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接种门诊接种时间
上午:08:00-11:00(11点以后停止取号)
下午:13:30-17:00(17点00以后停止取号)
我中心周一至周日均为接种日!
请家长避开周六周日上午接种高峰!
(一)、二类非免规疫苗公示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有以下二类(自愿自费)疫苗,有接种意愿的家长或者适龄人群请与接种人员详细咨询疫苗的接种程序:
1、Hib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
适龄人群:2个月-5周岁以内儿童接种
单价:元/支
预防疾病:预防由b型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脑膜炎、肺炎、心包炎和蜂窝组织炎等。
2、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替代国家免费提供的口服脊髓灰质炎活疫苗,反应小,预防三种病毒型。)
适龄人群:2个月-4周岁儿童接种
单价:元/支
预防疾病:预防小儿麻痹症,尤其适用于儿童抵抗力较低的儿童和肛周脓肿的儿童。
3、四联苗:(替代国家免费提供的百白破疫苗,反应小,效果好。)
适龄人群:2个月-5周岁以内儿童
单价:元/支
预防疾病: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以及b型流感嗜血杆菌一起的脑膜炎、肺炎、败血症、蜂窝组织炎、关节炎、会厌炎等感染性疾病。
4、13价肺炎疫苗(1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
适龄人群:
单价:进口元/支(出生后42天-4个月30天必须接种首针)
国产元/支(出生后42天-5周岁(不满6周岁的)均可接种。)
预防疾病:预防由肺炎链球菌血清型1、3、4、5、6A、6B、7F、9V、14、18C、19A、19F和23F引起的侵袭性疾病(包括菌血症性肺炎、脑膜炎、败血症和菌血症等)。
5、单价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
适龄人群:2个月-3周岁以内儿童接种
单价:元/支
预防疾病:预防由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
6、五价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
适龄人群:出生42天-90天儿童必须完成首剂接种
单价:元/支
预防疾病:预防由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
7、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替代6个月和9个月、3周岁免费的流脑疫苗。)
适龄人群:6个月-5周岁以内儿童
单价:元/支
预防疾病:预防由A群和C群脑脊髓膜炎球菌引起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8、手足口(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
适龄人群:6个月-5周岁(到5周岁11个月以内)儿童接种
单价:元/支
预防疾病:预防由肠道病毒71型引起的手足口病。
9、水痘减毒活疫苗:
适龄人群:1周岁以上人群接种
单价:元/支
预防疾病:预防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水痘。
10、甲型肝炎灭活疫苗:
适龄人群:1周岁-15周岁儿童接种
价格:元/支
预防疾病:预防甲肝病毒感染。
11、麻腮风减毒活疫苗:
适龄人群:2周岁以上人群接种
单价:元/支
预防疾病:预防由麻疹、风疹、腮腺炎。
12、23价肺炎(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
适龄人群:2周岁以上人群、成年人、老年人均可接种
单价:元/支(5年之内不用重复接种)
预防疾病:预防由肺炎球菌血清型1、2、3、4、5、6B、7F、8、9N、9V、10A、11A、12F、14、15B、17F、18C、19A、19F、20、22F、23F、33F引起的疾病。
13、乙肝疫苗:
适宜人群:乙肝表面抗体阴性的人群
单价:国产成人:元/支进口成人:元/支
国产儿童:93.4元/支进口儿童:元/支
成人60微克乙肝:元/支
14、乙肝免疫球蛋白(儿童):
适宜人群:母亲表面抗原阳性的儿童
单价:元/支
15、九价宫颈癌(九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暂时无药)
适龄人群:16-26周岁以内人群接种
接种程序:0、2、6个月(首针必须在25岁半以内接种,在26周岁以前完成三针程序接种)
单价:元/支三针元,三针必须一次缴清。
预防疾病:预防由6、11、16、18、31、33、45、52、58型人乳头瘤病毒引起的疾病。
16、四价宫颈癌(四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暂时无药)
适龄人群:20-45周岁以内人群接种
接种程序:0、2、6个月(首针必须在44岁半以内接种,在45周岁以前完成三针程序接种)
单价:元/支三针元,三针必须一次缴清。
预防疾病:预防由6、11、16、18型人乳头瘤病毒引起的疾病。
17、国产二价宫颈癌(二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
适龄人群:9-45周岁以内人群接种
接种程序:0、1、6个月(首针必须在44岁半以内接种,在45周岁以前完成三针程序接种)
单价:元/支三针元,三针必须一次缴清。
预防疾病:预防由16、18型人乳头瘤病毒引起的疾病。
18、狂犬疫苗(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
价格:元/5支/人份
预防疾病:预防暴露后人群狂犬病毒引起的狂犬病,也可用于暴露前人群预防。
19、成人流感疫苗:3周岁及以上儿童、成人、老年人均可接种(暂时无药)
单价:国产四价成人流感:元/支(每年接种一次即可!)
(如果5年之内没有打过肺炎疫苗的,建议同时接种23价肺炎疫苗,5年之内不用重复接种!)效果更好!
预防疾病:预防流行性感冒。
20、儿童流感疫苗:6个月-3周岁以内儿童接种
价格:元/2支(这两针间隔1个月)(建议同时接种国产13价肺炎疫苗!效果更好!)
