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警惕ldquo冰箱杀手r

北京中科癜风医院好嘛 http://m.39.net/pf/a_4353422.html

附图说明:上图为本医院赵宁药师。

在炎热的夏天,多数人都有贪凉,从冰箱中拿出食物、饮料直接食用的经历。有的时候会引起一些轻微的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有的时候还可能引起一些更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如号称“冰箱杀手”的单增李斯特菌引起的脑膜炎和菌血症,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什么是单增李斯特菌?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monocytogenes)是李斯特菌属中引起人类食源性疾病最常见的种。是一种人畜共患的病原菌,为革兰氏阳性杆菌,兼性厌氧,胞内寄生。在自然界广泛分布,对外界抵抗力强,酸性、碱性条件下都适应,在4℃的环境中仍可生长繁殖,是冷藏食品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病原菌之一,故有“冰箱杀手”之称。

二、流行病学研究

单增李斯特菌主要通过食源性传播,可引起爆发。第一次经证实的食源性爆发是~年在加拿大发生的,由摄入被污染的凉拌卷心菜引起。随后的若干年间,许多其他食品也涉及到大小爆发,包括各种奶制品(奶酪、牛奶),黄油,水果,蔬菜以及肉制品等。最近一次大爆发是~年间,在南非发生的例病例(其中例死亡病例),来源是被污染的加工肉。散发性李斯特菌病的年均发病率通常每年1/,,然而由于李斯特菌病病死率高达30%~40%,仍需引起格外警惕。我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年就发布过单增李斯特菌引起食物污染的风险提示。

三、感染机制及易感人群

单增李斯特菌通过其内化素A(inLA)、内化素B(inLB)、李斯特黏附蛋白(LAP)等穿过人体肠上皮细胞,利用溶血素蛋白(LLO)裂解吞噬体膜结构进入细胞质,以及actA蛋白刺激细胞聚合宿主肌动蛋白在细胞之间活动,完成入侵、繁殖、感染的整个过程。单增李斯特菌的清除主要依靠细胞免疫,故易感人群包括老年、孕妇、新生儿以及先天细胞免疫缺陷,恶性肿瘤,HIV感染,肝硬化,糖尿病,酗酒和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

四、常见感染形式及临床表现

单增李斯特菌引起的感染可透过人体三大屏障,主要表现形式为脑膜炎和菌血症。单增李斯特菌脑膜炎与其他细菌性脑膜炎相比,起病隐匿,无特殊症状,多数患者可表现出经典三联症:发热、颈项强直和精神状态改变。病情严重,但进展为呼吸衰竭的速度不如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在实验室检查方面,脑成像无明显差异,但脑脊液中葡萄糖浓度较高,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和蛋白质水平较其他细菌性脑膜炎低。孕妇感染以后,对于孕妇本人,表现为轻微流感样症状,多数可痊愈。然而最大的风险在于可累及胎盘和子宫,并通过胎盘使胎儿感染,导致包括流产、早产、胎死宫内、新生儿败血症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概率增高(孕周<29周前发生感染,可造成90%的胎儿死亡)。新生儿李斯特菌病根据发病的时间可分为早发型(1~7天)和迟发型(8~28天)。早发型大多由母婴垂直传播导致,多表现为新生儿败血症;迟发型可经分娩感染或院内感染,多表现为脑膜炎。

五、抗菌药物选择

抗菌药物的选择有两个原则,必须能渗透到宿主细胞内,必须能与细胞内靶标紧密结合,头孢菌素不能和PBP-3紧密结合,所以头孢菌素对单增李斯特菌无效。氨苄西林9~12g每日,分三至四次给药是首选。当青霉素过敏时,可选用磺胺甲恶唑。左氧氟沙星穿透力好,然需要更多证据支持其疗效。

六、总结

单增李斯特菌主要通过被污染的食物传播,发病率低,死亡率高,免疫力低下的老人、孕妇、婴幼儿等为易感人群,感染主要的表现形式为脑膜炎和菌血症,孕妇感染易透过胎盘屏障垂直传染给胎儿,引起严重不良妊娠结局。

药物治疗上头孢菌素无效,首选大剂量的氨苄西林。预防很关键,需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定期对冰箱冷藏柜消毒,冷藏食品需加热后食用,避免高危人群食用加热不彻底的高危食品,从而降低单增李斯特菌感染的风险。

参考文献:[1]LimS,ChungDR,KimYS,etal.PredictiveriskfactorsforListeriamonocytogenesmeningitis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shipp.com/bzfd/74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