检测,到了其他省一做发现是阳性。”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宇传华认为。

广州市、惠州市、兰州市、太原市,这四个地区官方明确通报湖北输入病例出现持有健康码绿码情况。

3月26日,广东惠州新增名湖北输入的无症状感染者。该名无症状感染者持湖北绿码,于3月7日从湖北荆州自驾返回惠州。

3月29日,甘肃兰州新增例湖北输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该患者胡某某持湖北绿码,从湖北咸宁自驾返回甘肃兰州,后被确诊。

4月0日,广州新增例湖北输入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该名患者持湖北绿码,于4月4日从湖北返回广州,7医院就诊,医院主动采样核酸检测为阳性,由于他没有发烧和呼吸道症状,因此纳入无症状感染者。

4月2日,广州新增例湖北输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该患者持湖北健康码绿码,于4月8日凌晨,从武汉自驾返回广州,当晚社区排查发现,4月9日,社区送患者进行核酸检测,4月2日确诊。

5月2日,山西省太原市新增例湖北输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该患者持健康码绿码,于4月3日从湖北返回太原市,于5月2日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

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二级调研员张亚飞表示,如果持湖北健康码的人,在个人申报、审核、离开湖北途中、抵达目的期间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出现被确诊的情况。

新冠病毒传播力惊人哈尔滨韩某为上下楼传染,北京曝光一例为共用楼梯传染。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4月6日通报:一名中国在美国迈阿密读书的留学生,3月24日从美国回京后被集中隔离,三次核酸检测结果均呈阴性。4天隔离期满后,解除隔离。可回家第三天就出现发热、咳痰症状,医院就诊,核酸检测呈阳性!一家人一查,其母亲、弟弟、外公三人都确诊。该留学生在家期间独居一房,并未外出。这名留学生体内病毒在三次核酸检测呈阴性,解除隔离立即返阳,还传染了3名家人。专家感叹,“这警示我们新冠肺炎病毒是新发现的病毒,疫情防控仍存在着需要我们去探索的未知的因素。”个别感染者长期伴有其它症状,可能会掩盖新冠肺炎类似症状,极个别感染者潜伏期长、核酸检测阳性与发病时间出现均较晚、早期症状不典型等问题,为防控工作带来新挑战。

你还在为神兽开学欢呼吗?

看到这些新闻事件,已经开学了的,即将要开学的,不免都有点胆战心惊。

家长最担心的就是学校的孩子或者老师中有可能存在无症状传染者和与确诊患者密切接触者。

许多家长更是纷纷表示:这个学期,就在家学习得了!直接延期到暑假多好呀!下个学期,一切尘埃落定的时候,同学们完完全全进校园,家长也放心呀!干吗现在还要着急开学呢?

还有家长说:小学低年级真的没必要着急!这个学期不上又能有多大影响?!况且,大学还未开学,大学生全国各地赶回来开学,这才是危险源呢!至少等大学开学后3周以上才能考虑。

还有家长表示:孩子们的身心健康永远是最重要的!赞成疫情全部解除后再开学!

生命重要?还是学习第一?

恐怕,不需要询问,所有人的答案,是一致的。

防范新冠肺炎病毒是一场持久战,不能因为开学“神兽归笼”家长就开始欢呼,家长永远是孩子的第一责任人,家长的责任比任何一个人都要大。

在国家卫健委未宣布疫情解除之前、在疫苗未成功上市之前,任何的麻痹大意都有可能为病毒提供可乘之机,从而导致难以预料的灾难性后果。另外,已经开学复课的并不代表战役已经取得胜利,更没有到欢呼的时候,因为开学反而让孩子和老师都置身于防疫的最前沿,失去了家长的护卫,孩子们就像是去掉了盾牌的武士,需要直接和敌人进行肉搏战,必须要家长和老师时时刻刻提醒他们做好自我防护。家长要让他们知道,做好自我防护既是对他人负责更是对自己负责。我们必须时刻谨记:我们现在的处境就是“在战争中学习,在学习中战斗”,只有两手都要抓,才能真正做到战斗学习两不误。

问题即风险

学校是个不允许有0.%风险的高纯度安全场所。网上不是有家长十八问吗?问题就是风险漏洞。对此,有媒体人士发文质疑了有关开学的十八个问题,而这十八个问题,其实也是防控尚未解除的其他地区家长关于孩子开学的疑问:

作为家长应该怎么办?

专家张文宏在最近一次的会议上说:如果家里有孩子要去上学,家长就应该进入一个“战斗状态”,身为家长,就得更加严格要求自己!

