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医院专家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点击上方「硕腾猪业」可 猪无名高热有叫做无名高热综合征,是近年来猪的常见多发病。由于其发病突然、传染速度快、死亡率高、病因复杂、治疗效果差,一旦发病对养殖场和养殖户个人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两千年至今,此病在全国许多地区呈大流行趋势,并且发病地区还会出现周期性复发。
本病之所以称之为无名高热,主要由于其病因复杂,临床不易确诊。据研究发现,本病可能是由猪呼吸与繁殖综合征病毒、猪伪狂犬病毒、猪流感病毒、猪瘟病毒及猪圆环病毒混合感染引起,并且多半继发猪链球菌、猪巴氏杆菌、猪附红细胞体、弓形虫等感染。不同地区发生此病,往往感染病原都不尽相同,因此对于此病的确诊和治疗造成了很大困难。
本病的发生和流行具有季节性,多见于季节交替、温差较大的春末秋初。各种年龄的猪均有发病,但相较来说,多见于三月龄的育肥猪和母猪。尤其是饲养管理水平较低、饲养密度较大的猪场多发。发病率在40%左右,最高可达70%,死亡率在50%左右。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初期症状和病变
病猪发病初期,多见上眼睑泛红,体温略微有所升高,多在39℃左右,食欲稍有下降;浅表淋巴结,尤其是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腹部皮肤可见少量出血点;个别猪只尿液发黄,呼吸频率较高。
经剖检可以发现肺部肿大间质增宽,肺部心叶、小叶存在虾肉样病变,气管与支气管有少量泡沫状黏液;肺门淋巴结肿大;肝脏稍有肿大,色淡、质脆;肾脏肿大,表面有出血淤血;脾脏肿大;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中期症状和病理变化
中期的病猪多出现眼睑肿胀,甚至出现急性结膜炎;此时病猪体温明显升高,可达39℃以上,食欲下降明显;浅表淋巴结明显肿大;下腹部水肿并有弥漫性出血点;通常会出现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呼吸道症状明显,呼吸困难、咳嗽、流涕、气喘等;有的病猪在四肢末端出现皮下出血发绀;病猪呈消瘦、苍白、贫血等表现。
经剖检可见可发现肺部有明显病变,呈间质性肺炎表现;心肌发炎,心包积液;全身淋巴结广泛充血肿大;肝脏肿大,并伴有黄白色坏死灶;脾脏明显肿大,表面可见出血性梗死;肾脏肿大,皮质出血;消化道亦可见溃疡和坏死。
后期症状和病理变化
后期病猪呈败血症症状,极度虚弱消瘦,并伴有神经症状,此时多治疗无效或效果很差,因此多以淘汰并无害化处理为主。
预防方案提高企业饲养管理水平
多数发病猪场多以地面饲养方式为主,地面饲养虽然建舍成本低廉,但是普遍存在卫生不达标、饲养管理水平低下等问题,如粉尘较多、通风不良、污水排出不畅。这些问题直接导致猪舍内病原体滋生、猪的免疫力下降,极易诱发疾病,并导致疾病迅速传播。
针对此问题,现代养殖业可采用高床饲养技术,实现猪舍内明确分区,睡眠区、排泄区独立,不同功能区采用不同地面材质,如排泄区采用漏缝地板,粪便污物可直接排入下水道内,保持畜舍清洁。使用换气设备定时通风排气,保持舍内空气流通,使用全价颗粒饲料,降低舍内粉尘密度。同时还应遵循猪群引种的全进全出管理,防止不同批次的猪之间的交叉感染。
合理规划免疫程序,提高免疫力
猪场应根据本地情况,灵活制定自身适合的免疫程序。尤其在进行免疫接种前,要严密观察猪群的健康状况,避免由于猪群免疫力下降时进行接种而产生免疫失效的情况。免疫接种前可用黄芪多糖、多西环素、维生素C、葡萄糖混水进行药物预防,提高猪群免疫力。
注意饲料贮存,防止霉变
大型养猪场为了节约饲料成本多以购买预混料、蛋白质饲料等非全价料为主,单独购买玉米配置成全价料使用。而玉米在温度较高、湿度较大的条件中贮存超过三个月就会出现霉变。霉变饲料不但会使猪群食物中毒,猪感染霉菌后还易出现免疫抑制,大大降低猪群的抵抗力。因此,合理贮存饲料要做到严格控制贮存温度不超过20℃,湿度不能高于10%,贮存时间不得超过三个月。霉变饲料要立即淘汰处理。对于不具有此条件的猪场,建议购买全价配合饲料更加安全。
治疗和处理方法1)发现病猪应严密观察,初期尽量避免使用大剂量的退烧药,如此易导致病猪抵抗力下降;
2)由于采食量下降,应及时给病猪补充葡萄糖和维生素矿物质,可以使用中药抗病毒药物混水提高免疫力;
3)可以注射阿莫西林、庆大霉素等抗生素类药物,同时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干扰素、转移因子等,但应注意注射次数不能过密,必要时可以使用免疫血清治疗;
4)改善饲养环境,彻底消毒,调节畜舍温度湿度;
5)隔离病猪,对于疑似健康猪需要紧急免疫,并严密观察;
6)及时淘汰危重病猪,并严格按照程序进行无害化处理,注意保持公共卫生安全。
作者/郑佳,王坤
注:近日网友在后台咨询问题,已在微社区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