预防疾病:预防流行性感冒。
(二)、温馨提示
为了达到疫苗安全接种请各位家长及适龄人群认真阅读以下内容,不可隐瞒病情、疾病史以及用药史,对于存在以下公示内容以外的疾病的,请及时与预防接种人员咨询。以下疫苗指导原则和价格会与上级部门文件精神和上级领导的指导随时会有相应的改动。不管是一类免疫规划疫苗(免费、儿童必须接种)还是二类非免疫规划疫苗(自费、自愿)保护率都不是%,只能有80-90%以上的人群可以产生有效的疫苗保护性抗体,因为受种者的个体差异在接种疫苗后仍有可能发病,希望广大儿童家长和适龄接种人群正确对待、理解和选择。
(三)、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应暂缓接种或不予接种
1、近期有发热(体温大于或者等于37℃)、腹泻(每天大便次数大于3次)等有任何不适症状的,应暂缓接种。
2、凡患有急性疾病、正在发热或伴有明显全身不适症状的,应暂缓接种。
3、在急性传染病的潜伏期、前驱期、发病期及恢复期应暂缓接种。
4、在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应暂缓接种,待好转后补种。
5、严重营养不良的婴幼儿,尤其是1周岁以下患有严重营养不良及消化功能紊乱者、佝偻病的婴儿,不宜接种疫苗。
6、有过敏性喉头水肿、过敏性休克、阿瑟氏反应、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支气管哮喘、荨麻疹、食物过敏史等过敏体质者,在接种前应告知医生病史,由医生判断本疫苗的成分中是否含有该过敏原以及是否能接种疫苗,如有,则不予接种。
7、患有活动性肺结核、急慢性肾脏病变、心脏代偿功能不全、肝脏疾病、先天性心脏病、血液系统疾患等严重慢性疾病患者,和活动性风湿病、严重皮肤病患者如湿疹等,应暂缓接种。
8、凡有神经系统疾患和癫痫、癔病、脑炎后遗症、惊厥史、血友病、凝血功能障碍者等患者,以及所患疾病已痊愈者,接种疫苗应持慎重态度,儿童家长要事先说明情况,与医生进行交流、沟通,并遵循医嘱;(指导原则是必须在以上疾病痊愈后大于半年,并在半年内没有原始疾病的复发,也未用药物治疗的,方可给予疫苗的补种!如果受种者所患有的疾病是疫苗的禁忌症的,严禁疫苗的接种)。
9、患有免疫缺陷病症或在使用免疫抑制剂者,不能接种疫苗,接种疫苗前需要做免疫功能测试,免疫功能正常后方可进行疫苗的接种。
10、对酵母过敏史者,不能接种乙肝疫苗;对鸡蛋过敏史者,不能接种流感疫苗;对新霉素过敏史的不能接种水痘疫苗;肛周脓肿的儿童不能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可以用五联苗或者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替代);对已知的疫苗其他成分过敏史的及时咨询预防接种人员。
11、对于口服类疫苗接种前后需要空腹1个小时(例如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轮状病毒疫苗)。
12、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必须在儿童身体完全健康,各项指标全部正常后方可进行疫苗的接种。(尤其是抵抗力低下的儿童存在卵圆孔未闭、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儿童不能进行疫苗的接种。)
13、使用过人免疫球蛋白者,必须停药3个月以上方可进行疫苗接种。
14、受种者患轻微的疾病,需口服治疗即可治愈的疾病,在疾病所有症状消失(也就是疾病痊愈)后停药3天以上,可以接种疫苗;特殊提示一下,儿童腹泻服用含有活菌成分的药物(如妈咪爱、宝乐安、双歧杆菌、益生菌等)需要在最后一次服药大于等于7天方可接种疫苗;对于患有较重的疾病(需要输液治疗、打消炎针、体质较弱或者住院治疗),在疾病痊愈后身体抵抗力恢复后大于2周,方可接种疫苗。
(四)、预防接种后注意事项
1、接种疫苗后应在接种场所留观足够30分钟(每一次接种后都要留观30分钟,观察内容:是否苍白或者紫绀、皮疹,呼吸是否困难,能够口述的人群是否有眩晕,视力是否有障碍等任何与健康时不一样的症状),有任何不适及时与接种人员联系,及时报告,无异常情况后方可离开。
2、受种者接种疫苗后,48小时之内不宜洗澡,不要做剧烈活动,不吃海鲜等容易过敏的食物。
3、每次疫苗接种后要注意看护和观察。疫苗接种后的一般反应,接种部位可出现轻微红肿、硬结、压痛,偶有局部瘙痒感。
4、也可有轻微的发热(疫苗的发热是指体温一般不会超过38.5℃,并且无其他症状时,可给予多喝水,用上退热贴或者退热药,注意休息)一般不需特殊处理,3天之内即自行消退,必要时可对症治疗。如果体温超过38.5℃,或者体温没有超过38.5℃,但是有其他症状,如流涕、咳嗽等其他医院诊治对症处理,用抗炎药或者抗病毒药等与疫苗不会起副反应。
5、接种部位出现硬结(尤其百白破疫苗接种后),属于疫苗接种正常反应,可用土豆片贴硬结处,每日贴敷6次,每次贴敷15-30分钟,土豆片变色后及时更换,(建议家长用自费的四联苗替代百白破疫苗,反应小,效果好。)
6、如果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医院就诊抢救生命是第一位,然后与预防接种门诊工作人员联系,报告病情,预防接种门诊工作人员负责上报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待患者治愈出院后,医院诊断证明书和复印好病例,住院费用相关票据,一同交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患者及家属需配合疾控人员做好随访,由上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成立专家组进行鉴定,如果鉴定是疫苗引起的异常反应,一类疫苗由国家启动补偿机制,二类疫苗由疫苗生产企业启动补偿机制。