、在日常工作中,始终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

2、近距离交流的时候,讲话要戴口罩。

3、尽量避免扎堆,在饭店里吃饭距离也稍微远点,建议使用公筷。

张文宏还说:开学后要有一个底线思维,这个底线思维就是:

靠人不如靠己

要保证你的孩子

不因为你而感染

卡介苗可抑制新冠病毒?

源自美国纽约理工大学3月上传在预印本网站medRxiv上的一篇论文,介绍了卡介苗能降低新冠风险的说法。文章分析78个国家数据后发现,一些从来没有推广过卡介苗的国家,如美国、意大利、比利时和荷兰等,新冠发病率高于普及卡介苗的低收入国家。此外,若普及时间较晚(如伊朗),新冠死亡率也偏高。卡介苗(BacillusCalmetteGuerin,又称BCG)在年代开始大面积推广,通常用来预防结核病(TB),常常为称作“出生第一针”。它含有一种活性减弱的牛分枝杆菌,是引起结核病的结核分枝杆菌的近亲。通常一种疫苗会引起针对特定病原体的免疫反应,比如抗体可以结合和中和一种病毒,但不能抑制其他类型的病毒。而卡介苗的工作原理是促进骨髓中的免疫系统细胞,这些细胞随后被释放出来,增强免疫系统的先天机制,能够对各种病原体做出反应。随后,国际上陆续有与卡介苗相关的新冠临床试验跟进。3月27日,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宣布将启动一项临床试验,检验医护工作者接种卡介苗后能否受到保护。3月3日,荷兰也在国际临床试验网站上招募志愿接种卡介苗的医护人员。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4月4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回应了近期一些国家称打卡介苗可以减少得新冠肺炎的可能性的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军志表示,国外有这个传闻,卡介苗实际是儿童计划免疫的疫苗,在我们国家应用的面还是比较广的,但是目前我们没有看到确切的研究数据来支持这个说法。《柳叶刀》的通讯表示,随机对照试验确实证明:卡介苗的免疫调节特性可以预防呼吸道感染。在高死亡率的几内亚比绍,丹麦版的卡介苗(编注:也是欧洲最常用的版本)将新生儿全因死亡率降低了38%(95%CI7-54),这主要是因为肺炎和败血症的死亡人数减少了。在南非,丹麦版卡介苗将青少年的呼吸道感染减少了73%(95%CI39-88)。SARS-CoV-2是正链RNA病毒,在对照试验中,已证明卡介苗能够降低具有该结构的其他病毒的感染严重性。例如,在荷兰的志愿者试验中,卡介苗将黄热病疫苗的病毒血症减少了7%(95%CI6–9)。在两项针对小鼠的研究中,它显着降低了门果病毒(脑心肌炎病毒)感染的严重性。该通讯称,现在人们已经了解了卡介苗有益脱靶效应的许多机制。卡介苗和其他一些活疫苗可诱导代谢和表观遗传学变化,从而增强对其后感染的先天免疫反应,这一过程称为训练免疫(trainedimmunity)。因此,卡介苗疫苗可能会降低SARS-COV-2暴露后的病毒血症,从而减轻COVID-9的严重程度,并加快患者的恢复速度。目前,荷兰和澳大利亚正在进行随机对照试验,以评估丹麦版卡介苗是否能降低医护人员中COVID-9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NCT,NCT)。此外,日本版卡介苗的可能比丹麦版卡介苗更合适。在这些试验完成之前,有必要严格遵照世卫组织的建议:仅在随机对照试验中将卡介苗用于COVID-9的预防。原因有四个:首先,卡介苗疫苗已经供不应求,不加选择地使用可能让高风险地区的儿童无充足的疫苗接种,使他们无法免受结核病侵袭。第二,卡介苗是否有效仍是未知数:生态学研究的结果表明,常规进行卡介苗免疫的国家中COVID-9确实比较少,但其作为卡介苗有效的证据非常薄弱,因为这些研究基于人群而不是个体的数据,并且容易混淆。而且,几十年前在儿童时期接种的卡介苗的人群现在不太可继续享受其带来的训练免疫。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随后注射的其他疫苗可能会改变卡介苗的有益脱靶效应。第三,如果卡介苗对COVID-9无效,那么卡介苗接种可能会引起接种者的安全错觉。第四,需要在随机试验中进行仔细的安全监测,以防止卡介苗上调接种者的免疫力会加重一部分本身就有严重疾病患者在感染新冠后的重症程度。刊发在《柳叶刀》上的通讯表示,在针对新冠肺炎的特异性疫苗开发出来之前,如果卡介苗或其他能产生训练免疫诱作用的导剂的非特异性保护功能能得到证实并且填补这段时间的空白,那么这将是应对COVID-9和未来大流行的重要工具。

▼「更多优质教育资源,点击阅读原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shipp.com/bzhw/61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